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太阳能电池测试分选设备用于晶体硅太阳能单体电池的性能测试和自动分选,位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上料台、定位机构、传送装置、测试座、分选机构、太阳模拟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介绍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开发的国内首台全自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测试分选设备,重点介绍了该设备太阳模拟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即采用进口的高速高精度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通过以太网通信的方式实现了PLC和太阳模拟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2.
林小薇  赖雄周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9):187-188,194
多节锂离子电池串并成组使用非常广泛,电池组的性能取决于各节电池特性的一致性,但生产中要达到电池特性一致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对电池特性匹配分选.目前,电池生产厂家主要采用人工分选方式,效率低且质量难以保证.提出一种根据电池综合特性(充电曲线、放电曲线、内阻、容量、自放电率等)进行自动分选的配组方法,基于该方法可提高电池的分选效率和配组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分选机自动化水平及分选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自动化分选机。在研究锂电池测量原理和分选工艺的基础上,制定了电池自动分选测量方案,设计了机械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自动分选试运行实测。通过对3种不同品牌的电池进行内阻和电压实测,得到的内阻和电压测试分辨率分别为0.1 mΩ和0.1 mV,该实测结果的精度达到了行业标准要求,且连续分选效率比原先提升了60%以上。  相似文献   

4.
杜娟 《电子世界》2014,(3):109-110
本文主要介绍了OMRON CS1G系列PLC在电池极板称重分选线自动控制中的应用。阐述了电池极板自动称重分选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OMRON CS1G系列PLC结合触摸屏的控制方式,机械手作为执行机构自动完成极板重量的称量和分级。结合称重分选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设计。实际生产运行情况表明,极板分级准确,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MAX1758构成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X1758是Maxim公司推出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集成电路芯片。它具有电池插入检测和自动低压电池充电等功能。文章分析讨论了该芯片的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参数设置及应用设计,并对应用中出现的充电电池检测、输入电流限制、印刷电路板设计等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相应的典型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6.
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压、放电容量、内阻、电压自放电率等电池特性参数范围进行测量和分选,以作为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品质分选的依据。常规的锂离子电池测试设备只可以测量和分选电池容量;常规的内阻测试仪只可以测量和分选电池内阻;常规的自放电率检测仪[1]只可以测量和分选电池电压、自放电率。如果需要测量电池的全部特性参数,就必需在多种设备上轮流测量,费时费力,效率极低。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电池综合特性管理系统,电池电压、容量、内阻、自放电率等综合特性参数的测试都在同一个系统上同时完成。测试完成后,通过系统的电池分选仪进行快速、准确的分选。  相似文献   

7.
静态测频分选装置在压电陶瓷自动分选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发明专利“静态测频分选装置”及其在压电陶瓷自动分选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发明专利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征以及该专利在压电陶瓷自动分选系统中的作用、特点及在系统中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冯联友 《电子质量》2023,(12):103-106
锂电池不一致性是指单体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和自放电速率等参数存在差异。电池不一致性对电池组容量、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锂离子电池电压和电池容量的相关性,研究了采用特征值法对电池进行分选,通过在分容工序中检测特定电压下充放电占比来提高电池的一致性。与常规分选法相比,电池一致性有了较大提升,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引入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对关键工序和质量特性进行过程控制,从根本上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减少异常波动产生的质量波动,提高电池一致性,降低电池不良率。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电池测试分选设备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专用设备,可用于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以及电性能参数测量。所有的测量结果可以自动分类,自动保存。该设备在测试系统设计、分选结构设计、步进电机精密驱动、高速数据交换和电气控制等技术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该设备具有全自动化,操作简便,测试精确,运行稳定,碎片率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性能完...  相似文献   

10.
GF-666型立体声双盒收录机能连续放音2个小时,当一盒磁带放完时就自动转到另一盒磁带上。此外,自动节目寻找装置简化了编辑过程,很容易在磁带上寻找节目。该机还有 PLL、FM 立体声电路和全自动停止、自动电平控制功能。可使用金属磁带,磁带的抖晃率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小灵通系统所涉及的TDD、同步、动态信道自动选择、调制、非线性失真改善和智能天线等技术,总结了它所开展的业务,探讨了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物理原因及未来,指出了该系统不仅用于公众网.还可大量用于专用网。  相似文献   

