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臭氧投加量对二级出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沉淀-臭氧(O3)-生物砂滤-活性炭(GAC)”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在1 ~5 mg/L时,组合工艺对NH4+-N、NO2--N、UV254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70.61%、54.92%、20.63%和42%,其中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时,组合工艺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其NH4+_N、NO2--N、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9.41%、80.13%、28.06%和58.33%.“混凝沉淀-O3-生物砂滤-GAC”组合工艺深度二级出水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深度处理出水水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邯郸市滏阳河的水质特点,本文采用臭氧组合工艺进行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臭氧投加量下,预臭氧氧化 生物预处理工艺对CODMn、藻类、浊度、色度、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0%、84.0%、79.5%、60.5%、88.0%,并由此可得出最佳臭氧投加量为0.7~1.5mg/L;在臭氧—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和其后增加活性炭吸附或臭氧氧化的几种臭氧组合工艺中,采用活性炭(GAC)吸附的去除效果明显最优,尤其对CODMn的去除率也高达85.4%,而后臭氧氧化也仅为60.9%;而且增加活性炭吸附或后臭氧氧化,都可有效地降低出水的致突变活性,活性炭吸附对TA98的去除能力优于后臭氧氧化能力,且均达到57%以上;后臭氧氧化对TA100的去除能力优于活性炭吸附能力,也均达到33%以上,且对TA100菌株的诱变指数(MR)均呈明显的阴性。  相似文献   

3.
去除藻毒素的水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绿藻水华及其所含毒素已成为我国许多富营养化水源的主要问题.蓝-绿藻所含的毒素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神经毒素、肝毒素和皮肤毒素.在水处理时如能有效去除藻类,则藻毒素将随之减少.除藻措施可在水源地或水厂内同时进行.在水源处可采取的措施是预氧化、投加除藻剂和防止水源水因水质或水温而引起的上下分层.一般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藻毒素,可以采用强化混凝、优化粉末活性炭和臭氧以及氯的投加量、用生物活性炭过滤或组合工艺.其中生物预处理、臭氧氧化、粉末或颗粒活性炭吸附有较好去除效果.但是在藻类大量繁殖时,须慎重采用预氧化,否则当用氯或臭氧进行预氧化时,如投药量不当,会使藻细胞破裂,反而析出较多的毒素到水中.蓝-绿藻毒素的最佳去除工艺是臭氧和活性炭相结合的生物活性炭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中污染物的特性,从污染物极性角度考虑,将极性无机吸附剂——多孔性软陶粒与活性炭组成复合滤料,提出了臭氧/无机+有机吸附剂组合强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开发了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将臭氧氧化、滤料的物理、化学吸附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三者协同作用,对水中污染物具有去除效率高、效果稳定等特点.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经常规处理后的济南狼猫山水库水中的浊度、CODMn、UV254、NH3-N和NO2-1-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2%、87.7%、86.3%、88.6%和92.3%.  相似文献   

5.
针对桐乡某皮草公司不同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水质特征和回用要求,提出了对废水进行分质收集、分质处理的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针对需要深度处理的这部分废水,重点研究了臭氧-混凝组合工艺对皮草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需要深度处理的废水主要为深色废水,占废水总量的20%~30%.结果表明:臭氧-混凝组合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9,PAC为30mg/L,PAM为2mg/L,臭氧曝气时间为10min,臭氧投加量为220g/t,在此条件下,废水色度去除率为98%,COD去除率为48%,实践证明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动态模拟试验,对地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五种组合饮用水净水工艺的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认为同时采用“多级屏障”.可有效地去除饮用水生产过程中致突变物和三氯甲烷前体物。臭氧预氧化可以强化后续工艺对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生物预处理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改变水中的致突变物的结构和性质;在臭氧一生物预处理、传统工艺后增加活性炭吸附或后臭氧氧化,都可有效地降低出水的致突变活性,活性炭吸附对TA98的去除能力优于后臭氧氧化能力,而后臭氧氧化对TA100的去除能力优于活性炭吸附;在臭氧-生物预处理、传统工艺后增加活性炭吸附+后臭氧氧化,可大幅度提高对TA98和TA100的去除能力,移码型致突变和碱基置换型致突变均显示阴性,保证了更优质的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臭氧氧化对单纯皮草染料脱色效果良好,但加入助剂后,臭氧氧化脱色效果及CODCr去除率不好,水质回用效果差.为了研究助剂对皮草废水臭氧脱色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针对桐乡市某皮草公司染料配方中的助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9,曝气10min,臭氧循环投加总量为220mg/L的工艺条件下,加脂剂、匀染剂和甲酸三种助剂对臭氧氧化脱色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且加脂剂、匀染剂是高CODCr的主要原因.实验最后采用臭氧-絮凝脱色组合工艺后,皮草模拟废水的色度、CODCr均能达到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铁炭内电解-UASB-BAF组合工艺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的COD、色度、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5种试验工况条件下,COD、色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3%~90%,75%~85%和88%~93%;UASB工艺可以提高造纸中段废水的可生化性,试验过程中,经UASB处理后B/C最大可提高到0.5左右.综上所述,铁炭内电解-UASB-BAF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草浆造纸中段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可望在草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净水组合工艺对水致突变物去除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动态模拟试验,对地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五种组合饮用水净水工艺的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认为同时采用“多级屏障”,可有效地去除饮用水生产过程中致突变物和三氯甲烷前体物。