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承插式混凝土管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形式,在管内流体和上覆荷载的耦合作用下可能发生接头破坏,进而引发管道渗漏。基于Abaqus和Fluent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橡胶圈承插口的排水管道三维精细化模型和管内流场模型,在充分考虑管土相互作用、承插口和橡胶圈接触以及管内流体的情况下,借助MpCCI (mesh-based parallel code coupling interface)平台联立求解了结构和流体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流量、交通荷载大小和作用位置对承插口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多场荷载的作用下,中心管节的最大主应力和竖向位移最大,且管底和管顶的应力分布规律相同,均受拉,但管底的应力值稍大;流量的改变对承插口的力学响应影响较小;交通荷载幅值大小对承插口的最大主应力和竖向位移的作用较显著,且影响集中在中心管节;荷载作用位置的移动对承插口竖向位移和管顶、管底的力学响应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BCCP内水压承载能力原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钢筋缠绕钢筒混凝土压力管(BCCP)在内水压作用下的承载破坏特征,设计了三个不同管径的BCCP内水压现场原型试验.在管径1 800 mm BCCP的钢筒、钢筋和混凝土保护层上布置环向应变片,逐级施加内水压至2.5 MPa,得到了各部位在内水压作用下的受力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BCCP从生产时施加预应力到承受内水压至最终破坏的受力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管芯受预应力钢筋环向作用力阶段.缠筋后,钢筒与混凝土形成的管芯受到一个初始预压应力;2)保护层开裂前整管承受内水压弹性阶段.对应于试验中内水压小于1.5 MPa的阶段,管芯依然受压,而预应力钢筋和外混凝土保护层受拉;3)保护层开裂,管芯承受内水压弹性阶段.试验中当内水压达到1.6 MPa后,保护层开始达到抗拉强度开裂,混凝土管芯也从初始的受压慢慢转变为受拉,依然处于弹性状态;4)管芯开裂,钢筒和钢筋受拉弹性阶段.当内水压达到2.2 MPa后,管芯径向开裂,但是钢筒和钢筋的应力随内水压依然稳步增长;5)管道破坏阶段.钢筒和预应力钢筋达到最终屈服强度,整管丧失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为BCCP在输调水工程中的推广使用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再扩建2×1 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配置一座240 m高、单根排烟筒顶部出口内直径8.0 m的双管烟囱.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比较,从钛合金复合钢板、耐酸胶泥砌筑耐酸砖、JNS耐硫酸露点钢板+50 mm厚内配钢丝网钾水玻璃耐酸砂浆保护层多个方案中,选择用JNS耐酸钢板钢内筒.本文介绍和分析了JNS耐酸钢板内筒的优点和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保护层锈裂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为了研究混凝土保护层的锈裂行为,考虑到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非均质性以及钢筋锈蚀的非均匀性,将完好混凝土视为由骨料、砂浆和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建立了细观随机骨料模型。在模型中,钢筋的非均匀锈蚀行为以施加非均匀径向位移的方式模拟,骨料的力学行为假定为弹性,砂浆和界面过渡区的力学特性采用塑性损伤模型来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部钢筋非均匀锈蚀引发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行为的细观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已有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另外,对比了均质模型和非均质模型中钢筋均匀锈蚀和非均匀锈蚀导致的保护层开裂模式;并探讨分析了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对保护层开裂模式、钢筋锈胀压力及保护层开裂时钢筋锈蚀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个强度等级(M5.0、M7.5、M10.0)的非结构构件砌筑砂浆,采用回弹法、贯入法、筒压法检测抗压强度.数据分析显示,筒压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选择多种组成材料,针对建筑工程中常用砌筑砂浆M5、M7.5、M10、M15四个强度等级设计了40个配合比;历时半年多,进行了试配、拌和、成型、拆模、养护以及测强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通过砌筑砂浆多组配比和易性的对比分析,寻求效果较理想的材料组成及用量.  相似文献   

7.
俯伪斜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瓦斯压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划定急倾斜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保护范围,对东林煤矿急倾斜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被保护层瓦斯压力进行了现场考察试验.根据急倾斜俯伪斜采煤法的特点,对被保护层瓦斯压力考察方案进行了设计;研究了被保护层的原始瓦斯压力赋存规律,瓦斯压力随保护层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和“四带”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定了考察区域保护层沿倾斜下山方向和走向的保护范围.结果表明:该矿考察区域急倾斜俯伪斜保护层沿倾斜下山方向的卸压角为78.7^o;保护层伪斜工作面倾向各处的走向卸压角呈非均匀分布,其大小为43.5^o~53.6^o.考虑到煤层采掘过程中的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东林煤矿急倾斜俯伪斜上保护层的保护范围沿走向和倾斜下山方向分别按40^o和78^o的卸压角划定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选择不同的组成材料,针对普通砌筑砂浆M5、M7.5、M10、M15四个强度等级设计了40个配合比;用了将近7个月的时间对其进行试配、拌和、成型、拆模、养护以及测强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通过砌筑砂浆多组配比强度的对比分析,寻求效果较理想的材料组成及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9.
