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报道了铜基金属结合剂中锌的含量测定的新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基金属结合剂中锌,不需分离基体铜,直接测定Zn.其工作曲线线性良好,标准偏差为0.0178.用于铜基金属结合剂中锌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文献和专利中已经有大量的基于锌/铝薄片制成的锌粉涂料和富锌涂层体系的报道.本文主要评述了基于溶剂或水基配方的现代锌片涂料,并讨论了添加剂和涂料组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以MgCl_2-SiO_2为载体的钛系乙烯气相聚合高效催化剂中各组分及配制条件对乙烯浆液聚合及气相乙烯均聚合和共聚合的影响。研究催化剂组分对聚合反应的控制规律。详细考察了气相催化剂重要组分SiO_2、锌化合物、醚、格氏试剂等组分对聚合及分子量控制的影响。阐述了催化剂组分的重要作用.在1.275MPa反应压力下。乙烯气相均聚合催化效率290~470kgPE/gTi,0.883MPa反应压力下,乙烯—1-丁烯共聚合催化效率210~310kgPE/gTi,测定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有关性能如分子量、熔体指数、熔点、结晶度、密度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耐蚀性良好的锌一铁合金镀层,必须维持镀液中锌、铁含量在一定的工艺范围内。采用EDTA滴定和分光光度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碱性锌一铁合金镀液中的锌、铁含量,并优选出最佳测量波长。研究了酸度、显色剂浓度、共存组分及干扰元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在0~6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能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碱性锌酸盐镀锌液中锌的测定,过去大多采用在pH=l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用氰化物将主要元素锌及铜、铁和铅等杂质络合掩蔽,然后加入甲醛解蔽,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镀液中的锌,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使用了剧毒的氰化物.在分析过程中,又危害分析人员的健康.国内外广大分析化验人员对碱性锌酸盐镀锌液中锌的分析测定,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并寻求了许多种新的测定方法.但是,某些方法虽然分析测定准确,测定的步骤却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液相条件下,以油胺和硫醇作为双配体,通过调节温度,合成出了结晶度高且分散性较好的斜方相、四方相锌掺杂的银铟硒量子点。通过调节锌前驱体的组分比例,发现其光学性能在掺杂锌后发生了连续的变化,紫外和荧光都相继蓝移。通过测定其荧光寿命,发现锌掺杂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7.
利用XRF滤纸片法对镍铜锌铁氧体样品中的主量组分进行分析。从样品与标准样品的制备、标准曲线的建立和样品的测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RF滤纸片法测定镍铜锌铁氧体中的主量组分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11%~0.40%之间;与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在-0.11%~0.10%之间。该测试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镀镍层质量是检验无氰高硅铝合金浸锌液性能的重要手段.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片在8种不同浸锌液中浸锌后所得浸锌膜以及镀镍后的表面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XRF)测定了浸锌膜的厚度;用腐蚀膏试验和全浸试验(3.5%NaCl溶液)测定了镀层的耐蚀性;利用拉伸试验定量测定了镀镍层和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高硅铝合金浸锌后,膜层薄且细致、均匀的浸锌层所得的镀镍层也细致均匀,结合力好,耐蚀性强.  相似文献   

