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可贴8     
宋宇 《中国搪瓷》2011,(8):73-73
北京历史悠久的街区在哪儿?很多人肯定会说南锣鼓巷,这里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每~处宅院都诉说着老故事,每一条胡同都积淀着京味文化,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相似文献   

2.
京扇颂香     
<正>一缕清风,送来的不仅是凉爽,还伴随着优雅和端庄。扇子经过重新定义,焕然一新,已然位于奢侈品行列,美其名日"京扇子"。北京的南锣鼓巷,挤满了韵味各异的店铺。胡同深处,有间名为"京扇子"的店别具一格,扇弧形的玻璃窗内展示着各式折扇,与一旁的古书台、盆栽相互映衬,浓浓京城味儿顿时沁人心脾,让人联想到"折扇一摇,文雅毕现"的情景。虽然才成立短短两年时间,"京扇子"却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南北一条中轴线,四方对称布局严;外城内城加皇城,城城围着紫禁城。"大部分人一听这个顺口溜,就知道形容的是故宫,没错。不过在北京的地毯行业里,它形容的是"宫毯"。顾名思义,宫毯,是皇宫御用的地毯。用料工艺皆为上上品,在清代被大量使用,宫廷造办处将它送上了艺术的巅峰,因此又被称为"官坊毯"。在六朝古都北京城,宫毯是"燕京八绝"~1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技艺,因为大部分时候它都被垫在器物、鞋履之下;但它又是让人感到惊艳的技艺,因为它自身所蕴含的工艺智慧、设计之美乃至历史信息,都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种着一颗童心的种子,在每一个生活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偷偷地生根发芽。怀着这样的情绪走进北京南锣鼓巷的"肚脐眼",分外有感觉。小店里有一面墙画着可爱的涂鸦,戴红领巾的小学生、课程表、课间操……几乎每个路过的年轻人都会忍不住探着脑袋去瞄那些涂鸦,然后跑进去翻看店里款式多样的T恤。这家主打个性T恤、  相似文献   

5.
心似莲花开     
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那里有延续千年的工艺,有为陶艺执著的艺人,还有风格各异的陶瓷店。漫步其中,不禁眼花缭乱。然而路过"蝉·手工陶坊"时,却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200余平方米的空间,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温婉秀美,处处透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味。大量精美的花卉苏绣作为隔断,那是专程从苏州定制的。店里摆放着古  相似文献   

6.
<正>原汁原味的丽江在丽江古城的一条小巷中,"东巴作坊"木雕店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走进店内,满眼大大小小的木雕作品,独特的造型、丰富的人物表情、纳西族图腾所散发出的神秘气息让人流连忘返。1999年开店至今,转眼便已11年。丽江古城的游人比十年前更多了,一些街道新铺的五花石板被打磨得光滑油亮,而"东巴作坊"依然坚持只经营自己的原创手工木雕,"总有来过的人再来,他们跟我说,因为你们的存在,丽江的灵魂才没有丢。"也正因如此,老木和阿俊在这里守候至今。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9月29日,骑鹅公社在天津大悦域盛大开幕,这里带着北京南锣鼓巷的文化气息,又带着厦门鼓浪屿的慵懒惬意,"70后"熟悉的搪瓷杯、"80后"热爱的明星片、"90后"展现个性的不插电舞台,一个个"镇上限速"、"单眼皮路"等个性路标,让人欲罢不能的特色小吃,都在诉说着骑鹅公社的不同。这个位于大悦城5楼的街区,总面积2000平方米,是疯果与大悦城联手打造的,中国首个文艺主题室内步行街。2007年9月,疯果在北京中关村开出第一家线下门店。店铺不大,对于刚在中国兴起不久的创意市集来说,却是一个极大创新——从此创意市集固定下来,设计师不必东奔西走赶市集,逛市集的人不必翘首期盼等市集。如今,这样的实体店在全国早已超过20家,发展速度谈不上快,但喜欢流连大型商业区的都市男女,提到疯果盒子,都会有点兴奋,立刻交流又淘到什  相似文献   

8.
创可贴8     
北京历史悠久的街区在哪儿?很多人肯定会说南锣鼓巷,这里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每一处宅院都诉说着老故事,每一条胡同都积淀着京味文化,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Dominic Johnson-Hill就是其中之一。几年前,这个来中国旅游的英国小伙子,被巷里的历史气息牢牢牵引住,流连忘返,从此脚步便停靠在了这里。Dominic把普通话说得一溜儿一溜儿的,还给自己取了中文名——江森海。那时,江森海发现中国市场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衫,"北京那么富有创造力,应该有很多街头文化。"于是在这古老的街巷里有了最早的文化衫创意店——创可贴8。创可贴的英文是plastered,有三个意思:一是喝醉了;二是直译的创  相似文献   

9.
谢晓飞 《中华手工》2012,(11):56-56
在南锣鼓巷,有一间陶坊,总能让遇见它的人记住它。青砖灰瓦的门头不甚张扬,两只大红灯笼在微风中摇曳出几分老北京的韵味。  相似文献   

10.
正"不是服饰店,不是咖啡馆,不是家居廊,不是花艺坊",留着小胡子的谢军一睑阳光地介绍自己亲手打造的店铺——S.life。路过的行人,经常被门口摆放的模特身上的文艺气息所吸引,不自觉地走进店,可视线里的场景,却是咖啡馆的样子。正疑惑,穿着围裙的服务生便走过来招呼:"欢迎来到S.life,店里的衣服和绿植请随意挑选。"这一个以服装售卖为主的店铺,却不只是卖衣服这么简单。百余平方米的空间里,服装配饰、咖  相似文献   

