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农民用水协会是参与式灌溉管理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用水协会组建的组织单位、协会的合理规模、协会供水成本核算和用水协会的水权是农民用水协会组建与运行管理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了以灌区管理单位为依托的组织单位;利用效益费用分析,提出了协会合理规模的确定方法;明确了协会供水成本中折旧、维修和工资等要素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用水协会水权的概念,分析了其特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泾惠渠灌区加大了基层用水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倡导和积极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广泛吸收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灌区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总结,分析了协会组建后带来的效果、协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充分认识推进用水户协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农民用水户经过民主协商组建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性用水服务组织。其宗旨是农民互助合作、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其职责是组织用水户建设或改造自己所管理的工程,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政策指导和专管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用水管理,调解农户间用水矛盾,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其工作目的是提高用水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农民自愿组建的用水合作组织,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作为社会团体,合法性对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社会、行政、政治和法律四个方面来具体考察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合法性,试图明晰协会合法性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就诞生在湖北省漳河灌区。 漳河灌区是全国十大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17.3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53万hm^2,属湖北省灌区之首。1995年6月16日,漳河灌区三干渠洪庙支渠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全国率先组建成立。11年来,漳河灌区已先后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67个,覆盖灌溉面积4.2万hm^2,涉及252个村46746户农户。漳河灌区自组建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来,在末级渠系建设管理中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小型水利面临的组织者、建设者、管理者缺位问题,化解了灌区城镇生活与农业用水难题,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深受灌区政府、水管单位和用水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和有关政策的支持,使农民参加用水户协会建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迅速.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同时,由于目前关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还不够完善和具体,对用水户协会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基础较弱,对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宣传培训也还不够,有些用水户协会运行质量不够理想,影响其长期运行和发展。通过对近年用水户协会组建与运行的实践分析,提出用水户协会组建过程中应注意登记注册,并应该拥有独立的财务,健全的机构;用户水协会的规模也应适度。  相似文献   

7.
秦静茹 《河北水利》2010,(11):45-45
<正>农民用水户协会是由农民用水户通过民主方式自发组建起来的,通过组织以家庭户为单位对农业灌溉用水等水利工程进行民主管理的民间社团组织,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服务型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村为单元组成,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自发建立的群众组织,是各地在开展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探索各种用水管理形式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1.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各地用水户协会的成功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研究提出农民用水户协会培育的方法、组建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和确保农民用水户协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于都县红旗陂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藁城市用水者协会通过组建强有力的协会领导班子、制定规章制度,使农民具有用水者及协会成员的双重身份,实现用水者自主参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灌区协会组织专家对湖北省东风渠、漳河、杨树河水库、引汉等4个灌区的7个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调研.认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立深受农民的欢迎,避免了搭车收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增强了用水户的责任感。但农民用水者协会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时组建用水者协会时.要规范运作,以保证用水者协会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2.
组建用水户协会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用水户协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管理责任主体明确,自我管理,良性运行,有利于激发用水户的积极性,调动用水户的主人翁责任感,变"政府要我干"为"自己的事自己干",有利于用水户参与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利于推动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措施.但用水户协会作为我国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我国尚处于从起步到完善的阶段,其组建及运行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河北省石滓灌区是全省较早开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试点,在用水户协会建设及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笔者现结合工作实践,对协会组建和协会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谈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董强 《陕西水利》2009,(4):136-137
总结了泾惠渠灌区泾干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过程,总结了协会实际运行效果,提出了加强协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韩延安 《陕西水利》2009,(4):133-134
交口灌区按照世行项目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把田间工程灌溉管理职责转移给协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继续研究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璇 《陕西水利》2012,(2):179-180
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是通过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来实现的。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自2002年组建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至今,协会数量已发展到34个,控制灌溉面积50余万亩。但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影响协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规范已建协会运作,充分发挥协会效能,本文提出了推动协会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璠 《中国水利》2008,(5):34-35
分析广西已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创建和运行规律,归纳了当前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过程的特点,提出要以注重发展农民合作能力和加强组织机构及内部制度建设为重点,使协会运作更加科学和具有活力。为达到这一目标,水利部门应从协调机制、奖补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上加强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明溪县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情况为例,分析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全省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组建用水者协会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用水者协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管理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激发用水者的积极性,调动用水者的主人翁责任感,变"政府要我干"为"自己的事自己干",有利于用水者参与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利于推动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和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曹小兵 《陕西水利》2009,(3):127-128
分析了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灌区管理应以广泛组建参与式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体,稳步推进末端渠系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节水灌溉,加快渠道工程改造步伐,促进灌区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灌区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秀娟 《陕西水利》2010,(3):148-149
淳化县在全县范围内推行用水协会参与工程管理,在农村人饮工程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组建农村用水协会,提高了农村人饮服务质量,减少了水事纠纷,增强了农户参与管水的积极性,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