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车辆段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综合检修、清洗、调度的基础设施,其占地面积大、开发利用率低,给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已成为当下国内许多大城市的热点投资方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车辆出入车辆段带来的振动及二次噪声问题,成为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针对车辆段综合减振降噪技术已形成的系列方案和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对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冯青松  余超  唐柏赞  周涛 《振动与冲击》2023,(9):304-311+321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双层车辆段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及室内结构噪声特性,以国内某双层车辆段上盖物业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双层车辆段上盖建筑振动与辐射二次结构噪声传递规律。基于大地-车辆段-上盖建筑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运用库上盖建筑的振动传递特性,再利用声传递向量法分析了上盖建筑室内结构辐射噪声及其特性,最后对室内各板件的噪声辐射贡献度及吸声平板降噪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频振动经过土体衰减迅速,在80 Hz以上频段,二层行车引起的上盖建筑底层振动显著大于一层行车;运用库车致上盖建筑振动在第10层衰减至最低水平,随着楼层的继续增加,振动出现放大现象;在40 Hz处天花板和地板对卧室场点声学贡献度最大,其中在顶层采用吸声材料后的降噪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地铁列车进出车辆段对上盖物业振动的影响,先结合两个实际工程,对武汉某车辆段和宁波某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进行现场实测,并对两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车辆段内运用库列车振动荷载特性。然后改善了基于弱振情况下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构建方法和荷载输入方法,并基于实测数据验证了其合理性。最后建立了武汉某车辆段上盖物业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上盖物业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地铁列车进出车辆段引起上盖建筑物的振动高频成分较丰富,其主频率在40Hz附近,列车振动荷载特性决定了建筑物内振动的频域分布;建筑内楼板跨中各方向振级沿高度方向的变化是不同的,铅垂向Z振级沿楼层的上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而在水平方向振级总体上呈现随楼层增大而增大的特点。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精确预测、分析和评价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振动舒适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湖辉 《安装》2021,(7):6-8
1装配式机电工厂成立背景 1.1传统建筑机电安装存在施工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安装行业长久以来粗放式的生产组织模式迫切需要改变.传统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周期较长,环境条件影响施工作业,不同专业之间的施工产生交叉,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返工、误工等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建筑垃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国内上盖物业开发的车辆段防排烟设计无明确规定的问题,以某市地铁线路中的车辆段为工程案例,对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对上盖范围之内的咽喉区等排烟设计进行介绍,为后期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结构类房屋建筑。它的整个施工过程就是通过将各类通用的预制构件用专业的设备连接起来,让建筑的整体功能得以完整地实现,这就是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装配式构件对建筑进行施工,可以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能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越来越完善,但是在工程监理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工程监理,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能被及时发现,并且能够有效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监理管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会对群众的生命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大众所关注的.装配式建筑作为施工建设的一种方式,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并且由于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吊装的施工建设工序,所以对其安全性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建筑工程在进行装配式的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质量的优劣会对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有效维护建筑施工安全,需要对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加强关注,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车辆段不同区域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问题,对广州某车辆段试车线,咽喉区及其上盖建筑进行现场振动测试,分析车辆段各区域车致振动特性及传递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轨旁源强振动的主频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咽喉区15 km/h、试车线40和60 km/h工况的主频分别为31.5、40和50 Hz,试车线源强的振动能量要大于咽喉区。由于梁和楼板的阻抗作用,振动总能量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衰减,不同传递路径对不同频段振动的衰减作用不尽相同。建筑物内振动主频主要受楼板固有频率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40~50 Hz范围。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来,一种新式的装配式的建筑工程被应用到了建筑中,这种新式的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受约束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的特点而大受欢迎。