9.
锌精粉中锌、铁含量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卫东  金绍祥 《贵州化工》2011,36(2):39-40,43
以硝酸-氯酸钾体系分解样品,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作滴定剂测定锌精粉中锌含量;沉淀用盐酸分解,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作滴定剂测定锌精粉中铁含量,实现锌精粉样品中锌、铁含量的连续测定,且RSD均小于3%,试验测定值与标准推荐值相吻合,能满足日常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钢铁基体电镀锌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钢铁表面锌合金、组分调制锌基多层镀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及对比指出,锌合金镀层具有耐蚀性能好、氢脆敏感性低及环保等特点,是具有推广应用潜力的新型代锌及代镉防腐镀层,其中,锌-铁合金及锌-镍合金镀层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组分调制锌基多层镀层的制备及其耐蚀特性的研究已经取得进展,为研制新一代高耐蚀镀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ICP-OES在复合(混)肥料生产快速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混)肥料生产过程中养分的分析控制耗时长,不利于及时指导生产等问题,叙述了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在复合(混)肥料生产快速分析中的运用。通过对加锌粒状磷酸一铵复合肥试样中磷、硫、锌浓度的测定,并通过加标回收试验与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比对,确认该分析方法准确、快速,且操作简单,不仅适用于生产控制分析,也适用于产品的检测分析,认为可在实际生产控制分析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某炼油厂循环冷却水中总磷异常的原因,以及在查找原因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并指出:在以有机磷酸盐和锌盐作缓蚀阻垢剂的循环水系统,含表面活性剂成分的介质泄漏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可将已沉积成膜的膦酸盐和锌盐清洗下来,导致循环水的总磷升高,由于锌离子发生二次沉积而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微胶囊红磷在软质PVC电缆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胶囊红磷不同包覆、用量、粒径及与其他阻燃剂的协效作用等因素对软质聚氯乙烯(PVC)电缆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抑烟性能的影响。蜜胺树脂/硼酸锌双层囊材包覆微胶囊红磷在PVC中的阻燃性最好;6份的微胶囊红磷添加量即可使材料的阻燃性能达UL94 V-0级。随着微胶囊红磷颗粒粒径减小,材料氧指数增大,阻燃性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提高。二元体系中,微胶囊红磷/氢氧化铝、微胶囊红磷/氢氧化镁和微胶囊红磷/硼酸锌复配具有良好的阻燃协效作用。微胶囊红磷/三氧化钼、微胶囊红磷/二茂铁二元复合体系对PVC有明显的抑烟作用,最大烟密度(有焰)分别下降为62.9和144.9。微胶囊红磷/硼酸锌二元复合体系有良好的抑烟协效作用。微胶囊红磷/硼酸锌/十溴联苯醚和微胶囊红磷/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元复合体系有很好的阻燃和抑烟协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化液中磷(以磷酸二氢锌计)的含量,通过在基础溶液中加入磷标准溶液,与不加入任何干扰物质的磷标准溶液作对比试验,验证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得出:通过F、t检验法,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好;回收率在99.0%~100.0%之间,达到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含磷锌基合金电镀添加剂的研制及模糊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一种含磷锌基合金电镀添加剂EA - 1。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 ,利用C语言编程对添加剂的感官指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 :添加剂EA - 1不仅可以作为镀层中的磷源 ,而且是一种有效的光亮剂。此外 ,该添加剂的评定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添加剂的评定。  相似文献   

16.
王琪  安振东 《煤化工》2014,(1):30-31
针对测定焦炭磷含量时使用到剧毒危险药品氢氟酸,引入艾氏卡法。介绍了采用艾氏卡法测定焦炭磷含量的实验过程,比较了该法与国标法的测试结果,并讨论了样品灰化和灼烧时间对其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艾氏卡法可代替国标法用于测定焦炭磷含量,但必须使用原始焦炭样品,且灼烧时间不能低于30 min。  相似文献   

17.
以黄磷、锌粉、硫酸和甲醛为原料,成功合成了四羟甲基硫酸鏻(THPS),详细探讨了不同合成条件对THPS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为:黄磷∶锌粉∶硫酸∶甲醛=1∶2.5∶7.5∶5(摩尔比),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 h。建立了测定其活性物含量的离子交换法,测得THPS的含量为79.20%。用36%乙酸对产品进行重结晶,成功得到了THPS针状晶体。  相似文献   

18.
环氧树脂和ZnO对微胶囊红磷阻燃HIPS体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氧树脂和ZnO对微胶囊红磷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胶囊红磷用量为8 phr时,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HIPS的阻燃性能提高;当环氧树脂用量大于20 phr时,阻燃HIPS 的垂直燃烧达到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28.8%。在微胶囊红磷-环氧树脂复合阻燃HIPS体系中添加 ZnO具有阻燃协同作用,仅需加入2 phr。的ZnO就能使微胶囊红磷/环氧树脂质量比为8:15的阻燃HIPS体系垂直燃烧达到UL 94 V-O级,LOI也可达到29.2%。  相似文献   

19.
三苯基膦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弗 克法 ,以苯 ,三氯化磷 ,硫磺直接回流反应 ,生成三苯基硫膦 ,再经锌粉还原制得三苯基膦。其中采用不分离出三苯基硫膦以及用锌粉作还原剂等新工艺。该法具有收率高 ,产品纯 ,反应条件缓和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Groundnut varieties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tannin, ionizable iron, soluble zinc, phytate phosphorus, total iron, total phosphorus, total zinc, copper, magnesium, and manganese contents in ungerminated seed and after 0, 24, 48, and 72 h of germination. Tannin content varied between 100 and 623 mg/100 g; ionizable iron ranged from 136–2178 μg/100 g; phytate phosphorus ranged from 415–655 mg/100 g; soluble zinc varied between 776 and 951 μg/100 g of kernels. Soaking groundnuts overnight in water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content of most of the minerals, trace elements, tannins, and soluble zinc. As the germination period increased from 0 to 24, 48, and 72 h, ionizable iron (50%) and soluble zinc (95%)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onizable iron as percent of total iron increased from 10% in ungerminated kernels to 23% in 72-h germinated kernels. Soluble zinc as percent of total zinc also increased from 18% in ungerminated groundnuts to 31% in 72-h germinated ones.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annin content and ionizable iron content of ungerminated and germinated kernels (r=−0.5203). Germination decreased the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such as tannin, and increased the bioavailable forms of iron and zinc, namely ionizable iron and soluble zinc contents of groundnut kern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