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规划体系中,重“平面”轻“竖向”的现象长期存在,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管理困难的问题在山地城市中尤为突出,主要成因是竖向规划系统不完善,包括总体规划阶段基于竖向视角的可行性考虑缺失、详细规划阶段竖向方案深度不足、规划管理阶段竖向规划缺乏弹性和动态调整机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契机,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管理3方面提出竖向规划要点和优化思路。总体规划阶段:完善用地选取、重大交通廊道竖向可行性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场地开发、地下空间影响,以土石方平衡优化校核竖向方案;规划管理阶段:搭建动态管理平台,提出“刚弹结合”的管控指标,满足各层级竖向规划和建设管理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建筑场地设计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节能建筑的效果,同时,对使用者的舒适以及建筑的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选取六盘山地区的水磨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实测,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及气候条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设计原则,提出适应六盘山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场地的选择方案,为广大农村群众营造更加和谐舒适、生态节能的生活环境,并为其他山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场地的选择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柴发彪 《城市建筑》2013,(16):258+298
工业场地中的竖向设计是场地设计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总平面的布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对工厂的用地、投资、建设、进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合理的确定和选择布置形式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竖向设计的布置要求、形式上以及在不同地形上机械工厂场地的竖向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4.
工业场地竖向设计中经常遇到新建建筑物与相邻建筑物、道路之间高差较大,衔接困难的情况,如何才能既保证场地雨水排出,又满足生产上的内外部运输联系,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介绍了场地局部竖向高差处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民用建筑的数量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对于民用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介绍了场地规划设计的含义及特性,场地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场地设计条件分析、场地总体布局、场地交通组织、场地竖向设计、场地管线综合布置、场地绿化与环境景观布置、技术经济分析。对民用建筑场地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建筑布局、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管线设计、绿化及景观设计方面提出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场地竖向设计的意义与任务,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竖向设计中的应用,并以太原市某地块竖向设计为例,阐述了竖向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技术标准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所涉及的城市用地坡度,防护工程,防洪排水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室内外地坪高差,场地平整,土石方量平衡等技术标准指标控制,是评价该项规划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将有关技术标准指标较系统全面的列出,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耸结构的震害资料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破坏起很大的作用。根据冲击原理,考虑场地土的影响,对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土类别对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大,场地土类别越高,竖向地震力越大。Ⅱ类场地土上的烟囱在9度区才会产生竖向拉力;Ⅳ类场地土上的烟囱在7度区就会产生竖向拉力,在9度区则会产生非常大的竖向拉力和竖向压力。因此在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中,场地土的影响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以矿井工业场地设计为研究内容,介绍了场地防洪设计的计算方法,论述了场地竖向布置及平面布置的注意事项,使矿井场地设计达到节约土地、绿色环保的效果,从而体现出现代化矿井建设的优良风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阐述山地城市的概念出发,总结山地城市的特点,而后根据山地城市的特点及竖向上的难点,从现状分析、道路交通规划、竖向设计手法、工程防护、场地排水和土石方工程等六个方面对山地城市的竖向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竖向规划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进行疏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对于保证项目选址布局与城乡规划紧密结合,促进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应急式项目选址规划由于其独特性使其比普通项目选址规划问题考虑因素更多,主要借助于普通项目选址规划的基本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侧重于应急式项目选址规划研究,旨在快速、高效地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前期决策提供初步依据。基于GIS技术,构建了天河区应急式项目选址规划总体技术路线,并重点对现状用地数据库建设、因子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应急式项目选址规范化流程构建等3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公风水与村镇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坑古村为例,从古村的选址、总体布局、村庄交通、建筑布局与特色、给排水工程等方面,阐述了有关杨公风水理论和村镇规划的关系,以期将杨公风水理论运用到村镇规划建设中,延续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文英 《中国园林》2020,36(1):13-18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从现场调研到规划设计,再到建设实施和如何持续地激发乡村活力,需要探索一整套不同以往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通过对近几年乡村建设实践工作的总结,提出“向乡村学习在地设计触媒激活”三步走的工作过程和模式。首先从向乡村学习生态智慧出发,到扎根于场地的在地规划设计和在地营建,最后通过催化剂般的乡村触媒激发乡村的内源式活力,从而真正在整治提升乡村面貌的同时,通过全面搭建乡村触媒系统,实现乡村的渐进式保护与开发,激发连锁持续的触媒反应,通过乡村显性和隐性文化触媒的复兴,重塑场所精神,最终重构乡村聚落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陈英瑾 《中国园林》2012,28(1):102-104
我国风景名胜区中拥有大面积乡村地域,但乡村类文化景观未被列入被保护景源.在风景名胜区中保护乡村类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乡村自然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区内自然资源和减少区内社区与管理机构的矛盾.风景名胜区中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发展目标和保护原则,并从土地权属与管理责任、社会系统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和乡村景观规划方面,探讨保护与管理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建设场地内合理的竖向规划设计、科学的雨水收集及利用、有效地增加场地可透水地面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建设场地内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目的,以促进城市雨洪利用与控制的起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秀萍 《山西建筑》2010,36(21):1-2
以浙江丽水大港头村景观设计为例,从村庄标志性景观、村民公共空间、建筑立面风格、旅游定位等方面对其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具体介绍,从而为丽水新农村景观建设提供了可行的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7.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全新的规划编制类型,侧重于发挥中观层面的规划统筹与建设指引作用,对推动乡村规划编制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乡村空间聚集模式的研究(镇村体系、公共服务配置等)、对指导乡村建设的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以及乡村重大建设项目落地问题研究,既是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重点,也是其编制技术难点.在空间聚集模式研究方面,歙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尝试从地形、人口密度、客观交通条件约束、人口的迁移愿景等方面出发,强调对乡村空间集聚的趋势生判断,并依托镇村分级和功能分类指导乡村各类设施配置.指导乡村建设的关键性技术研究既是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重要的技术创新内容,也是提升规划实施效力的关键性环节,其编制深度应达到下位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的深度,并辅以一系列的编制指引和技术导则,以增强其解释能力.此外,为了促进乡村地区“多规合一”,支持乡村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歙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还在“倡导建立统一的综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编制部门指引强化规划解读、创新地方规划管理政策和管理机制、编制重大建设项目库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18.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要求,而竖向设计在村镇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民居瑰宝党家村的实地调研和探究,从竖向设计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党家村竖向设计中的特点,并总结出了党家村在竖向设计中的特色技术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这对陕西地区同党家村有相似情况的农村的竖向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学科特点和当前规划教育多种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以应用型数字化课程体系的完善为主导,从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发展趋势分析着眼,进而从城乡规划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入手,探索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中的数字化课程的新定位和新方法。从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课程平台整合、国际联合教学以及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整合平台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月1日,韩国开始实施统筹城乡规划管理为核心的新规划法。剖析其主要内容有城乡规划全覆盖、统一城乡用地分类及管理部门、多元化规划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自由流转等特点。借鉴韩国的统筹城乡规划管理制度,我国应重视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全覆盖、城乡用地一体化管理、农村建设用地自由流转等3个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同时需要相关体制与法律联动跟进,才能真正建立统筹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