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研究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板退火温度对最终冷轧退火板成形性能的影响。对一种铌、钛双稳定化的高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板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试验,随后经相同的冷轧及退火处理,系统研究了其对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的退火温度是影响最终板成形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热轧板退火温度的升高,冷轧退火板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甚至产生"混晶",γ纤维再结晶织构逐渐减弱,导致r-值减小,Δr值增大,使成形性能恶化。所以,在保证热轧板发生完全再结晶的前提下,退火温度应尽量低。试验钢的热轧板经900℃退火后,冷轧退火板具有最佳的成形性能:r-值高达1.80,而Δr值仅为0.15。  相似文献   

2.
《特殊钢》2017,(4)
试验Cr22Mo钢200 mm铸坯1 150℃150 min加热经7道次粗轧~7道次精轧成4.0 mm热轧卷,经980~1 030℃退火和冷轧成0.8 mm板,并经950~1 020℃退火。试验研究了终轧温度850℃和800℃对Cr22Mo钢显微组织、织构及成形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冷轧板的组织细化、再结晶织构强度增加、平均塑性应变比r值增加、平面各向异性△r值降低,降低终轧温度可显著改善冷轧板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700~900℃退火对25 kg真空感应炉冶炼、7道次热轧成3 mm板再冷轧成1 mm板的00Cr12Ti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50℃2 min退火,冷轧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400 MPa,伸长率34.5%,加工硬化指数n值0.26,塑性应变比r值1.1;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析得出冷轧板850℃退火时{111}取向最多,再结晶充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0~0.21%Ti和0~0.29%Nb对Cr18钢(%:0.008~0.009C、17.48~17.57Cr)的组织、再结晶织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稳定化退火冷轧板的晶粒较Ti稳定化退火冷轧板细小;Ti-Nb稳定化的冷轧板{111}〈112〉取向密度最大、Ti稳定化冷轧板次之,Nb稳定化冷轧板最小;Ti、Nb、Ti-Nb稳定化退火冷轧板应变硬化指数n值分别为1.55、1.12和1.48,因此Ti和Ti-Nb稳定化退火冷轧板的成形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热带退火对00Cr17Ti薄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00Cr17Ti经热带退火、不经热带退火两种工艺的对比试验,在分析显微组织、织构、值和ΔR值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带退火对00Cr17Ti薄板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经热带退火相比,经热带退火能使00Cr17Ti薄板的值提高约0.2,但是,ΔR值会增大约0.7。这是由两种工艺的成品薄板在显微组织、织构上的差异造成的。与不经热带退火相比,经热带退火的成品薄板具有更大的晶粒尺寸、更加均匀的组织以及更强的{111}再结晶织构,这使值提高,但是,其{111} γ取向线上各织构组分强度的非常不一致却导致ΔR值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6.
《铝加工》2021,(2)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杯突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退火工艺参数对劳保鞋内包头用6061铝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由纤维状组织向再结晶组织转变,合金强度降低,伸长率和杯突值增大;而随着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合金固溶强化效果加强,合金强度增大,伸长率和杯突值降低。6061铝合金的最佳退火工艺为380℃保温1 h,在此条件下,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成形性能的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Ti、Nb对超低碳Cr18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Ti、Nb对超低碳Cr18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b单稳定化和Ti、Nb双稳定化的冷轧板试样在850℃下,随退火保温时间的延长,{111}面织构取向密度增加,而Ti单稳定的冷轧板在退火2min时{111}面织构取向密度值达到最大,然后随保温时间延长{111}面织构密度下降。Ti、Nb双稳定化的冷轧板经退火360s后得到最大的{111}<112>织构取向密度强度,Nb单稳定化Cr18不锈钢冷轧板再结晶织构{111}取向密度低于其它两种钢。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的Cr22Mo钢(/%:0.005C,0.40Si,0.20Mn,0.020P,0.010S,22.0Cr,1.0Mo,0.41Cu,0.14Nb,0.19Ti,0.0120N)经90 t BOF-VOD-LF-200 mm板坯连铸-热轧成5.0 mm板-退火并冷轧成1.5~0.5 mm板,冷轧变形率为70%~90%,冷轧板经1000℃退火。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冷轧变形率对Cr22Mo钢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冷轧变形率的增大,冷轧和冷轧退火板的组织细化,再结晶织构{111}<112>强度增加,平均塑性应变比(r)值增加,平面各向异性△r值降低,冷轧压下率的增大显著改善了Cr22Mo钢冷轧退火薄板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终轧温度对铌、钛双稳定化超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能有效细化、均匀化热轧及退火组织。降低终轧温度能增强冷轧退火板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减轻偏离{111}121组分的程度。降低终轧温度是提高r值、降低Δr值、改善冷轧退火板成形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SP工艺生产≤0.005%C-1.1%Si的2.2mm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在800~1000℃常化对0.5mm冷轧板840℃退火后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常化温度升高,冷轧板退火后的再结晶晶粒增大,铁损降低,磁感增加;热轧板常化温度超过900℃,因第二相固溶而后弥散析出,退火后冷轧晶粒细化,铁损增加,因此该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最佳常化温度为900℃。  相似文献   

