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用于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改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硅酸盐:高锰酸盐=100:4~8:0.1~0.5,其制备主要过程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硅酸盐和高锰酸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24小时,滤除溶液,用去离子水洗涤后的固体即为所述催化剂,采用本发明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公开号 CN1751786A 公开日 2006.3.29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备乙二醇的氧化铌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环氧乙烷非催化水合反应水比偏高,能耗大,生产成本高,或催化水合使用的液体酸催化剂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固体酸催化剂稳定性差或稳定性和活性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实验装置上安装超声波设备,研究了超声波在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中的作用.确定了超声波操作参数,可使目前工业装置操作进料的水和环氧乙烷摩尔比由22:1下降到15:1,以降低工业装置的能耗。  相似文献   

4.
石油焦活性炭在乙二醇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表面化学改性石油焦活性炭在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备乙二醇反应中的应用,考察了催化剂表面化学改性条件和水合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和乙二醇选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表面化学改性石油焦活性炭是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在初步的优化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乙二醇的选择性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涉及环氧乙烷均相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催化剂用量较大,催化剂分离和回收循环使用困难,反应时间较长或不使用催化剂时存在反应时间长,乙二醇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环氧乙烷均相催化水合制乙二醇过程中采用选自可溶于反应介质的中性盐或弱酸性盐及其混合物作均相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备乙二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应用于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包括均相和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制备乙二醇反应的主要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阐述了相关的催化作用机理。讨论了目前各催化水合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均相催化剂如水溶性无机盐等,其核心问题在于对设备的腐蚀以及在产物精馏过程中析出导致危险等问题的控制;而非均相催化剂如阴离子交换树脂、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等,可实现连续生产并且易分离,研究重点在于乙二醇选择性的提高以及催化剂成本的降低和使用寿命的延长。对当前我国乙二醇合成工艺的重要新进展,如以纤维素、煤代替石油资源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硅胶表面积碳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胶表面积碳经化学改性后在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反应系统中的催化作用 ,探讨了硫酸处理时间、硫酸处理温度、反应温度、空速对环氧乙烷转化率和乙二醇选择性的影响。实验表明 ,硅胶表面积碳经化学改性后作为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反应的催化剂 ,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钛硅分子筛TS 1为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详细考察了间歇式反应釜中催化剂 n(Si)/n(Ti)、反应温度、压力、H2O2浓度等参数对乙烯催化转化制备乙二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骨架钛物种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H2O2的有效利用率和产物乙二醇的选择性,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部分失活可能源于其表面吸附有机物种而导致的骨架钛位点可及度的降低。在反应温度60℃、乙烯压力05 MPa、H2O2浓度083 mol/L的条件下,采用n(Si)/n(Ti)为50的TS 1催化剂催化乙烯转化制备乙二醇,H2O2的有效利用率和乙二醇的选择性可以分别达到8563%和9557%。  相似文献   

9.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作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PTC)PEG-400为助催化剂,利用超声波和微波辐射催化缩酮反应,以环己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影响缩合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缩合反应的最佳条件,环己酮与乙二醇摩尔比为:1:1.5,十二水合硫酸铁铵0.0075mol,PEG-400 0.5g,超声波辐射时间1min,微波功率80W,微波辐射时间5min,产品产率达到90.6%。  相似文献   

10.
环氧乙烷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环氧乙烷合成乙二醇的主要生产方法,包括以壳牌、联碳化学公司以及Halcon—SD公司为代表的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后两种乙二醇生产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催化剂体系是催化水合法工艺的关键,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各主要公司对催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及使用效果;碳酸乙烯酯法分为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法以及碳酸乙烯酯水解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各主要公司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工艺流程、催化剂体系等方面。将3种乙二醇生产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在原料消耗和能耗方面占优势。并对我国乙二醇生产工艺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二乙二醇醚又称二甘醇,它是环氧乙烷水合生产乙二醇时的联产品,其数量约为乙二醇的10%。合理利用二甘醇,获取更高的附加价值,已普遍引起各国的广泛兴趣,近年来国外每年发表逾百篇论文与专利。本文对国外以二甘醇为原料,年生产能力超过百吨级以上的精细化学品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二、二甘醇的主要利用途径二甘醇在精细化工中用量较大的新产品和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研究课题有:二甘醇二碳酸烯丙基酯、N-烷基吗啉、二甘醇酯类、二甘醇临氢裂解和聚氨酯。  相似文献   

