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信对抗系统干扰效能度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干扰效能是通信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典型通信对抗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的分析,从而建立了基于收发天线特性、通信体制(如时分多址、码分多址、跳频、跳时、直扩)、工作方式、系统响应时间、灵敏度及系统软件的可靠性等技术指标的通信干扰效能指标体系。探讨了干扰能力、干扰效果以及干扰反应时间等部分指标的度量模型。  相似文献   

2.
调频诱饵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旭  唐斌 《电讯技术》2006,46(2):159-163
传统的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对抗导引头跟踪系统,其干扰效能受到限制。提出一种新型诱饵干扰形式,利用频率调制技术对导引头跟踪系统实施欺骗性干扰,并给出相关的系统模型和干扰理论。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其良好的干扰效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干扰的对象已由单一信号源转向通信网。为了有效评估对无线通信网的干扰效能,在构建通信网干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误码率理论的无线通信网干扰效能评估方法,并进行了干扰效能评估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表明了对干扰组资源采用适度倾向性分配方式能够提高对通信网的干扰效能,在实际对抗中对通信网实施有效干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线是通信对抗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作战效能。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无人机的机载VHF干扰天线,计算了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以干扰有效压制区作为无人机通信干扰能力的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计算无人机处于任意姿态时的地面干扰有效压制区的方法。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通信对抗场景下,为了支撑“通信模块/参数与干扰的多维正交配置式通信防护”的实施,干扰效能需要具备模块级响应能力,提出一种穿透式干扰效能评估方法。首先,选取各信号处理模块的核心参数作为评估参量;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专家权重分配解决了层次分析法中的协同问题,通过非均匀映射解决了熵权法中的权重分配问题;最后,通过博弈论权衡主客观权重,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判断干扰效能;并对Link16数据链的干扰效能进行评估实验,综合考虑了干扰类型、干扰频点个数、干扰时间和系统类型等多个方面。实验结果表明,穿透式干扰效能评估方法不仅可以直观展示评估结果与指标参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具有良好的干扰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通信对抗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复杂性,在分析了传统ADC模型并对其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通信对抗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了对通信对抗装备作战效能的定量评估,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通信对抗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ADC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结合不同环境条件下舰载通信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传统ADC评估模型加以改进,建立了考虑环境条件的舰载通信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和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模型对模拟的舰载通信对抗系统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0633085基于FDTD方法的通信对抗无人机干扰能力分析[刊,中]/蒋鹏//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21(5).- 44-48(G)天线是通过对抗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作战效能。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无人机的机载VHF干扰天线,计算了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以干扰有效压制区作为无人机通信干扰能力的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计算无人机处于任意姿态时的地面干扰有效压制区的方法。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参8 0633086对映体干扰原理及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分析[刊,中]/李勇//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21(5).-29-32,48 (G)  相似文献   

