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凝土重力坝沿坝基深层缓倾角软弱结构面的抗滑稳定是工程设计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主要采用刚体极限平衡的等安全系数法。在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发现,抗力角的合理选取及抗力体底滑面角的确定对计算成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亭子口重力坝深层抗震抗滑稳定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抗力角的取值原则,即其最大值不能超过坝趾基岩竖直面上主应力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以及以抗力最小为原则确定抗力体底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依此原则用刚体极限平衡等安全系数法分析论证了该重力坝表孔坝段初步设计方案深层抗震抗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亭子口大坝是修建在典型红层地区的混凝土重力高坝,岩层地质特点是地层倾角平缓,软弱夹层较多,这对大坝的深层抗滑稳定十分不利。在现阶段,等K法仍是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主要分析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抗力角的不同取值对安全系数结果影响很大。重点分析了亭子口重力坝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性,采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方法和刚体极限平衡等安全系数法对比研究了坝基深层滑面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刚体极限平衡方法中抗力角的合理取值,可为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坝体安全的关键。本文以某工程典型坝段深层抗滑稳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滑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和强度储备法分析典型坝段坝基各滑移通道的深层抗滑稳定性,并对比两种方法在计算结果上的相同点和差异性。计算结果显示,多滑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在结构复杂、错动带比较发育的坝基中的成果更为合理和真实。  相似文献   

4.
等K法是校核双滑面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问题的主要方法。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取值方法对安全系数结果影响很大。现有的取值方法或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或直接参照有限元计算成果进行取值,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其合理性、使用范围有待详细判定。研究发现:①对双滑面问题,直接对滑面进行模拟得到的应力结果不宜用于刚体极限平衡法,必须对滑动面进行修正;②刚体极限平衡法中滑动力代数之和,与采用修正滑面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极限状态滑动面上剪应力叠加之和相等,并应在此基础上对安全系数及抗力角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5.
关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见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第三滑面假定为铅直面、该面上反力方向角计算时需作假定)作了改进,提出了三K法,其使第三滑面可为倾斜面,并在该面上也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式,对三个滑面建立三个方程式,用迭代法解算可求得安全系数最小的K值及其滑移模式(第二、三滑面的方向角)。通过多个算例计算分析,本文方法与FLAC法、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因此,在进行坝基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时,可以本文提出的三K法取代等K法,使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设计计算更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武都水库18#坝段坝基内的典型断层组合为例,对深层抗滑稳定问题中超出规范范围的特殊双滑面情况,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对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抗滑稳定是软弱地基上土石坝坝基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抗滑稳定计算及加固处理技术也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以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上的仙女山水库土石坝为背景,针对软弱土层抗剪能力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低于规范要求的问题,通过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并进行加固措施对比分析,提出了在大坝下游坡脚设置压重体的处理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在大坝下游设置压重体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且压重体结构简单、施工快捷,可为类似工程的坝基抗滑稳定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五马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在坝基开挖后,发现坝基面有倾向下游的软弱夹层存在,若不采取处理措施,水库蓄水后有泥化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五马水库大坝深层抗滑稳定进行分析。文中通过对计算大坝深层抗滑稳定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大坝加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重力坝特殊双滑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层抗滑稳定性是重力坝设计的重要问题。基于重力坝设计规范给出的标准双滑面刚体极限平衡法,介绍了计算特殊双滑面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特殊双滑面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规范给出的双滑面抗滑稳定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了探讨,推荐了特殊双滑面极限状态设计的新表达式,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了新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性是保证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某重力坝坝体及坝基位移场、应力场,坝基稳定性及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静动力分析,探讨了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地基加固前后坝体及坝基的位移场、应力场规律,坝基可能组合滑移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以及进行地基加固后地震工况下的坝体动位移、动应力分布规律和坝基的抗滑稳定性,论证了坝基加固处理措施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大坝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1.
按照SL 258—2000《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要求,采用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渗流有限元计算分析及运行表现分析方法,对峡山水库大坝渗流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主坝防渗措施不足,工程老化,坝基砂层渗流稳定不满足安全要求;郑公副坝部分坝段坝基渗透稳定,武兰副坝永旺屯放水洞接触渗透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建议采取防渗加固措施,加固前合理调度运用,加强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东焦河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河床及两岸基岩裸露,坝基下不存在软弱夹层,稳定分析计算主要考虑沿坝体垫层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滑动。根据《砌石坝设计规范》抗滑稳定采用抗剪强度公式;应力分析采用材料力学法。通过计算可知,水库大坝稳定,断面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3.
嵩县龙佛水库坝基漏水严重,威胁着坝体的安全和水库蓄水效益的发挥,在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采用了灌浆技术,施工效果良好。本文阐述了灌浆技术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特殊质量问题的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狮子冲水库存在的严重隐患,提出了对大坝心墙进行静压灌浆、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等措施,对加固后的大坝进行渗流稳定分析计算表明,大坝加固后能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张继武 《红水河》2014,(1):14-17,34
对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处理,上游坝基为淤泥质粘土,坝体为低液限粉质。抗剪强度和承载力偏低,不能满足坝坡稳定要求,需对上游坝基进行处理。设计选用振冲碎石桩的处理方案,振冲碎石桩具有施工速度快,费用低的特点,文章主要介绍振冲碎石桩在岔河水库上游坝基除险加固中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武都重力坝基岩地质构造复杂,对坝体深层抗滑稳定极为不利。为了研究水位下降对武都重力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以武都水库重力坝19#坝段为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坝体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性,重点研究坝基塑性破坏区的发展规律、坝体位移变化趋势以及坝体抗滑稳定性。结果表明:坝基塑性区主要分布在断层10f2两侧,随着上游水位的降低,塑性区的分布范围逐渐减小,重力坝和坝基发生逆时针方向的倾倒变形,坝顶最为明显;上游水位降低导致扬压力减小,坝体抗滑稳定系数增大,在死水位时稳定系数最大为3.0。说明随着库水位下降,重力坝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将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创业水库土坝坝基渗流稳定性的分析,认为坝基存在渗透稳定问题,需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垂直防渗下限宜深入粘性土层,上限与坝体防渗相接;设坝体排水、坝基减压设施)。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路南县黑龙潭水库土坝基础属粉细沙层及低液限粉质土,允许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差,不足以维持坝体稳定。在该坝基工程中利用振冲桩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加固和提高了坝基抗滑稳定能力,可作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翠月  何善国 《红水河》2011,(4):28-31,35
现场检查发现百合水库主坝存在坝体沉陷变形较大、漏水严重和穿坝涵管开裂渗漏等重大安全隐患,经复核主坝加固前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规范允许值,对此,采取了坝体高压旋喷灌浆、坝基帷幕灌浆、下游坝坡培厚、排水棱体加高、穿坝涵管封堵及固结灌浆等加固措施.加固后主坝下游坝坡各工况的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