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义Web服务搜索是语义Web服务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SSE表达式的运用,提出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语义Web服务存储方法,给出SSE语义条件表达式的推理机制、表达式转换规则和生成语义Web服务检索方法。实践证明该语义表达式处理机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有效的,语义Web服务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语义条件表达式快速、准确地获取语义Web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Web服务在服务发现中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应用语义Web技术和本体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采用Web本体语言(OWL-S)描述Web服务,发布服务时包含充分的语义信息,在服务搜索中加入本体推理过程,综合度量服务的功能匹配程度和信誉值。实验结果表明,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高于UDDI基于关键字的查找方法。  相似文献   

3.
Web服务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发现需要的服务。传统的基于关键字的服务发现机制UDDI缺乏语义支持,搜索效率低。据此该文研究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发现技术,对发布服务和请求服务都采用OWL-S描述以支持基于语义的服务搜索能力,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匹配的Web服务发现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服务发现方法在查准率和查全率方面都要优于UDDI。  相似文献   

4.
语义Web服务发现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Web服务是在Web服务中加入语义元素,利用语义相关的技术给Web服务指定一个语义.语义Web服务可以实现Web服务的自动发现、执行和组合.阐述了语义Web服务和语义Web服务发现以及相关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并利用标签语言描述本体和Web服务,设计了语义匹配算法,并在应用中实现了这种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  相似文献   

5.
在已有的语义Web服务描述框架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语义Web服务描述模型WFIEQ,从功能、接口、执行和Qos4个层面描述服务资源的语义信息,并给出此描述模型和其他语义Web服务描述模型的比较,该工作对基于语义信息进行服务的发现、组合和调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Web服务数量的急剧增多,如何从众多的Web服务中发现最佳的服务,已成为当今Web服务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主流的Web服务技术仅提供服务的基本描述和基于框架的发现机制,缺乏对语义推理的支持.该文在基于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服务发现架构的基础上,结合本体技术与Web服务本体描述语言设计一个Web服务发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Web服务发现匹配算法,从而增强了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的语义Web服务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数语义Web服务发现算法需要领域本体支持且算法的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利用Google距离来定量测量Web服务输入、输出间的语义距离,并基于Google海量词汇及Google搜索引擎来计算服务间语义相似度.计算时,不需要提供领域本体且基于开放的Google搜索引擎来计算服务匹配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义Web服务发现和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服务技术作为服务计算(server oriented computing,SOC)和面向服务架构(server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主要实现技术,具有松散耦合、即插即用等特点便于异构系统互联、共享和组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采用描述逻辑进行推理,将语义Web技术引入Web服务使计算机进行自动的服务发现和组合成为可能,解决传统的Web服务技术服务发现效率低、无法进行服务自动组合等问题.对语义Web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进行论述;分析语义服务描述语言;讨论基于Web服务的发现和组合的近期研究成果;指出未来语义Web服务的研究应在服务描述能力、算法精度和组合正确性等方面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化制造中Web服务在语义方面表达不足而难以搜索到合适服务的问题,提出Web服务的模糊匹配方法.通过分析网络化制造特点,构建网络化Web服务本体,增加网络化制造Web 服务的语义描述.在给出多种服务相似度计算方法基础上,提出网络化制造Web服务模糊匹配方法,用相似度计算定量地描述所需服务和候选服务间的匹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Web服务能力的表达,给Web服务模糊匹配提供清晰的研究对象,推动网络化制造从信息集成向服务集成的转变,为服务选用时的决策自动化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概述Web服务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结构,分析其研究的问题和核心技术,描述了Web服务的发现和集成技术及语义Web服务,最后提出了研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