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留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由于断层多,油层埋藏深,同时具有高温(80-130℃)、高压、高矿化度(15×10~4~35×10~4mg/L)的地质特点,导致油水井套管腐蚀、损坏严重,造成大量油水井报废封井。今年以来,对全厂报废井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调查我厂目前共有长期报废井48口,经与地质结合,急需下步封井治理的井有26口。以前一般都采取井口安装套管帽、注灰打灰塞封井,由于受长期周围注水井注水影响,油层压力越来越高,灰塞失效导致井口油水冒出,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影响了邻井的有效注水。因此,必须优化报废处理工艺,采取挤堵封井工艺,实现对油层射孔段的永久性封堵。  相似文献   

2.
目前油田注水井作业安全环保问题突出,常规作业起下管柱过程中,由于常规球座难以密封管柱,导致作业管柱与油套环空、油层连通,地层压力传递到油管内,井口溢流无法避免,存在安全环保隐患,即使应用带压作业施工,由于投堵位置的局限性,起至井下工具串时,同样也无法避免管柱内向外溢流。为此,研制一种注水井双向防喷球座,可以实现一次作业和二次作业过程中封堵油管内溢流,保证井口无污油污水溢出,实现清洁化作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带压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各油田油水井带压作业取得了显著地减排增注和保护油层效果。但针对注水井因腐蚀结垢、稠油等原因造成的堵塞器无法下入以及小直径堵塞器封堵成功率较低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仍需要使用密封捞矛逐根倒扣起出油管,降低了施工速度,且不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预置工具:注水井预置内防喷阀、预置工作筒,优化了注水井完井管柱组合,形成了带压作业管柱预置技术,解决了复杂井筒带压作业管柱内堵塞[1]问题,为带压作业的规模推广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带压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各油田油水井带压作业取得了显著的减排增注和保护油层效果。但针对采油厂开始大面积使用内衬油管代替常规油管以解决腐蚀结垢影响的这一情况,常规带压作业工具不适合内衬油管,目前内衬油管封堵、打捞存在空白情况,研制了内衬油管堵塞器、内衬油管密封倒扣捞矛,解决了内衬油管堵塞及堵塞器以下管柱的打捞问题,为带压作业的规模推广提供前提条件。现场应用表明,内衬油管堵塞器可对内衬油管进行有效的封堵,内衬油管密封倒扣捞矛可对堵塞器以下管柱进行密封倒扣打捞,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油水井小修、测试、带压作业拆除井口采油树,可能存在油管上顶的问题,严重时会发生窜管、井喷事故,通过研制带压套拆井口装置,解决了换装井口、起轻管过程中油管上窜的问题,避免了井口失控状态,降低井控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艾哈代布(AHDEB)油田注水井井下油管内壁腐蚀情况,对注水井井下油管进行检查。发现井下油管内壁结垢严重,存在严重的垢下局部腐蚀。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不同深度井下油管内的垢样进行分析,发现上部与中部油管内部垢样成分主要为单质硫,铁的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下部油管内部垢样成分主要为CaCO3,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中上部油管中的表层垢样结构较为疏松,底层垢样结构较为致密。下部油管中垢样较为致密。两种结构的垢层均容易产生垢下局部腐蚀。该油田井下油管腐蚀与结垢之间会形成自催化系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依靠注水井为油田储层补充能量,弥补通过油气井生产造成的储层能量损失,是目前大部分油田为提高采收率广泛采用的油藏开发技术。在注水井中由于种种原因,如注水管柱腐蚀、防砂段封隔器胶皮或密封筒密封性能下降、套管变形、管柱受力鼓胀、管柱上窜、温度效应等原因致使套管及井口采油树带压,不能满足油田精细注水的需求,加速套管腐蚀,严重影响注水安全甚至平台油田的安全,本文针对渤海油田注水井产生套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措施,有效地将压力隔离在井下,不使井口及顶部封隔器以上套管承压,有效保证注水井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生产过程中注水井井筒内出砂、杂质等掩埋注水层、采油井油管结垢、结蜡,严重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使用常规的洗井方法很多时候得不到解决,通常采用作业起管柱来解除堵塞,恢复生产,但常规修井作业工序繁杂、难度大、周期长,容易造成压井液对油层的污染。2019年开始我们采用连续油管解堵,这种技术不需压井,可带压且连续冲洗,对地层的伤害小,可实现安全、高效作业。统计我矿2019-2020年连续油管解堵,注水井应用54井次、注入井45井次,采油井解堵6井次,成功率达91%。在油水井解堵方面成功率高,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清除井下管柱及近井地带油层中的脏物,恢复油层吸水能力,我们经常对注水井进行洗井.但在洗井时有的注水井会出现洗井不同现象,以往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只是对该井进行吐水操作,而没有进行及时解决.如果注水井长期不洗井,井下管柱中会堆积大量的砂、油等杂质,造成测试仪器在井下遏阻.同时,如油层受污染时不能及时洗井,油层吸水能力将下降,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因此,分析注水井洗井不通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注水井洗井不通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使注水井洗井不通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江汉油田地质结构复杂,油水井中的油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常因腐蚀、结垢、偏磨等造成质量下降,不能继续满足生产需要。油水井在作业时,必须对井下起出油管进行清洗,通径,探伤,试压,修复等,不合格油管进行淘汰。油管修复质量的高低,对经营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提高油管修复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KAR 299井为一口报废产水井,该井无采油树、油管头,套管头损坏严重,敞井口空井筒溢流十多年,且含气量较大。在该井的注灰永久封固施工作业中,通过采取一系列合理的工艺技术措施,成功实现了无井口装置下的注灰施工,对同类井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A区块2007年11月-2009年10月部署了125m井距二类上返注聚井,2009年10月-2010年6月,为配合二类油层SⅡ10-SⅢ聚合物驱油,A区块水驱油水井大批量封堵工作陆续进行。本次封堵工作借鉴以往封堵原则及完善方法,制定出适合A区块二类油层注聚区水驱注入井的封堵做法,通过对非二类油层加强注水,尽可能的减少了二类油层注聚对水驱油水井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配合二类油层注聚区水驱注入井的封堵原则及具体做法,保证了水驱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宏观分析、材质分析、微观分析、水质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对某海上油气田一注水井油管的腐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管主要为砂、硅酸铝盐、腐蚀产物FeCO3附着在油管表面形成沉积物腐蚀环境,注入水或井下作业残留的NaCl溶液中的Cl-促进沉积物下局部腐蚀。此外,沉积物下的无氧环境同时为SRB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从而使得油管在垢下腐蚀+细菌腐蚀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穿孔。  相似文献   