9.
通信对抗中干扰效能的准确评估对于优化干扰样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误码率评估技术在卫星测控通信装备的电子对抗试验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隐匿帧锁定状态转换的干扰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了帧状态转换与误码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这对于卫星测控通信装备电子对抗试验中的干扰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信干扰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效能是一个综合指标,包含多种技术因素和不确定性,对系统的评估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许多难以量化的模糊因素。本文在建立通信干扰站战技指标的分层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估了单干扰站的作战效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站干扰总效能与干扰站数目的关系,以及多站干扰总效能与单站干扰效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人机群通信对抗中敌方通信信号生成干扰波形的自适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调制频谱编码(SMSE)模型进行认知干扰波形设计的方法。通过对SMSE框架中6种不同的波形设计参数进行部署,将具有特定频谱结构的波形在频域生成相应功能的认知干扰波形,来应对通信对抗中不同参数下的通信信号。仿真实验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产生单音干扰、多音干扰、宽带干扰、瞄准式窄带干扰等多种压制式干扰波形,并能够对BPSK,QPSK,8PSK,16QAM等调制信号实现调制欺骗式干扰。通过与理论曲线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SMSE模型产生认知干扰波形的理论可行性,这意味着SMSE模型可以实现对通信信号的压制性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的一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距离向DBF-SAR系统抗欺骗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距离向DBF技术,提出使用DBF-SAR系统抗欺骗干扰的方法。DBF-SAR系统抗欺骗干扰主要思想是,根据欺骗干扰回波方向和真实目标回波方向不同的原理,利用距离向多孔径,增大系统自由度,对各孔径接收回波使用距离向DBF技术,通过谱估计,估计出欺骗干扰方向,然后计算加权系数形成等效距离向天线方向图,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实现空域滤波,抑制干扰方向信号,从而达到抗欺骗干扰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距离向DBF-SAR系统能有效地抗欺骗性干扰,提高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电子战系统中对敌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雷达进行有效干扰,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星载SAR欺骗式干扰信号的实时产生技术。该技术首先通过对分布式大场景的干扰调制函数的离线及分块并行计算,降低了干扰信号产生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然后,通过实时卷积产生欺骗干扰信号,从而实现对敌方星载SAR系统的实时欺骗干扰的目的; 最后,试验干扰机的测试数据和仿真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提供可信赖的干扰效果,而且在实践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梁巍巍  殷瑞光  郭豪 《激光与红外》2021,51(12):1654-1658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是对抗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的有效手段之一,假目标设置是激光角度欺骗干扰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进行了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战术应用分析,总结了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成功的条件;接着介绍了一种激光角度欺骗干扰诱饵假目标布设方法,并对诱饵设备的空间能量分布进行了测试;最后,根据战情设计,仿真计算了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条件下激光制导武器的弹道曲线和落点分布。结果表明:该诱饵假目标布设方法简单有效,诱饵设备能够有效实施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激光制导武器偏离目标,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全面评估干扰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欺骗式干扰是ISAR对抗领域的研究热点。巧妙利用线性调频脉冲串波形时延和频移间的耦合特性,引入了一种基于DRFM移频转发的新型欺骗干扰技术,并通过对传统固定、步进及随机移频干扰分布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对ISAR的修正移频干扰技术,完成了干扰输出结果从一到多的转变,能够满足新型欺骗式干扰"隐真示假"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统一的移频干扰理论模型,设计实现了干扰系统理论框架,并结合典型的战情参数设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干扰样式不仅能够对典型军事目标形成有效保护,而且能够形成更加复杂的干扰纹理,进一步验证了干扰样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压制式干扰仪对采用扩频技术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干扰不理想,以及WCDMA欺骗式干扰仪实现复杂的问题,基于PicoZed SOM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设计出一套新型智能干扰系统。实验测量表明,该系统发射功率仅为23 dBm时,能有效管控半径10 m范围的WCDMA通信信号。整个设计的实现分为4个步骤:第1步基于WCDMA的小区搜索过程,设计出一种带有WCDMA小区同步特征的干扰信号;第2步使用MATLAB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第3步设计WCDMA干扰模块和WCDMA数字上变频模块,实现在FPGA上产生带有同步信息的干扰信号;第4步基于ADI提供的PicoZed SOM参考工程,实现在空口发射WCDMA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7.
干扰频谱带宽是衡量现代通信对抗系统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采用直接变频技术,有效拓宽现代通信对抗系统干扰机的瞬时干扰带宽至300MHz,同时灵活产生多个目标干扰信号,有助于提升系统综合对抗能力,也为今后可重构硬件平台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周生华  刘馨  黄经良 《信号处理》2023,39(2):244-251
抗干扰雷达长期以来是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数字射频存储器(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 DRFM)技术通过转发最大程度模拟真实目标信号的欺骗干扰信号,对传统抗干扰雷达带来挑战。本文针对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 PD)雷达提出一种抗DRFM转发式干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发射波形相位抖动调制,在保留雷达发射的脉冲相干性的同时,使雷达接收机在DRFM干扰设备没有对雷达发射信号完全接收转发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抗欺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相位调制幅度与调制单元数,可以有效提高真假目标辨别概率,同时,相位抖动使信号的峰值旁瓣电平(peak sidelobe level,PSL)提升和雷达的杂波抑制能力降低可控。  相似文献   

19.
双基SAR欺骗式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基SAR的收发分置使干扰系统对接收机难以准确定位,因此具有强抗干扰能力。该文分析了接收机不能精确定位情况下的欺骗式干扰性能,在双基SAR欺骗式干扰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双基SAR欺骗式干扰的散焦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可容忍散焦条件,由此可确定雷达接收机的允许设定范围并生成欺骗式干扰信号。仿真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常规SAR和双基SAR的不同在于双基SAR收发分置,接收机往往很隐蔽,使得双基SAR具有强抗干扰性能。现有的对双基SAR的干扰都是基于已知接收机的准确位置。在接收机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下分析了双基SAR欺骗式干扰。在欺骗式干扰模型的基础上,从方位向脉冲压缩方面考虑,研究了欺骗式干扰的散焦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给出了双基SAR接收机可容忍散焦范围准则,由此可以确定雷达接收机的允许设定范围,将接收机设定在此范围内欺骗干扰仍能成功。仿真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