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炸药的绿色制造过程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直接的制造过程进行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对生产过程的状态空间描述的面向过程的绿色制造过程评价体系。从加工对象状态转换的角度考察加工过程的方法,本身具有层次性及层次间的自相似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生产过程的绿色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适应火药柔性化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连续化的生产方式,为企业全面、细致、多角度考察产品制造过程绿色度、实行绿色制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随着离散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柔性化、精密化和模块化的装夹技术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变状态的混线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精密加工,文章描述了零点定位技术在离散智能制造模型下的使用场景,并重点从一面两销零点定位技术、锥自定心的零点定位技术,以及模块化装夹技术的原理、数学模型、误差分析、托盘的设计原则、装夹特点、受力分析和机外预调公差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离散智能制造模式下的精密自动化加工的装夹关键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并且对离散智能制造的推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军工企业加工产品多品种、变批量、混线生产的特点,重点突破基于任务特性的生产智能调度、基于知识的机加、装配过程模拟与仿真、虚实融合的生成过程可视化监控等关键技术,建立多品种变批量混线生产数字化集成制造模式;结合先进的MES技术理念和系统建设方法,建立覆盖组成产品生产的零件机械加工、部件装配、总装总调等各环节的一体化数字生产线,实现资源全面整合、调度高度智能、数据实时采集、物料及时配送等,提升生产装配线的柔性和混线生产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底盘悬架系统离散制造的特点,研究了适用于混流生产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通过构建研发设计平台、信息数据集成管控一体化平台、互联网供应链商务平台以及多品种混流生产智能制造装备体系,实现从产品设计到销售、从设备控制到企业资源管理整体环节的"全面数字化"和加工、制造、装配、焊接、质量等关键工艺环节的"核心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浪潮已经到来。对于行业来说,智能化制造技术不但可以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静力,并且使生产过程不局限于制造工艺,而是覆盖了市场分析、生产管理、加工和装配、销售、维修、服务,以及再制造的全过程。技术、人、管理和信息的四维集成让智能化制造体系拥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绿色制造的必要性及其内涵,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生产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传统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绿色制造技术中材料、设计、加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模式,详细论述了产品生产周期各主要阶段中的选择要点、绿色设计应考虑的一些问题、绿色制造工艺的内容及建立绿色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汽车工业不仅要求有大量的智能化、柔性化装备能及时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而且还要求降本增效,生产出绿色环保产品。"发展智能和绿色机床、引领绿色工艺和产品"不仅是CIMES2012展会的主题,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期策划围绕"智能生产绿色制造",与业内人士一同交流汽车零部件的智能化、柔性化的环保生产。  相似文献   

8.
智能产线是智能生产的承载者,是新一代智能制造三大系统(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集成的基础。智能产线系统集成在某公司的应用,实现了基于云架构的人、机、料、法、环、测六大要素的横向集成,基于ERP和MES的纵向集成,基于安全的网络的互联,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制造的融合。从而实现信息化集成、数字化管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生产,为基于智能产线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打下坚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产能及产品规划纲要,通过分析发动机产品结构及特性,列举了全球行业内的制造体系模式,并用实例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混线生产的柔性制造模式。对不同发动机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及测试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混线柔性生产的特点,并对新项目开发提出了前期产品设计和设备工艺布置的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智能制造是未来钢铁行业战略发展方向,各钢铁制造企业、装备与控制供应商都在积极探索实施方案。以国内钢铁行业首条智能制造示范产线——1580热轧智能产线的建设为例,总结了传统热轧产线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情况。构建了包括智能化模型、智能物流、设备状态诊断和预测性维护、工艺过程在线检测、绿色产线等八大模块的热轧智能车间的系统框架;介绍了热轧智能产线关键技术;展望了未来热轧领域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