11.
品读     
<正>书店朴道草堂书店在北京,南锣鼓巷永远都是热闹的,而隐弊在南锣鼓巷帽儿胡同里的朴道草堂书店却安静得让人很容易错过它。书店分室内外两部分,室内有沙发区和桌椅区,室外有枣树和凉椅。店内另有两间包间,读者可以在包间内看书、观鱼。书店的装修风格偏欧美化,但店内的原木桌子麻布装饰以及看似随意实则精心摆放在书架上的  相似文献   

12.
载你去吹风     
<正>近年来,复古骑行之风席卷中国,催生了无数自行车爱好者和各式新潮的自行车。而自行车店铺也己不再是简单的商品售卖,它们是"死飞"聚集地,是自行车文化的交流传播空间,亦是一种时尚环保生活方式的体现。身怀绝技的店主们,不仅秀得一手好车技,自行车的设计、组装和改良更是不再话下。正因为这样一群人,自行车从传统的代步工具,发展成新时代的"骑行生活方式"。最FIT的生活方式店名:HIT地址:上海市长治路133号电话:13564754001标签:美式复古与英伦古典的最佳拍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台湾的社区工艺已然成为活用天然资源、阐扬地方文化的最佳代言.上世纪90年代,台湾开始兴起"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社区成为文化改造最实在的场所.加上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不遗余力地推动扶植,不仅让传统工艺与现代价值结合,更以"工艺生活化、社区产业化",为社区工艺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 白米有个梦 咚咚咚,萦绕不绝的声音在木屐工艺馆回荡,原来是社区妈妈们在制作木屐上的皮革雕刻,这样的声音从早到晚不停歇,伴随社区妈妈们的谈笑,成为一幅悠闲的景象.原本尘封已久的木屐工艺,现在却成为白米社区的精神象征与社造成就.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阿克苏诺贝尔与上海市静安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人·城市TM"计划在中国的首个典范项目。双方合作旨在繁荣社区人文文化,致力于社区可持续性发展。合作伊始,阿克苏诺贝尔将为静安区的四个修缮改造项目提供涂料产品、资金与技术支持,其中包括历史文化建筑愚园路"涌泉坊"、静安区文化馆、静安寺街道四明体育弄与静安区居民基层文化服务点。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种着一颗童心的种子,在每一个生活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偷偷地生根发芽。 怀着这样的情绪走进北京南锣鼓巷的“肚脐眼”,分外有感觉。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10点多钟,这里依然是微明的清晨。走在清静的街巷,偶而有炊烟升腾,与行人的呵气相呼应,大多数店铺还未开张营业。走到维吾尔民族乐器制作“第五代传人”的店前,透过蒙有霜雾的玻璃窗,只见店里有师徒二人已开始工作了,屋内的炉子上,壶水正开。  相似文献   

17.
<正>100多年前,"许大同"创始人许进芳在温州新同文笔庄当学徒,艺成出师后,开办了许大同毛笔店,如今已传承三代,仍焕发看生机与活力在温州市区有一条兴起于清期的百年老街,它就是有名的解放街。百年老店——许大同毛笔店就坐落在这条街上,晴朗的日子里,远远就能看见店铺前的行道树上挂着长串成束的细毛。"每根都要晒透,得晒好几天。"店里的三掌柜之一、年过五旬的许文平说,从爷爷许进芳创店开始,店铺已传承了三代人。  相似文献   

18.
葛军陶坊     
正葛军陶坊,由中国当代著名紫砂人葛军先生领衔,创办于1991年。它以陶都宜兴为基地,集研发、设计、制作为一体,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余名。目前已拥有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北京陶人葛陶艺设计工作室有限公司、上海淘人葛陶艺有限公司、延安葛军陶坊紫砂文化有限公司、宜兴葛军艺术馆、宜兴市陶人葛紫砂陶艺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社区手工艺     
"社区"最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后来又有了"共同文化"的内涵。当BBS出现,它让全球有某种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网络社区形成,成为独立于传统社区形式之外的一种新型社区。当手工艺进入社区,它即找到了最好的生存土壤,而作为社区本身,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手工艺。手工艺生存的最好土壤在一个社区里,有时候,只需要有一个人精通一门手工艺,那门手工艺的魅力就很容易吸引一批本来就有共同文化认同的人聚集到他身边,社区手工艺氛围逐渐就这样形成了。浙江东阳县六石街道后周村现在是著名的东阳竹编手工艺社区,谁也没想到,这个社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最先只有一对卢姓夫妇做竹编。当时,随着这对夫妇做的竹编  相似文献   

20.
笑拥市井     
<正>觅之山与井,不同俗人言◎微隐者:叶首成,纯理工科出身,干过许多行业,最终选择了植物蓝染。◎微隐地:广州闹市◎微隐方式:隐于市井,自主生活,孤独创作。叶首成的"市井蓝染",开在大理某条热闹嘈杂的巷子里。店铺小而精,木质桌台,粗制麻绳,从简的布置真正透露着"市井"的气息。店里陈列的衣物,一件一件,都是叶首成在后院一个人亲手染制的。对他来说很难。传统工艺转化成产品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他半路出家的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