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能源安全”概念出发,在“国家安全”这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能源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围绕“安全,清洁,高效”能源发展战略三要点的讨论,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石油储备与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能源安全概念的由来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的石油储备以及政府的石油安全政策 ,提出了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来讲,真正要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如果不从节约能源和改变能源结构性的不合理是很难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4.
电力安全是最重要的能源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能源安全观仅仅指的是石油的安全供应,随着能源市场和能源形势的变化,能源安全的概念大大拓宽了,电力安全成为能源安全中的重要问题。结合2008年中国春季由冰雪灾害造成的停电,根据专家的某些观点,讨论了新能源安全观关于电力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为保证电力安全需要采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九十年代能源合理利用的动向郭廷杰国家计委老干部局一、前言能源合理利用研究从发达国家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始于七十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以后。在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价格暴涨的市场机制推动下,各国纷纷颁布了能源合理利用的法规,加大了对能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朱成章 《中外能源》2011,(12):17-21
能源安全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指石油安全,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的概念不断拓宽,它不仅包含所有的能源形式,也包括环境的兼容性和可持续性,还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电煤消费占原煤产量的比重已达到50%左右;2009年电力消耗的能源在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已达到40.96%,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2009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22.3%,已超过石油(21.9%),位于仅次于煤炭的第二位;我国电力普及程度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电力在我国能源中已居重要地位,电力安全成为能源安全的核心。要实现电力安全,在研究能源和电力发展战略的同时,应研究电力安全战略,在研究制订电力长期规划和五年规划的同时,要研究落实电力安全大规划,并且要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加大力度发展储能设施,此外还要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城市输配系统电缆化、地下化。  相似文献   

7.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复杂的背景下,重申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国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是,国内的能源供求关系却亮起了“红灯”,来自外部能源供应的风险和挑战也逐渐显现。为此,要真正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降低因能源保障或突发事件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危险,确实需要从如何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度,认真思考有关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十八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十八年殷志强1979年初,我们开始研制全玻璃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当时,世界“石油危机”余波犹存,发达国家纷纷寻求可再生能源,陆续推出经再开发的平板太阳集热器和玻璃真空管太阳集热器.“石油危机”虽未对我国产生多大影响,但也启示我们,...  相似文献   

9.
《能源评论》2014,(7):10-11
近期,全球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的暴力局势日益升级,全球石油市场极度恐慌,“石油危机即将爆发”等说法也随之出现。同时,不少外国媒体也指出,作为当前伊拉克原油在全球最大的客户,中国必将受到较大影响。但这种作用是否如其描述,对国内的能源安全和油企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能源政策研究》2007,(5):31-37,43
一、美国能效政策的主要特点和趋向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美国十分注重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保持和加强经济竞争力。美国联邦政府的能源管理目标为,到2010年,能源消耗比1985年降低35%,工业设施能源消耗比1990年降低25%。  相似文献   

11.
钱伯章 《节能》2006,25(2):60-60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了一批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总的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国能源(石油)供应的安全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概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优化,大量进口石油与能源安全,解决能源安全的主要途径--发展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和洁净煤技术(水煤浆)。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更多关注能源安全。今年7月,能源安全又被列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八国集团”峰会的主题。能源安全的概念,既包括能源供应和需求,也包括影响能源安全的诸多因素,即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资源、社会发展、人口、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等。全球油价不断攀升,已引起大多数国家的不安。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2006,(5):92-92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就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着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 《中外能源》2013,18(2):1-7
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和非洲的石油储产量大幅增长,石油供应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石油消费重心正在转向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2000~201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了35.7%,北美和欧洲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居全球领先水平,天然气消费普遍增长.发达国家仍然是能源投资的主体,但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投资也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对煤炭和石油的投资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对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投资比例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欧美引领着新能源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拉动,亚洲地区有可能成为全球新能源中心.气候变化问题使能源安全的内涵扩展到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是中国的不二选择;其次,维护海外投资利益已成为中国构建新的国际关系的重要考量;第三,需要重新考虑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外交;另外,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以何种政治姿态影响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国家及欧美等国解决能源争端、领土争端和贸易争端,是我国面临的又一挑战.中国要注重能源大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有区别地与具有不同能源安全利益诉求的国家开展能源外交,在全球能源对话中要积极倡导能源贸易“去政治化”,提出既有利于世界能源安全又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本刊启事     
《能源工程》2007,(6):40-40
能源紧缺已经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环境和气候又为解决能源问题套上枷锁。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能源安全进行不懈努力。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预测,未来几十年,核能将再度成为能源热门项目,尤其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核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17.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目的,是要根据我国清洁燃料能源资源短缺的国情,降低来自外部能源供应的风险,防止国家因能源供应紧张,或意外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危险。在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18.
能源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20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2015,(G00):24-24
能源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将能源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安全供应为核心的能源政策。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能源安全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三角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长三角能源资源十分匮乏,能源安全保障具有紧迫性.文中提出多途径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多途径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多途径发展绿色能源,保障能源安全和能源区域协作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