全长粘结式灌浆锚杆锈胀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埋设在地下特殊环境条件下全长粘结式灌浆锚杆存在因锈胀致裂,导致结构失效的实际情况,以弹性理论为基础,根据锚杆、灌浆材料以及围岩体三者之间变形协调关系、荷载平衡条件,研究了锚杆锈胀导致灌浆或岩体开裂,进而加速锚杆锈蚀破坏的机制问题,讨论了锚杆锈胀量、灌浆材料特性、保护层厚度以及围岩体力学性质对锚杆锈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杆锈胀力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加而增加,随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砂浆与围岩体之间的锈胀力随砂浆强度、围岩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钢筋与砂浆之间的锈胀力随围岩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砂浆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在集成鳍线振荡器中安装Gumn管芯的载体结构,并且用复功率守恒法对该结构作了分析,得到载体在振荡电路中与Gumn管芯匹配的最佳尺寸。由于文中所提出的结构妥善地解决了Gumn管芯的安装问题,并且便于作优化调整,使得振荡器具有高可靠性、宽带及平坦功率输出的特点。使用这种方法设计的Ka频段集成鳍线振荡器具有12GHz以上的机调带宽,带内输出功率大于30mW。  相似文献   

11.
3项关键性技术在U型薄壳渡槽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巨型渡槽的施工技术是困扰渡槽建设的一个难题.针对实际工程,对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施工过程中的3项关键工艺:移动式造槽机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的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给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化配制及浇筑技术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顺序,为预应力U型渡槽的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移动式造槽机应用于U型薄壳渡槽建设的模板工程中,提高了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解决了跨河施工的难题,可为同类工程的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现浇箱形拱圈与拱架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凝土箱型拱桥在无支墩拱式拱架上现浇施工时,采用分环分段的施工方法,可以利用拱圈与拱架的联合作用,减少钢拱架的用钢量,达到节省施工成本的目的.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2005的模拟及实桥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先期浇注的混凝土拱环与拱架的联合作用明显,拱圈可承担其自重的43%,即拱架只承担拱圈重量的57%,利用联合作用可节约用钢量达30%.同时提出了一个估算拱架承担拱圈重量的公式,该公式简便实用,并通过两种施工工艺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准确性,可用于指导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中民大厦结构布置及整体计算,对无粘结预应力板、梁非预应力钢筋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于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同,在设计施工中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坝后预应力混凝土压力背管的受力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三峡水电站坝后浅埋式压力背管的布置,研究了采用钢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替代原设计钢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坝管连接侧面设置与不设置软垫层对钢衬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本身的受力性能及管道对坝体的影响,提出了取消软垫层的设计与施工建议.研究了钢衬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建筑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工期间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时变结构体系,除承受施工荷载外,还承受预应力等效荷载,因缺乏理论支持,其设计施工容易出现问题.本文介绍的某工程实例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且设计有跨后浇带与不跨后浇带两组预应力钢筋,施工期间后浇带两侧结构出现过大变形差,影响结构施工安全,通过将后浇带钢筋的约束作用简化为弹性支座,分析对象简化为弹性支座连续梁,并考虑施工荷载和等效预应力荷载,分析了该工程出现过大变形的原因,结合预应力筋锚固角度等参数分析,给出了留后浇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劲性砼预应力转换大梁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着重解决了预应力转换大梁的梁柱钢筋节点处理及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在梁柱节点处理上形成了深化设计图,为顺利施工扫除了障碍;在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方面,成功地解决了转换大梁荷载大的施工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施工阶段自承重楼盖体系设计中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套建增层结构的发展,提出施工阶段自承重混凝土楼盖体系,利用钢结构自身可承重的特点,在施工阶段用钢桁架主梁以及钢箱次梁组成钢结构楼盖体系承担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钢结构内置于混凝土内形成组合楼盖体系承担新增荷载,这种楼盖体系在套建增层改造工程中具有结构受力和施工措施一体化的优点.结合绥芬河清云市场套(扩)建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阶段自承重混凝土楼盖体系的设计思想,对楼盖体系中预应力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外套框架柱的选取以及梁柱节点锚固长度、主次梁连接构造等问题也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苏嘉杭A3-1标上部结构是典型的变截面预应力刚构箱梁和大吨位长束多波等截面连续箱梁结构,文章主要介绍了预应力筋的铺设、张拉工艺、灌浆工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桥梁使用和维修保养的桥面铺装层问题,研究分析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纵桥向裂缝、横桥向裂缝、龟裂、松散剥落及伸缩缝处破坏等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与施工措施.概括总结了钢纤维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混杂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轻混凝土在桥面铺装层中的研究成果,列举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