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油作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国际油价是石油企业生产和经营决策中最敏感、最直接的重要依据和参数。论文分析了原油价格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国际油价的生产、供需、技术进步、国际政治以及战争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探讨和分析了原油的“均衡油价”及“合理油价区间”问题。  相似文献   

2.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低油价对石油企业来说是喜忧参半、祸福相依。但强者到任何时候都会把危机变成机遇。乘势而作,该挺住时挺住、该进口时进口、该出手时出手。低油价,对于强大的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天赐良机。 在国际油价急转直下重新进入低油价周期之际,石油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对于石油行业来说,低油价的确是一种危机。低油价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整个石油石化行业经营额的下降和利润空间的压缩。但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危机对较差的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3.
石油作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国际油价是石油企业生产和经营决策中最敏感、最直接的重要依据和参数。论文分析了原油价格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国际油价的生产、供需、技术进步、国际政治以及战争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探讨和分析了原油的“均衡油价”及“合理油价区间”问题。  相似文献   

4.
石油行业必须在短期内发现能够行之有效的、解决自身生产难题、直面低油价挑战的技术。成熟技术的集成应该是现实选择。油价下行一年多时间以来,油气生产企业可谓吃尽了苦头。现在的问题是,若油价继续低迷下去,企业还能否坚持得住。当前,不少石油公司的项目在勉力支撑。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油气商寄希望于油价在短期内反弹。  相似文献   

