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皮状丝孢酵母发酵高粱秸秆水解液产脂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并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补加4%蔗糖,0.5%酵母膏+0.5%硫酸铵为氮源,初始p H 5.5,发酵摇瓶装液量为300 m L三角瓶装高粱秸秆水解液25 m L,时间5 d。在最佳条件下于28℃、150 r/min发酵培养得生物量为3.256 g/L,油脂含量为37.1%,产脂能力为1.208 g/L。所产生物油脂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亚油酸含量丰富,更利于后期加工。  相似文献   

2.
高产油脂酵母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苏丹黑染色法对6种酵母菌进行初筛及摇瓶发酵复筛,选出了油脂产量高的假丝酵母。并对假丝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0,转速180 r.min-1,接种量10%,发酵周期4 d;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假丝酵母在优化条件下发酵后细胞量为16.4 g.L-1、油脂含量为12%、油脂产量为1.97 g.L-1,分别是优化前的142%、171%、245%。  相似文献   

3.
制备生物柴油用小球藻的油脂富集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培养温度、光照强度、氮源及其氮含量对小球藻Chlorella spp的生长、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为适宜的富含油脂微藻的培养条件.采用比生长速率评价微藻的生长状况,以溶剂浸提法提取微藻中的油脂,并采用气质联用和气相色谱分析微藻的脂肪酸纰成.研究结果表明.既能使微藻Chlorella spp良好生长又可提高其油脂含量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3 500 lux、添加氮源硝酸钠并使其含氮质量浓度为0.25 g/L,此时的油脂含量可达43.7%.微藻脂肪酸的组成以C16∶0、C18∶0、C18∶2为主,表明小球藻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C16和C18脂肪酸.  相似文献   

4.
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考察了γ-亚麻酸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以及培养时间对生物量,油脂含量,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淀粉15%,(NH4)2SO4 0.5%,MgSO4.7H2O0.02%,KH2PO40.1,CaCO30.1%,α淀粉酶0.2%,PH6.8,发酵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能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生长的真菌,经形态学和ITS全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长孢被孢霉PFY。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不需额外添加纤维素酶就可直接利用预处理后的稻草秸秆进行发酵生产油脂。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所产油脂成分,该油脂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组分,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百分含量为31.70%和27.30%。对其利用预处理后的秸秆进行发酵因素的考察,适宜发酵条件为底物浓度20g/L,初始pH6,温度28℃,接种量2%,添加0.2%KH2PO4和0.05%ZnSO4。在适宜条件下发酵后油脂得率为8.15%。  相似文献   

6.
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为出发菌,研究了其液体发酵产生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的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碳氮比和金属离子组成)和培养条件(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和装液量)对产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浓度为1.0%;最...  相似文献   

7.
通过优化从长蛸胃肠道筛选得到的产蛋白酶菌Planomicrobiumsp.L-2菌株的发酵条件,提高其产蛋白酶的活力。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佳发酵条件,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0.73%、蛋白胨0.68%、酵母膏0.15%、磷酸高铁0.01%、海水,培养基初始pH值8.0,接种量8%,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3.5d。优化后,所产蛋白酶的最高酶活力为1 457U·mL-1,比优化前提高约2倍。  相似文献   

8.
以有效微生物群(EM菌液)为发酵剂,对苹果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饲料蛋白。采用L27(313)正交设计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得到较合理的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渣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添加量3%,含水量30%,培养温度25℃,接种量0.8%,发酵时间4d。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由5.82%提高到21.28%,粗脂肪和粗灰分也有所提高,营养价值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9.
以某制药厂双黄连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药渣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药渣成份进行了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混菌固态发酵植物药提取残渣生产饲料蛋白工艺参数的不同,对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0g药渣,35g玉米浆,8g玉米面,15g麸皮,2g尿素组成固态发酵培养基,产朊假丝酵母与扣囊拟内孢霉的菌种配比为2∶1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15%,含水量65%,培养时间60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可达29.98%。以废弃药渣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蛋白饲料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冯豪  江冰心  张建国 《化工进展》2018,37(11):4437-4443
为了探讨利用麸皮水解液培养深黄伞形霉积累油脂情况,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培养温度、pH和接种量对油脂产量的影响,进而通过响应面方法优化培养条件。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3因素3水平响应面和回归模型。油脂产量最高的条件为培养温度27℃、最适pH 4.6,接种量2×106mL-1。经过5天发酵后,油脂产量达到最高值(9.81g/L),菌体产量为24.93g/L,菌体中油脂含量(质量分数)为39.3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水解液中残糖种类的变化,发现总糖利用率为69.40%,深黄伞形霉能够利用甘露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以及部分多聚糖。残余糖中84.3%为多聚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发现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质量分数)为67.7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质量分数)为18.11%。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和γ-亚麻酸。本研究建立了由深黄伞形霉利用麸皮水解液积累油脂的途径,为综合利用麸皮提供了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