臭氧预氧化可以强化后续工艺对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生物预处理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改变水中的致突变物的结构和性质;在臭氧—生物预处理、传统工艺后增加活性炭吸附或后臭氧氧化,都可有效地降低出水的致突变活性,活性炭吸附对TA98的去除能力优于后臭氧氧化能力,而后臭氧氧化对TA100的去除能力优于活性炭吸附;在臭氧—生物预处理、传统工艺后增加活性炭吸附 后臭氧氧化,可大幅度提高对TA98和TA100的去除能力,移码型致突变和碱基置换型致突变均显示阴性,保证了更优质的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臭氧-活性炭法降低印染废水CO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臭氧具有良好的氧化作用。为了获得一种高效的去除废水COD方法,将臭氧通入添加活性炭的废水试样中。同时,依次通过改变废水样液的酸碱度、臭氧处理的时间和活性炭的含量这三个条件,进行了三组对比试验,得出最适宜、最高效的降低废水中COD的方法。此外还对处理废水进行总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于臭氧的催化作用对于降低废水COD有重大影响,而且当反应环境处于碱性、30℃条件时可以在去除COD中发挥最大的效果,但对于去除总磷几乎无效。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去除COD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臭氧活性炭技术在水厂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饮用水源污染的日益加重,现有常规工艺处理后的水质已很难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从水厂现有处理工艺的特点和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结合臭氧活性炭技术发展现状。提出用颗粒活性炭替换全部砂层滤料,将水厂原有滤池改造为活性炭滤池和将预氯化改造为预臭氧化相结合的水厂工艺改造方式,并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低碳制造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机械加工低碳制造技术体系结构重点划分为产品低碳设计,低碳生产过程,低碳能源开发等3个部分.涉及了轻量化、模块化及生态化的产品设计方法;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设备部件优化与零部件再造技术,先进工艺及切削技术与优化方法,高效生产模式及调度管理方法等低碳制造技术相关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研制一种以生化物质甲索素及衍生物和活性炭为基质的CCF复合型生化净水剂,介绍制备甲索素,壳聚糖,CCF复合型吸附剂的工艺路线,方法和栩比,及其CCF吸附剂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CCD图像处理技术识别钢球数量,研究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钢球精确计数方法。该方法采用工业CCD相机对无序排列的单层钢球进行拍照,用双灰度阈值算法对所采集的钢球图像进行二值化图像处理。设置合适的像素阈值区间,对计数区域内的像素群扫描计数,满足像素阈值区间的独立像素群个数即为钢球数。针对钢球在计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光源投影、防锈油等干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去除干扰的方法,保证了在实际应用中钢球计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变频器、传感器及PLC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供水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研制开发的集变频调速技术、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气控制为一体的恒压供水系统实验装置,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组成、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实现的功能,给出了较详细的PLC中PID控制的参数设置、子程序设计和组态远程监控设计.该实验装置解决了一般实验装置的单一性,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实验,有一定的通用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线处理高炉密闭软水系统的清洗预膜技术,对停炉时间过长,内循环系统设备及管道结垢和内壁腐蚀等问题,通过试验确定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实施清洗预膜方案.实践证明对高炉密闭软水系统在线除垢清洗及预膜效果良好,碳钢挂片腐蚀率为0.777 6 m2/h,钝化膜达18.72 s,达到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供水水质的提高,自来水厂面临着巨大的深度处理技术改造任务.对东周水厂深度处理的技术改造方案设计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研究的结果优选出了活性炭+膜分离微生物+二氧化氯持久消毒这一条工艺路线,针对东周水厂以黄河侧渗水为水源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臭氧用于给水处理的几个理论和技术问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根据作者在国外的实践经验和掌握的资料,综合论述了在给水的深度处理中应用臭氧技术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常规处理即混凝—沉淀—过滤流程为骨架导入臭氧和生物活性炭处理是国外用的比较多的深度处理流程,臭氧处理的目的主要在于去除水中三卤甲烷前驱物质,去除水的异臭味或水的消毒.臭氧能否有效地去除三卤甲烷前驱物质取决于这些物质的化学性态和臭氧处理条件;对水中异臭味物质分解起作用的主要是臭氧自我分解产物的氢氧自由基;臭氧对水中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可用其浓度和接触时间和乘积作为判断的指标.文中对这些处理过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抗疲劳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进展作了综述,重点分析了机械喷丸、高压水射流喷丸及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对构件疲劳性能提高的机理.基于"无应力集中"抗疲劳概念的理论模型,指出先进的表面完整性加工,尤其是表面改性可显著提高疲劳性能.对今后抗疲劳制造技术研究的重点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饮用水遭到有机物的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综述了目前我国给水深度处理工艺应用的背景、现状和各种深度处理工艺的技术特点以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等。通过对目前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根据不同原水水质和出水要求合理选择深度处理工艺的原则以及采用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和膜分离技术是我国城镇供水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