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LABVIEW的以太网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TCP/IP协议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中,利用网络接口,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本文介绍了TCP/IP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应用DSP和RTL8019AS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并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芯片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实现,解决了嵌入式设备实现网络通信的问题;采用Freescale公司生产的MC9S12NE64实现以太网硬件接口。并在其上实现简化的TCP/IP协议栈,方便嵌入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嵌入式设备网络通信的问题,方便嵌入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MCU的以太网适配器.该适配器采用Silicon Labrotories公司生产的CP2200作为以太网硬件接口,能够实现UDP协议.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以太网接口适配器在稳定性、实时性、速率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特别适用于现有的网络传输系统,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实现网络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讨论了在VxWorks下实现网络通信的关键技术和相应的机制,并已经在网络测试仪中得到了良好而有效的应用。开发出的基于VxWorks的网络测试分析仪,能够提供全面的统计性能测量、激励与响应测试、协议解码工具等功能。该分析仪已应用于高速网络通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uCLinux和S3C4510B的网络通信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工程实例,基于S3C4510B微处理器,构建以DM9161为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低功耗、高速硬件电路;在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上实现网络通信的程序编写,对于网络通信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ARM嵌入式微处理器网络通信平台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嵌人式系统与软、硬件结合紧密的特点,在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七移植实时内核μC/OS-Ⅱ操作系统,并以此平台为基础.针对μC/OS-Ⅱ操作系统不支持TCP/IP网络通信的问题,实现了将免费开源的TCP/IP协议栈LwIP移植到μC/OS-Ⅱ操作系统上,解决了μC/OS-Ⅱ操作系统的网络通信问题.开发板和局域网中的PC机网络通信实验表明,实现了嵌入式系统下TCP/IP协议栈的基本功能.构成一套完整的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平台,为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的网络互连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核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简化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设计原理,研究并简化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通信模型、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案。开发出基于SAMSUNG S3C44B0X微处理器和RTL8019AS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低功耗网络控制器,并通过Socket编程在嵌入式μCLinux系统上实现了网络通信,达到系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uCLinux和S3C4510B的网络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基于S3C4510B微处理器构建了以DM9161为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低功耗、高速硬件电路。并且在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上实现了网络通信的程序编写,这对于网络通信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自动化控制及其它民用设备、工业控制如电力设备系统等领域,众多设备的对外通讯接口仍然是低速串口,但低速串口有其固有的缺点:无法集中、全面、准确而实时地监控数据,这就需要设计串口通信转网络通信的数据模块;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是设计成功的基础,而数据模块的电路中基本电路的设计是系统硬件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介绍串行通信转网络通信数据模块的硬件设计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该数据模块的基本电路设计,即电源电路、时钟电路、监控和看门狗电路、JTAG接口电路的设计,测试结果表明,基本电路设计完全达到了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嵌入式分布处理结构和网络应用的需求,嵌入式系统要求配备标准的网络通信接口,并需要 TCP/IP协议族软件支持。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uClinux,介绍了Linux Socket,设计出了在嵌入式系统中数据流的Socket通信过程,并作了具体实现。对于同类系统的设计具有实际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嵌入式计算机的特点和一个嵌入式导航计算机系统;重点论述了该导航嵌入式计算机中导航信息高速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实现;对该系统的嵌入式结构和硬件特点,利用基于DOS下的socket库;在嵌入式导航计算机硬件环境下,运用TCP/IP协议,设计了导航信息帧格式,并用C/C++编程,实现了DOS平台下网卡稳定、可靠、高速导航信息传输通信。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过程工业中中小型快速系统的过程控制问题,以ARM与浮点DSP双核控制器OMAP—L137为核心,通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配合,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先进控制的嵌入式通用平台。以实时性为目标,将预测控制算法分块,分别对预测模型、约束处理和在线求解算法各块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嵌入式计算速度和存储量有限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在嵌入式平台中实现。通过对相关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高速、高控制精度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3.
何文  李爽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2):76-78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超驰16安全芯片的COS,该系统充分利用超驰16安全芯片的硬件资源,针对安全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一种高安全性的嵌入式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COS内部详细的操作流程与总体结构,然后重点介绍了对该COS的测试,主要包括白片测试和RSA芯片的测试,根据获得的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移动嵌入式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TM32的条状指纹实时采集与拼接系统。选用STM32F103RD作为主控器件,通过SPI接口以DMA方式获取AES1711传感器采集到的条状指纹,并采用快速算法拼接成完整的指纹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速度快、鲁棒性好、功耗低、性价比高的特点,可方便地应用在移动嵌入式设备中。  相似文献   

15.
吴健  陈豪 《计算机时代》2013,(12):22-23,26
根据嵌入式硬件构件思想搭建系统的硬件平台,针对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完成软件平台的设计.系统设计的重点是研究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利用其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传输速度快,以及通信质量高、永远在线和按流量计费,支持TCP/IP协议等优点,初步实现了一个无线数据收发调试系统.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数字音频录放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在FPGA芯片上配置NiosII软核CPU和相关的接口模块来实现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硬件结构,并结合系统的软件设计来控制音频编/解码芯片和SDRAM,实现了音频信号的A/D、D/A转换、存储、回放等功能。由于采用了SOPC和DMA控制技术,该系统具有设计灵活、扩展性好和数据处理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列车上空气动力学试验布线复杂,易受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分布式以太网检测系统,并设计了一个嵌入式以太网接口,采用ENC28J60作为以太网控制器和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作为主控制器,移植了RT-Thread嵌入式系统以及LwIP协议栈,并建立了基于TCP的应用程序,实现了与上位机的高速以太网通信。经过测试,该以太网接口稳定可靠,满足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配电网结构复杂、位置分散、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嵌入式软硬件技术和基于GPRS(General Packet Rdtio Service)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可自动完成用户电度表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记录、实时监测.该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数据吞吐量大,通信实时,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刘贵杰  李帆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2):183-184,248
设计了一种以DSP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基于FPGA技术的四通道数字式超声探伤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采用高速A/D转换芯片.在对超声回波信号采集的同时实现了采样数据的在线压缩,在FPGA的控制下实现了高速数据的缓冲存储,设计的系统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集成度高,尤其适合于高速、高精度的超声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0.
电梯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远程报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梯老龄化致使故障频发的问题,研究电梯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电梯故障远程报警.设计基于Mega微处理器的高性价比嵌入式系统,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式,获取电梯运行速度、方向、层站、门开关以及电梯内是否有人等信息.研究电梯故障推理策略,根据电梯状态判断电梯是否正常运行,以及异常状态下的具体故障类型.研制RS485转Ethernet双向数据透明传输模块,建立电梯运行参数采集终端和远程管理平台之间的广域网连接,实现电梯运行状态集中监测和电梯故障自动远程报警.该系统为电梯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