但是当前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施工技术也不够规范,不能够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本文就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探讨,希望能够有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响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指导减隔振措施设计,以深圳地铁某车辆段上盖钢框架结构为对象,基于波传导理论提出了计算高效的竖向振动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子模型一基于阻抗法考虑竖向振动以轴向波的形式沿结构柱向上传播,以上盖平台柱脚速度作为输入预测上盖建筑各楼层柱脚振动响应;子模型二考虑梁...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胶黏强度较低,导致建筑构件承载力下降的问题,该文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这一课题。搅拌碳纤维水泥基复合灌浆料,使灌浆料的力学性能更符合实际建筑需求。胶结碳纤维复合材料建筑剪力墙板,采用单层增强与双层增强结合的形式,确保建筑构件的强度。补强装配式建筑剪力墙水平缝,将碳纤维复合浆料封堵在水平缝上,避免吊装预留间隙影响建筑承载力的问题,从而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施工。该文采用实例分析,证明该技术的承载力更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铁车辆段冷却塔运行引起的临近住宅楼噪声扰民问题,采用室内噪声现场实测与噪声标准曲线分析的方法,对冷却塔噪声在车辆段上盖开发住宅楼内传播规律以及频率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却塔噪声影响随楼层升高有增大的趋势,顶层冷却塔噪声贡献值高出与冷却塔高度相近的楼层1.8 dB(A);冷却塔噪声贡献值低楼层增长速度较快,11层以下平均每3层增长1.8 dB(A),11层以上平均每3层增长0.5 dB(A);冷却塔噪声以低频噪声为主,根据噪声标准曲线分析高频噪声对人主观感受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新型建造方式的提出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强调装配式建筑施工新要求,这对于提高建设效率、促进节能环保以及统一建筑标准有很大帮助。装配式建筑在机械化的应用中有了进一步提高,预制部件的机械化生产和组装,提高了建设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推动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进程。该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施工的优势,分析了装配式施工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以此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确保装配式施工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4.
张海川 《安装》2023,(S1):21-22
<正>一、成果研究背景近年来,大型体育馆、飞机库、展览馆、大剧院、超高层等外形各异的复杂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普遍具有体积大、跨度大、质量重、安装精度高等特点,其独特造型往往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然而这些颇具创意的结构设计给安装施工带来了诸多难题。大型钢结构屋盖、连廊的安装过程中,高空作业、狭窄空间、交叉作业成为常态,如何协调这些环境影响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快速精确的开展大型复杂钢结构建筑施工,是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今许多高层住宅均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较传统结构而言,该结构可节省大量资源与能源,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依旧处在探索期间,也是许多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与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其次讨论了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探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对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结合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较深入地探讨了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分别阐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及传统钢筋混凝土现浇法施工的应用情况,比较了施工人员数量、临时用地、工期、防水及投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使综合管廊工程中应用装配式建筑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响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指导减隔振措施设计,以深圳地铁某车辆段上盖钢框架结构为对象,基于波传导理论提出了计算高效的竖向振动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子模型一基于阻抗法考虑竖向振动以轴向波的形式沿结构柱向上传播,以上盖平台柱脚速度作为输入预测上盖建筑各楼层柱脚振动响应;子模型二考虑梁板组合效应,推导了梁端驱动点阻抗,利用子模型一计算得到的柱脚振动速度作为输入,基于功率守恒原理预测楼板时空平均振动响应。通过将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提供高效、简便的科学预测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领域中,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施工优势。与其他建筑种类进行对比,可见预制装配式建筑对于总体的施工周期能够做到有效缩短,并且具有较强的简便性与快捷性。但是不应当忽视,目前关于预制装配式的各种建筑物在进行建设施工时,仍然存在多种多样的常见质量隐患。在此前提下,关于预制装配式的建筑施工需要做到关注常见的施工质量风险,确保从源头着眼来防范常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9.
《安装》2017,(8)
<正>本刊讯近日,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由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参编的国内首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国家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正式发布,并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集成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推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和建筑企业的的高度重视,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颁布了关于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由于我国在装配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推行装配式预制装配式建筑速度,所以,加大施工技术的研究和优化,从而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及工程应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