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以甘州区党寨镇卅店村四社大田玉米膜下滴灌项目研究为依据,对玉米膜下滴灌和自动控制系统目标、设计原理、设计方案、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等进行阐述。该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对确保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探索先进的灌溉模式,节约用水,促进作物生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番茄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辅助有自动灌溉设施的一项新型技术。本试验通过番茄膜下滴灌与大田灌溉对照相比较,探讨番茄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效果,具有较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膜下滴灌在大庆市的发展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技术的相结合,初步实现了浇水、施肥一体化和可控化,由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向了浸润式灌溉.膜下滴灌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较,节水、节肥、省工、节地、增产、提质、增效.大庆市在气候特点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很适合发展玉米膜下滴灌.该文在分析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的基础上,从大庆市的气候条件,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玉米膜下滴灌系统组成及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滴灌是一种现今广为推进的低压节水灌溉技术。玉米膜下滴灌是现代耕作模式中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两项技术集成的一项新的农业节水技术综合组装,应用于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谈棉花膜下滴灌精准灌溉管理技术的引进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膜下滴灌棉花面积大且推广速度快,但灌区管理和精准灌溉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使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更好地发挥其节水、节肥效果,就必须从灌溉管理入手,实现灌溉管理的自动化和精确化,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主要论述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开发国际先进滴灌精准灌溉管理技术,将其运用在棉花膜下滴灌精准灌溉管理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技术的相结合,初步实现了浇水、施肥一体化和可控化.由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向了浸润式灌溉。膜下滴灌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较,节水、节肥、省工、节地、增产、提质、增效。大庆市在气候特点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很适合发展玉米膜下滴灌。该文在分析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的基础上,从大庆市的气候条件,现代农业需要和产生的效益等方面论述了大庆市发展玉米膜下滴灌的必要性。虽然其推广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膜下滴灌的优势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7.
滴灌是我国灌溉常用的一类技术,主要是为了体现灌溉的节水理念。近几年,我国开展了滴灌的自动化研究,在滴灌中引入自动化系统,既可以提高滴灌的效率,又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的负担,利用自动化,提升大田灌溉效率。通过对滴灌自动化系统的阐述,分析其在大田灌溉中的实际应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8.
宁夏半干旱区玉米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宁夏半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宁夏扬黄灌区规模推广玉米大田滴灌缺乏相关滴灌灌溉制度的突出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与示范区技术应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玉米裸地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玉米生育期灌溉定额、土壤含水率变化、耗水量、作物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玉米生育期滴灌11~12次、灌水定额300~450 m3/hm~2,灌溉定额4 200~4 425 m3/hm~2的滴灌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田滴灌目标产量15 000 kg/hm~2,水分生产效率达到3.0 kg/m3,玉米滴灌较大田畦灌可提高经济效益3 735元/hm~2,同时节水1 800 m3/hm~2、节水30%以上。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集节水灌溉、科学施肥、地膜覆盖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文中对大同市南郊区北村大棚西瓜膜下滴灌试验工程概况、试验进程进行了介绍,并对膜下滴灌与常规沟灌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优点,成功地解决了干旱缺水城市水资源紧缺和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作为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的有效延伸与优化,除大田滴灌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较高而不适用之外,滴灌在我国当前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文章以拜城县2016年度田间高效节水项目为例,对玉米膜下滴灌毛管布置加以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毛管间距0.8 m基本能满足外行玉米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带来玉米植株株高、根长、雄穗长、叶龄指数、穗重及子粒干重等品质的改善和产量的增加,同时可以大大节省毛管用量,降低膜下滴灌技术的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1.
黑河市爱辉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提高粮食产能,论证寒区大田作物灌溉的新模式,寻求土地的有效轮作方式,改善当前的单一种值对耕地的损伤,2009年通过黑龙江省水利厅的支持,进行了以玉米为试验对象的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试验。从试验结果看,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成熟的实用技术,无论是节水效率还是产能提高,该技术都是一个很有效的促进轮作提高灌溉效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膜下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积水灌溉技术,科学有效地实现了滴灌与农作物覆膜栽植的有机结合,在为农作物提供所需水分的同时可提高地表温度,促进农作物的早发,保水保肥,增强抗灾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系统的应用,可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文章首先概括性介绍了膜下滴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工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意义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田间节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玉米膜下滴灌是一项成功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这项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增温、保墒、节肥、省工、提质、增产、增效等优点。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集合配套组装,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大田采用玉米膜下滴灌是齐齐哈尔市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的有效途径。玉米膜下滴灌的实施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滴灌技术与塑膜覆盖技术的有机结合,非常适于大田宽行作物灌溉,尤其适用于棉田灌溉。文中针对目前棉田灌溉技术现状以及水资源愈来愈匮乏的现实,着重阐述了棉田中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2014,(2):67-67
<正>1月18日,内蒙古9项节水灌溉技术地方标准通过了有关专家的审定,分别是《玉米中心支轴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紫花苜蓿中心支轴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中心支轴式喷灌机运行与管理规程》《青贮玉米中心支轴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大豆半固定式喷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玉米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新疆面临着缺水与土壤盐碱化严重等环境问题[1],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运用到实际社会生产中。在新疆运用膜下滴灌技术时,维持灌溉量与排盐量平衡是关键。通过对滴灌棉田播前、春灌前后土壤盐分变化情况的监测,分析不同排水措施即不排水、控制排水、常规排水对春灌洗盐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索干旱区制种玉米的优良灌溉方式。以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种灌溉模式,并于2022年在民勤县开展了畦灌、滴灌、常规沟灌、交替沟灌4种灌溉方式下制种玉米的大田试验,在民勤县制种玉米种植上采取交替隔沟沟灌可显著提高制种玉米的生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膜交替沟灌对比全膜畦灌产量提高12.2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5.35%,对比膜下滴灌产量提高了产量提高14.23%、水分利用效率也只降低了0.8%,对比全膜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92%、产量增加17.57%。干旱区制种玉米采用交替灌溉的灌溉模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技术也有人称之为地下滴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的又一节水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灌水器(膜下滴灌管),凭借土壤毛细管作用,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地直接向作物根部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水分和液体肥料,又可向作物根部供给空气。在所有灌溉方式中,膜下滴灌是土灌环境控制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膜下滴灌技术水的利用率是目前所有灌溉技术中最高的,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的应用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葛安军 《水利天地》2013,(10):41-42
膜下滴灌技术也有人称之为地下滴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的又一节水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灌水器(膜下滴灌管),凭借土壤毛细管作用,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地直接向作物根部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水分和液体肥料,又可向作物根部供给空气。在所有灌溉方式中,膜下滴灌是土灌环境控制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膜下滴灌技术水的利用率是目前所有灌溉技术中最高的,膜下滴灌在大垄双行中的应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水利天地》2012,(3):31-33
2011年4月12日至5月10日,我们与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节水灌溉项目办组成玉米膜下滴灌联合调研组,深入我省西部玉米种植区的肇州县、肇源县、甘南县、龙江县等地,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发展现状调研。调研组通过与玉米膜下滴灌项目管理人员和种植农户座谈,向农户发放调查问卷,踏查膜下滴灌现场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并结合2009-2010年玉米膜下滴灌试验示范成果,形成此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