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菜地土配制不同浓度(10,50,100 mg/kg)的氟虫腈污染土壤,采用靛酚蓝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氟虫腈轻微抑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14天后基本恢复正常;氟虫腈对脲酶活性有刺激作用,其中低浓度处理脲酶活性明显高于高浓度处理;氟虫腈对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对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对土壤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对降解数据拟合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入土壤后,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变化,脲酶活性整体受到抑制;蔗糖酶活性被激活;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磷酸酶活性先抑制后激活,整体表现为激活。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浓度对土壤酶活性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药》2017,(6)
[目的]明确联苯肼酯对害螨的致死效应。[方法]采用Potter喷雾塔分别喷施并比较不同浓度联苯肼酯在不同药量下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差异。[结果]喷施0.1~3.0 m L的联苯肼酯药液在叶片上的沉积量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显著递增,二者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平均沉积量介于0.60~13.61μL/cm2;100、50 mg/L的联苯肼酯在0.2~3.0 m L的药量范围内对朱砂叶螨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即不受施药量及沉积量的影响;而3.125~25 mg/L的联苯肼酯对朱砂叶螨的死亡率随药量和沉积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不同药量范围的联苯肼酯对朱砂叶螨的LC50与药量及沉积量间呈幂函数关系,其LC_(50)值随药量及沉积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结论]联苯肼酯对害螨存在明显致死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4.
氟乐灵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7,(7)
[目的]探讨氟乐灵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比色法、滴定法和盆栽试验法,氟乐灵分别以1.4、1.1、0.9 mg/kg添加到土壤中。[结果]氟乐灵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土壤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激活作用;对作物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结论]施药后30 d,氟乐灵的影响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1):4-7
基于人工控制CO_2泄漏平台,以鄂尔多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玉米、豌豆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浓度CO_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部分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响应规律,旨在为CO_2地质储存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CO_2浓度在900719 800 mg/m719 80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时,豌豆试验区土壤各类水解酶活性均达到最低,而黑麦草试验区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试验区;三种作物相比,豌豆对CO_2胁迫的耐受性最弱,玉米次之,黑麦草最强,致死CO_2浓度下存活时间较久。即土壤酶活性不仅受制于高浓度CO_2的胁迫,而且与地表植被的类型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谭琦 《清洗世界》2024,(2):65-67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污水污泥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择了生活污水污泥、工业污水污泥和畜禽养殖污水污泥三种类型污泥,与对照处理(不施用污泥)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种污泥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中工业污水污泥处理的抑制作用最大,这可能与其中较高的重金属含量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不同类型污水污泥的土壤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7.
《江西化工》2021,37(5)
个人护理品(PCPs)是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大量研究显示其具有潜在的生态毒性效应。通过测定分析土壤中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三项指标能有效表示其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凤仙花种子发芽率生长状况的测定,考察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松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能在短期内激活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但这种激活或抑制作用很快可以恢复,通过植物根长抑制率和发芽率也表明其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植物实验中,高浓度组的发芽抑制率和根长抑制明显高于低浓度组,复合后发芽抑制率增大,根长抑制并不明显,得出凤仙花种子对PCPs的敏感性为发芽率根长。  相似文献   

8.
<正>40%联苯肼酯·螺螨酯悬浮剂是由20%联苯肼酯和20%螺螨酯混配而成,联苯肼酯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杀螨剂,作用机理为中枢神经传导系统的一氨基丁酸(GABA)受体,对螨的各个生活阶段有效,具有杀卵活性和对成螨的击倒活性(48~72h),且持效期长(持效期14d左右),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且对寄生蜂、捕食螨、草蛉低风险。螺螨酯具有全新的作用机理,具触杀作用,无内吸性,主要抑制螨的脂肪合成,阻断螨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9.
利用强化生态浮床技术对生物净化槽处理后的崇明岛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强化生态浮床中纤维填料上蛋白酶、脲酶、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变化与净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强化生态浮床系统中,蛋白酶、脲酶、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均随着空间与季节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同一季节横向比较而言,4种酶活性基本上从前到后是逐渐减小的,纵向比较上层纤维填料的蛋白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均低于下层的,而磷酸酶则反之。蛋白酶和脲酶活性的沿程各段变化与TN的去除贡献率有一定的关系,但负相关性较差,磷酸酶和脱氢酶沿程各段变化分别与TP及COD的去除贡献率正相关性显著;而从全年上来看,各个季节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与TN及TP总去除率相关性显著,脲酶和脱氢酶活性与TN及COD总去除率相关性较差。这充分说明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是综合了不同季节的植物、纤维填料、微生物及酶的联合作用的结果,直接将各种酶活性与不同季节沿程各阶段污染物去除贡献率及污染物总去除率之间建立线性关系似乎过于简单,因此可以考虑将酶活性作为评价浮床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螺螨酯和联苯肼酯在柑橘中的残留降解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螺螨酯和联苯肼酯在柑橘上的环境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螺螨酯和联苯肼酯在柑橘上的消解动态和残留情况,探索施药最适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40%螺螨酯·联苯肼酯悬浮剂稀释1667倍液施药1次,螺螨酯与联苯肼酯在柑橘全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70 d、4.86 d;柑橘全果中的两种农药的残留量均受施药浓度和施药次数的影响,残留风险与田间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呈正比例关系。参考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议在正常栽培条件下,按常规方法及作用剂量施药2次,柑橘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30 d;当施药浓度或施药次数增加时,安全间隔期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