12.
对已开发的催化精馏法合成乙二醇乙醚的工艺进行了调整 ,改进了催化精馏塔的结构 ,取消了精馏段 ;并以新型改性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 ,进行了由环氧乙烷和乙醇用催化精馏法合成乙二醇乙醚的实验室研究 ,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为 78℃ ,环氧乙烷进料空速为 0 .4~ 0 .8h-1,乙醇与环氧乙烷进料摩尔比为 ( 1 .5~ 2 .0 )∶ 1 ,塔顶回流量与环氧乙烷进料的体积比为 6∶ 1时 ,环氧乙烷接近完全转化 ,单醚的选择性和收率达 85%以上 ,与固定床及釜式反应相比 ,单醚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提高 1 8%~ 2 0 %。  相似文献   

13.
NY型均相催化剂对乙二醇产品UV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NY型均相催化剂催化水合乙二醇的工艺,探讨了催化剂对乙二醇产品紫外透过率(UV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以及加热的情况下,乙二醇产品的精制过程中,乙二醇更易发生氧化反应;含催化剂的乙二醇精制塔釜允许最高温度低于直接水合乙二醇工艺精制塔釜的允许最高温度,在保证精馏塔的真空度以及塔釜温度低于153℃的条件下,所得产品UV值可达到美国科学设计公司化纤级乙二醇产品的先进标准。  相似文献   

14.
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23  
针对目前直接水合法生产乙二醇设备大、能耗高的状况,采用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水/环氧乙烷质量比、反应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水/环氧乙烷质量比为4/1时的较佳反应条件范围:催化剂质量分数不小于6%;反应温度大于45℃;反应压力大于0 5MPa。在此工艺条件范围内,环氧乙烷的转化率99 8%以上,乙二醇的选择性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丙烯腈悬浮床催化水合制备丙烯酰胺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型的喷雾冷却法制备的雷尼铜作催化剂,研究了丙烯腈悬浮床催化水合制备丙烯酰胺的各种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合成条件为:温度70—110℃;原料丙烯腈含量13%—15%(m);催化剂合金∶丙烯腈(m)0.5—1.5∶1;反应时间在240min之内。本文还进行了连续化悬浮床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强度较高,性能稳定,能适应悬浮床连续反应的要求。为本催化剂和悬浮床工艺的工业化,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环氧乙烷的吸收与催化水合法制乙二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环氧乙烷吸收反应的研究过程中,配制含乙二醇的NY催化剂水溶液吸收环氧乙烷,考察了温度、环氧乙烷分压、环氧乙烷停留时间、反应液体停留时间等对环氧乙烷吸收量和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5℃、环氧乙烷分压大于0.06 MPa、环氧乙烷停留时间不小于0.1 min、液体停留时间不小于20 min的工艺条件下,溶液中总环氧乙烷的质量分数可达20%,环氧乙烷转化率为22.5%左右。  相似文献   

17.
在乙烯直接氧化工艺中,乙二醇(EG)是通过环氧乙烷(EO)的水合反应制备的,反应中水过量10~20倍。单乙二醇(EG)的选择性为89~91%。过量的水要在一系列多效蒸发器中除去,再通过减压精馏制得产品乙二醇。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b2O5/α-A l2O3催化剂(简称催化剂)并用于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反应,通过控制α-A l2O3载体中致孔剂的含量来调变载体的孔径、孔分布及比表面积;采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氨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对催化剂酸性及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选择性受扩散因素及催化剂酸性的影响,而催化剂的酸量、酸密度可以通过载体的孔径及比表面积的变化加以调控。比表面积较小及孔径较大的载体对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反应较为有利。当载体的比表面积小于0.80m2/g、孔径为4.00~8.00μm时,在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1.5M Pa、n(H2O)∶n(EO)=22、液态空速25h-1的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大于99.8%,乙二醇的选择性超过89.9%。  相似文献   

19.
吕荣先 《石化技术》1989,(3):224-232
一、前言乙烯和氧反应生成环氧乙烷(EO),EO水合生成乙二醇(EG)。EO和乙二醇都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环氧乙烷除了大部分用于水合生产乙二醇外,还可以作为消毒剂,聚环氧乙烷单体及共聚单体,分子量在1000~4000的聚环氧乙烷用作脱模剂、颜色分散剂、纺织助剂、农药喷雾调节剂等;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在采用骨架铜催化剂,丙烯腈水合制备丙烯酰胺时所得到的大约为30%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中,含有微量的一价铜、二价铜离子,它们在下一步丙烯酰胺聚合时起阻聚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