12.
在LTE网络下,为使用户“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及保持永远IP在线”,定义了PLMN选择、小区选择及重选和位置注册过程,提出了手机待机时的过程及手机实现这些过程的方法。最后,充分利用LTE标准的先验知识,对LTE手机待机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志祥 《数字通信》2009,36(4):13-15
介绍了LTE系统中小区选择物理层关键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从解读物理广播信道获得主信息块信息,经下行控制信道解出系统信息,从而最终完成小区选择过程的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可实施的改进WiMAX网络小区切换方案.方案中运用了与IEEE802.16规范一致的基站容量估计和邻居广播功能,并设计了基于基站容量的小区切换触发条件和目标小区决策算法.该方案带来的系统性能提升最后在NS-2仿真环境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M IMO天线结构可以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小区干扰,而天线选择技术在保持了M IMO系统优点的同时降低成本。TD-SCDMA有独特的时隙结构,可将不同时隙用于不同的天线组来覆盖不同的小区。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天线选择的动态小区覆盖技术,采用两级天线选择,第一级可根据用户的具体位置选择天线组并确定覆盖范围,有效减少小区干扰,同时采用了预分配天线组方法,避免了通用天线选择算法的复杂性;第二级在选定的天线组内确定具体的天线,仿真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与一般天线选择相同的性能但更简单。  相似文献   

16.
We consider a hierarchical cellular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a macrolayer and a microlayer. The macrocells accommodate fast mobile users. However, if we direct too many mobile users to the macrocells, the system capacity is low. On the other hand, the microcells are designed to increase capacity, but they cause a large number of handoffs. The aim is to maximize the system capacity while keeping the amount of handoff small. We minimize the handoff rate by a fuzzy layer selection algorithm, which makes use of the past cell dwell times of a user and the channel occupancy of the target cell. To maximize the capacity, we propose a distributed channel assignment algorithm to dynamically allocate the channels among the two layers.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s allowed between neighboring macrocells. The state of channel assignment in a macrocell and its interfering cells are tabulated in a channel allocation table, which provides all information required in the integ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The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by simul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popular layer selection scheme known as the threshold method  相似文献   

17.
廖名锋 《变频器世界》2011,(1):78-81,74
生产企业中大型风机、泵类负载多为高压异步电机传动控制,恒速运转,其中绝大部分都运行在通过风门挡板或阀门调节流量的节流状态,能量损耗相当严重。本文通过对贵州—企业技术改造中成功地设计选型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介绍,对高压变频装置选型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进行了阐述,对高压变频系统的构成、单元结构、控制方式等进行了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受生物免疫系统自己-非己识别过程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人工免疫算法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归一化和主元分析法作为预处理提取模拟电路的最优故障特征向量,然后利用反面选择算法的检测器对故障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模拟电路故障的分类。计算机仿真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总线胚胎电子细胞阵列中空闲细胞数目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涛  蔡金燕  孟亚峰  孟繁卿  朱赛 《电子学报》2018,46(6):1461-1467
胚胎仿生硬件技术为高可靠性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确定规模的总线胚胎电子细胞阵列中,为兼顾阵列的硬件资源消耗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阵列内空闲细胞数目的优选方法.基于多态系统可靠性理论,利用通用生成函数建立阵列的可靠性模型.以阵列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管消耗数目为硬件资源消耗衡量指标,建立阵列的硬件资源消耗模型.基于阵列的可靠性和硬件资源消耗模型,在一定设计约束条件下,对阵列内空闲细胞数目进行优选.仿真实验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阵列设计要求选择最合适的阵列内空闲细胞数目,同时,解决了胚胎电子细胞阵列中空闲细胞数目选择依靠经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谭晓衡  谢朝臣  郭坦 《电子学报》2018,46(3):582-588
针对无线通信异构网络切换中最优接入网的选择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解决在两个网络间选择切换,而对于未来5G(5th Generation)通信系统中超密集网络的切换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就研究了5G无线通信系统中超密集异构网络的选择切换.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感知贝叶斯决策的联合垂直切换方式,该方案通过选择超密集异构接入网络的最优切换概率从而解决超密集网络切换问题.通过对移动用户(mobile station)从宏基站进入超密集服务小区,以及在小区内和小区间移动的不同场景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决策方式能够准确地选择要切换的网络,因而该方案能够适用于超密集网络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