11.
研究SAF 2205双相不锈钢冷轧退火板的冲压特性以及冷轧和退火织构对其冲压性能的影响.实验钢冷轧退火板表现出较差的深冲性能和明显的45°制耳,其r平均值和Δr值分别为0.7和-0.27,这主要与其在冷轧及退火后形成的织构有关.ODF图显示,退火后SAF 2205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相未形成γ纤维再结晶织构,仍然为分散的α纤维织构.实验钢中铁素体相的织构强度明显高于奥氏体相,其对钢板成形性的影响更显著,即其各种〈110〉退火织构组分均不利于实验钢r平均值的提高,并且使得Δr<0.此外,奥氏体相的{110}〈001〉织构也对钢板成形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600、650、700℃)时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对比研究了微铌(0.02%)处理和铌钛复合微合金化(0.02%Nb+0.012%Ti)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微铌处理钢相比,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在600℃卷取时析出物数量更多,在更高温度卷取时熟化速度更快,650℃卷取时即熟化到一定程度。低温(600℃)卷取时,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的退火再结晶更难,800℃×30s连续退火可以保证完全再结晶。将温度继续升高至800℃以上,会导致强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板卷之间的性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李筱  卫英慧  卫争艳  苏莹 《特殊钢》2019,40(2):63-66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SUS410L热轧态钢板再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保温温度为700℃时,保温480 min后SUS410L热轧钢板仍未完成再结晶。当保温温度为750℃和800℃时分别于120 min和30 min基本完成再结晶,晶粒在之后的保温时间里逐步长大。为避免退火过程中出现马氏体而降低材料的延伸率,退火温度≤800℃。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处理后的再结晶程度密切相关。当保温温度为750℃且保温时间为480 min时可获得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延伸率38%,HRB硬度值67,屈服强度236 MPa,抗拉强度441 MPa。  相似文献   

14.
超低碳氮Cr18铁素体不锈钢,由于碳、氮元素含量较低,其耐腐蚀性、塑性均有所改善,可进行深加工、焊接等,其冷轧板可作为汽车排气系统、电梯面板等的原材料。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Ti、Nb对超低碳氮Cr18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回复再结晶及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含0.29%Nb的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回复再结晶被显著延迟,而且再结晶晶粒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nealing processes on the microstructure,texture,and formability of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was studied in deta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in size in the final sheet was larger and the recrystallization texture was more uniform after the final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of hot-rolled steel with continuous annealing than that without annealing or with batch annealing.In addition,the final sheet had a higher average r-value and the lowest planar anisotropy.  相似文献   

16.
李磊  陈伟  陈德敏  杨柯 《钢铁》2016,(1):94-97
采用静态增重法研究了00Cr25Ni22Mo2N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下的循环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00Cr25Ni22Mo2N不锈钢在700℃时的氧化动力学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这说明其在该温度下氧化反应非常微弱;在800和900℃时的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氧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和相组成进行研究,发现该钢在3个温度下都生成了致密和黏附性好的保护性氧化膜,700℃生成的氧化膜主要由Cr2O3和Fe2O3组成,氧化膜很薄;800℃生成的氧化膜由Cr2O3、Fe2O3和少量的NiCr2O4、FeCr2O4组成,氧化膜厚度增加;900℃生成的氧化膜由Cr2O3、Fe2O3和NiCr2O4组成,氧化膜厚度进一步增加.认为氧化膜组成和结构是00Cr25Ni22Mo2N不锈钢具有良好抗高温氧化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易切削沉淀硬化不锈钢2Cr16Ni3Mo2CuN在退火状态下有优良的切削性能。研究了经过一级退火温度710~800℃和二级退火温度570~620℃处理后2Cr16Ni3Mo2CuN钢的布氏硬度(HB)值,以及1 050~1 085℃45 min油冷,-70℃2 h,150,170℃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710~740℃5 h空冷+620℃5 h空冷处理后,2Cr16Ni3Mo2CuN钢HB值在321以下;1 050~1 085℃淬火,150~200℃回火处理后,该钢强度极限σb≥1 520 MPa,δ5≥12%,冲击功AKU≥40 J。2Cr16Ni3Mo2CuN钢具有明显的二次硬化特征,二次硬化峰温度范围为480~52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铌、钛对铁素体不锈钢析出相、织构和成形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铌、钛后的析出相主要是TiN和(Nb,Ti)C,其析出尺寸分别为4μm和200 nm;同时,铌、钛的添加抑制了冷轧薄板α纤维织构的生长,促进了γ纤维织构强度的增加。添加稳定化元素铌、钛后,冷轧薄板的平均r值由1.05增加到1.46,起皱高度也由29.1μm下降到18.9μm,薄板成形性能的改善同再结晶织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