5.
油价断崖式下跌需要生产多少原油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很多油田企业面临的困惑。针对低油价条件下油田企业缺乏规范和统一的效益产量确定方法,从成本属性和效益评价方法入手,建立了利润效益产量模型、现金流效益产量模型和边际收益效益产量模型。以某油田效益产量评价为例,在油价为50美元/bbl时,3种模型计算的效益产量分别为310×10~4,1 967×10~4和2 416×10~4t;分析了不同油价条件下3种模型计算的效益产量对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提出油田企业应根据不同油价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高油价下应以利润效益产量模型为主导,重在发展;低油价下应以边际收益效益产量模型为主导,重在生存。保持合理的产量规模是油田企业维持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低油价和疫情双重大考,倒逼企业苦练内功,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国内成品油消费显著下降。对作为纯炼厂的广西石化来说,应如何克服疫情给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适逢国际油价暴跌,石化企业再度遭受强烈冲击。此时,石化企业应如何适应低油价常态、抵御各种风险,更好地生存于风云变幻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世界石油工业》2014,(6):83-83
国际文传社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油价下跌原因在于相当长时间内市场供过于求,但没人料到下跌会如此快。现在的问题是油价下跌会持续多久,而且担心油价在低位徘徊越久,未来价格反弹会越剧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各国炼油企业苦乐不均。在我国成品油价格未能完全与国际油价接轨的状况下,国家石油公司的炼油企业认真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承担着成本上升、“批零倒挂”的巨大压力,优化生产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强化精细管理,内涵挖潜发展,为保证市场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如果投票评选今年的国内外大事,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油价,一件在世纪之交让全世界都为之困扰的大事。回顾世纪末的10年,油价基本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1998年,国际油价一度掉到10美元/桶以下。几乎所有的石油公司都忙着研究“低油价下的战略与对策”,包括收缩经营业务,出售或转让非核心资产,压缩投资,削减成本,频繁购并,等等。对此,又有人感慨万千:石油时代真的要过去了!然而就像潮汐的涨落一样,油价也是有升有降。正应了一个比喻:油价像弹簧,压下来的越低,反弹的就会越高。1999年2月份,油价开始反弹,而且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前低油价环境下,随着企业成本与油价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回旋的余地也就越小,企业对低油价的承受力也变得更加脆弱。低油价已经成为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成本底线管控的重要性,竭力改变在高油价下时的成本粗放式管理,将各项经营活动纳入公司成本管理范畴,在关键项目和关键业务上明确成本底线。只有真正做到用底线思维意识倒逼成本管控,才能应对油价低位运行的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呈不断上涨趋势。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年度油价走势进行预测,得出3种可能的预测结果以及油价高位运行的结论。高油价对我国能源生产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促进油气难动用储量开发,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提升煤制油产业战略地位,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步伐等方面。政策扶持是高油价背景下能源生产多元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国际油价大跌给石油石化企业带来莫大的生产经营压力。然而,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创造性地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3.
油份大涨,震酯企业成本冲高,由于其终端产品亦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转嫁道受胆,形势较力严峻. 尽管从7月中旬起国际油价开始出现下跌,截至7月25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跌至最低123.66美元/桶.但这个消息并没有使仪征化纤生产技术室副主任史册高兴起来.提起今年以来不断飙升的油价,他频频摇头道"油价实在太高了,让我们实在难以维持生产运行."不断高升的油价刺激聚酯原料价格暴涨,而聚酯下游市场依然低迷,原料成本大幅度上升和下游持续不振的双重压力,使仪征化纤公司这样生产聚酯的企业进入6月份以后,生产经营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4.
电代油钻井是钻探企业实现减排降耗、绿色生产的主要途径,但是电代油钻井的经济性与电价、油价、钻机台月和用电量等数据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电代油钻井的经济效益,在电价、油价、钻机台月、用电量等因素与经济效益相关性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建模的最终数据,建立了经济性评价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经济性评价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单井综合效益与累计用电量呈高度相关,与台月呈中度相关,与油价、电价及架线费用相关性最低。现场应用效果表明:井深越深,用电量越多,单井综合效益越高,节约成本越显著。该研究为不同的钻机、井型等优选合适的钻井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助力电代油钻井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全球石油勘探开发支出大幅度升高,其原因是由于油价大幅度下跌所引起。并且预计1998年的支出将出现6年来的首次下降。文中也谈到,1997年世界石油勘探开发成本受高油价影响上升幅度较大,而生产成本基本未变。石油公司越小,越注重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刘毅军  马莉 《天然气工业》2016,36(6):98-109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迅速下跌,给全球天然气产业链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低油价,是所有油气从业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梳理了近年来全球天然气产业链从高油价时期步入低油价时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低油价对全球天然气生产格局、价格,以及发展前景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持续的低油价为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论认为:1油价下跌使油气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为度过当前困境,油气公司都采取了削减资本支出等措施,对未来油气产量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2低油价使世界天然气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相对原油价格,天然气经济性下降明显;3非常规天然气因其高成本遭受低油价冲击大,国外非常规油气公司破产现象加剧,国内油气企业对待非常规资产的态度差异大,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部分企业继续加紧推进其他企业慎重对待;4油气资产并购市场因多个因素影响,市场表现较为"冷静";5中国天然气产业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轮油价下跌对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而言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7.
高油价下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3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扬。并于今年3月7日创造了34.43美元/桶的高峰。3月底欧佩克的增产曾让消费者松了一口气。然而,五六月份油价再次出现涨势。WTI由4月底的25美元/桶一直升到30美元/桶以上。6月21日欧佩克在做出再次增产的决定以后.油价仍连续保持在30美元以上,并于6月24日达到34.75美元/桶,成为海湾战争以来的又一新高。我国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石油消费大国。油价的涨落就象一把“双刃剑”,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在过去10年里我们面对的主要是长期低迷的油价…  相似文献   

18.
原油产量、投资、成本和油价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市场经济下的油价对生产经营决策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和产量的规模要求;合理的成本构成及核算准则是正确分析生产经营的基础,文章研究了产量,成本(包括投资)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利润最大化或合理利润,合理产量,合理投资规模等优化模型,为生产经营者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1985年底国际油价发生戏剧性的骤降,给石油化工工业带来了新机,近几年油价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石化企业的生产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行业调查机构对225家油企的调查显示,2015年,美国石油企业削减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相关投资约为580亿美元,为总量的30%,而2014年石油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总额为1960亿美元。巴克莱银行预测更悲观,认为情况可能变得更糟,因为油价持续下跌,企业将继续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现实。进入2016年,有关国际油价未来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