14.
地层压力主要是反映全井的平均压力,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取的重要挖潜措施,为正确评价油田各类油层的潜力而制定合理的政策。通过对注水井分层测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利用注水井分层测压资料可以反映封隔器密封情况,优化注水井方案调整稳油控水,控制和预防油水井套损。  相似文献   

15.
防套损中高压注水压力界限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气田长期开发过程中,在高压注水条件下,因套损造成影响越来越大,当高压注入水进入泥岩层形成水浸后,由于裂缝充水和岩层泥化,其岩层物理性质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产生位移,注水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套管的寿命。因此,确定合理的注水井井口压力是延长套管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注水井压力界限应以油层岩石破裂压力为依据。以油层的破裂压力作为油层和套管保护的压力上限来设计合理的注水压力。  相似文献   

16.
腐蚀和泥岩蠕变是套管损坏主要因素。基于腐蚀实验和泥岩蠕变分析对套管进行设计,提出了潍北油田腐蚀严重井口的治理方法;得出均匀腐蚀下和局部点腐蚀下套管设计方法;依据泥岩蠕变产生的非均匀应力及泥岩蠕变后的载荷对套管进行设计并得出注水井合理注水压力,为注水井长寿命低成本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注水井酸化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探讨以下问题:注水井酸化的简单过程以及何为油层保护、注水井酸化过程中油层采取何种保护的方法和注水井酸化过程中,油层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注水井结构给注水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并大大降低了注水系统的效率,增加了修井的次数。如果注水井管线腐蚀,堵塞油层,就会使注水不断上升,损坏注水的设备,从而缩短了注水井的免修期,直接造成注水井报废的严重情况。因此,研制与开发注水井防结垢工艺技术,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吐哈油田注水井常规作业需停注放喷,井口压力落零才能开展施工,这样单井平均施工周期为22天,单井平均放喷量在1000方,个别井高达8000方,大量释放地层能量,影响周边油井正常生产,产生污水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吐哈油井引进带压作业装置,开展水井带压作业,节约施工时间,保存地层能量,保护自然环境。目前已经开展油管堵塞、起下各类管柱、射孔、酸化、下桥塞等十余种带压工艺,共施工57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冀中南部油田套管上窜的油水井不断增多,上窜高度不断增加,应用焊接加固等工艺已无法满足对套管上窜的治理需要。通过应用井口降套工艺,实现了套管上窜井降低油层套管高度,恢复油水井正常生产的目的,很好的解决了因套管上窜带来的油水井生产和作业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在67口套管上窜井上应用井口降套工艺,减少因套管上窜造成的作业施工106井次,减少影响原油产量2550吨,合计创造经济效益1238.2万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