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22-24
历代傣族歌手或诗人不断地口头创作、抄写和记录了大量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了浩瀚的手抄本。这些抄本含有傣族历史、神话、传说等文化遗产。如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这些手抄本形式多样,保存环境也较差,能够阅读的人剧减以及传承人的"老龄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云南省傣族经过近千年的繁衍发展出现了许多近汉的傣族村寨称为"傣勒"主要分布于德宏地区,"傣勒"型村寨在外部空间中展现出许多自己的特点,通过对"傣勒"型傣族村寨的研究更有利于我们对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习性的了解。因此本文通过对德宏芒晃村的深入调研来分析"傣勒"型村寨外部空间的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民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
目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国内傣族医药发展的主要地区,为探索其发展前景,为发展壮大傣医药提供支持开展本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西双版纳州深入了解了傣医的现状。结果:目前西双版纳有着较全面的傣医存在形式,但当地民众对傣医认可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效益不显著。结论:傣族医学文化还需要政府保护性地发展,注重宣传;同时傣医应结合自身特点寻求傣医药新模式,提高民众认可度,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傣族医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5):20-23
傣族民间有"花婆"的概念和相关仪式。傣语称之为"咩末雅",可直译为"花婆"。"咩末雅"与未成年人的生死、健康、姻缘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送花婆"的巫仪中,有"花婆""花公"的人偶形象,有花朵作为道具。巫词中频繁出现"花婆""花园"的概念。如果说壮族的花婆信仰是"典型的"的民间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具象表现和节日文化,傣族的"咩末雅"恐怕只能算一种"非典型"的花婆信仰。客观地说,傣族的佛教信仰和相关仪式属于一种"显性"文化,而傣族民间所具有的花婆概念以及举行的"送花婆"仪式,都属于"隐性"文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4)
<正>一、茶花鸡品种资源保护及产业开发简介1.品种介绍据《西双版纳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茶花鸡由当地红色原鸡—野鸡长期驯化选育而成,由于该品种公鸡啼鸣声似"茶花两朵",故名"茶花鸡"。茶花鸡(傣语"盖则傣"直译为傣族鸡或傣语"盖当"汉语叫"游子鸡"),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1年荣获云南省"六大"名鸡称号。其特点:体型小、早熟、耐粗饲、抗逆性强、生长慢、能飞善跑、好斗、屠宰率高、营养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正>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傣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司乐器,傣语叫"戛(jia)光"或"烦光",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亘舞蹈的道具,也是为舞蹈伴奏的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关于象脚鼓的采历,在傣族民间流着许多种传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吧!很久以前,在离边境不远的一个寨子里住着一对夫妇。丈夫叫岩相,是一个本分的庄稼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9-12
"阿銮故事"是以德宏为核心流传地域的傣族民间故事。本文基于对普洛普著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与《故事形态学》的认识,并以搜集到的傣族口头故事为分析案例,来探讨傣族特有的"阿銮故事"的文类、母题群及其功能项。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
傣族医药,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是傣族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人民在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的临床医药知识,麻嘎喝罕(缅茄)作为主要常用的植物类傣药,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章就传统珍稀傣药——麻嘎喝罕(缅茄)的功效、来源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嘎洒镇神秘的哀牢山脚下,居住着一个拥有2万多人口的傣族分支,长期以来,交通不便、语言不通,一直是制约少数民族村寨防火工作开展的瓶颈。然而,在这片偏僻的土地上却活跃着一支由傣家小卜帽(男孩)和小卜哨(女孩)组成的"傣家消防护卫队",常年"进家入户"进行消防宣传,为新平县民族村寨的防火工作贡献着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0)
<正>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吧:人生是最美的乐器。但是,你知道动物界里也有不少"好歌手"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动物中的超级"歌手"吧!蓝鲸——深海中嗓门最大的歌手蓝鲸是生活在这颗星球上嗓门最大的哺乳动物,其叫声能达到188分贝。它们发出的低频"脉冲",有的频率太低,人耳无法听见,但在海水中传播可以超过八百多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