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锌纳米线/管阵列的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直径约为15、30、50、60nm的有序氧化锌纳米线/管阵列.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锌纳米线/管的形貌、结构以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纳米线的形貌依赖于氧化铝模板中孔洞的形貌,纳米线的长度受控于氧化铝模板的厚度,外径与氧化铝模板的孔径相等.通过控制溶胶的浓度以及氧化铝模板在溶胶中的浸泡时间可以制备出纳米管.  相似文献   

2.
在镍盐存在下,以氯化铁和甲基橙溶液形成的化合物为种子模板,制备了镍盐掺杂的聚吡咯纳米纤维(Ni-PPy)。用扫描电镜(SEM)对种子模板、聚吡咯及镍盐掺杂聚吡咯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技术测试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镍盐掺杂聚吡咯为活性物质制成的电极材料在1 mol/L KCl溶液中的比容量高达474 F/g。  相似文献   

3.
Ag纳米线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g纳米线因其在催化、光电子、微电子器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硬模板法、软模板法、自组装法、声电化学法和水热合成法合成Ag纳米线的原理及特点,并介绍了Ag纳米线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Fe2O4纳米线阵列。溶胶是通过真空注入法被填充到模板的纳米孔洞中的,通过高温热处理,形成CoFe2O4纳米线阵列。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CoFe2O4纳米线阵列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CoFe2O4纳米线的直径与模板孔径相等.其具有多晶的尖晶石结构。CoFe2O4纳米线阵列未表现磁各向异性,这是由其多晶结构和较大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合物纳米线和纳米管等聚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机理和应用。聚合物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静电纺丝法、多孔模板法、自组装法三种。聚合物纳米管的制备包括多孔模板法、线模板法、自组装法等方法。本文评述了其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纵纳米线的制备与生长机制,表征、性能和应用几方面综述了纳米线的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激光烧蚀法和模板法制备纳米线的过程及各自的生长机制。对纳米线的电、光、磁性能、及其潜在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浸润AAO模板法,将自制的荧光稀土配合物Eu(aspirin)3 Phen掺杂到聚氯乙烯(PVC)溶液中,制备了有荧光特性的一维复合纳米线阵列。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透射电镜(TEM)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稀土铕配合物的聚氯乙烯制备了规整的纳米线阵列,铕配合物存在于纳米线阵列中。此外,荧光发射光谱研究表明,复合纳米线阵列具有优并的发光性能,归因于稀土配合物在纳米阵列中能更好地分散。  相似文献   

8.
纳米线研究进展(1):制备与生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纳米线的制备与生长机制、表征、性能和应用几方面综述了纳米线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激光烧蚀法和模板法制备纳米线的过程及各自的生长机制。对纳米线的电、光、磁性能 ,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金属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金属纳米线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多孔氧化铝模板法、聚合物膜模板法、软模板法和外场诱导法制备金属纳米线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金属纳米线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纳米线的制备与生长机制、表征、性能和应用几方面综述了纳米线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激光烧蚀法和模板法制备纳米线的过程及各自的生长机制。对纳米线的电、光、磁性能 ,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氯化铁或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时,纳米结构聚吡咯的制备和形貌调控的方法,发现加入P123作为模板剂可得到球状的纳米聚吡咯,而无P123存在时产物是形状不规则的纳米颗粒。P123的浓度和氧化剂的种类均会显著地影响聚吡咯的粒径和电导率。在相同的氧化剂条件下,随着P123浓度的升高,聚吡咯的平均粒径变小。P123的加入使得聚吡咯的电导率显著提高。无论是否存在模板剂调控,氯化铁作为氧化剂得到的产物的电导率比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得到产物的电导率大。  相似文献   

12.
崔朝军  赵爱玲  吴广明 《功能材料》2012,43(10):1281-1284
以V2O5粉末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十六烷基胺为模板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钒氧纳米管,然后结合阳离子交换技术,用导电聚合物聚吡咯修饰替换钒氧纳米管中的有机模板剂,成功制备了聚吡咯/钒氧纳米管复合材料。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观察和分析了修饰前后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证实聚吡咯不但成功修饰替换了钒氧纳米管中的有机模板剂,而且还很好地保持了纳米管的管状结构。采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分别测试了修饰前后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电聚合物聚吡咯的修饰替换极大地提高了电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循环伏安结果和20次循环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由于聚吡咯具有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柔韧性,不仅提高了复合纳米管材料的电导率,而且还改善了复合纳米管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孔氧化铝模板交流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镍纳米线,以镍纳米线为导电填料、聚羧酸减水剂为分散剂,首次制备了新型的自感知镍纳米线/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SEM、TEM和XRD测试方法,研究了镍纳米线与镍纳米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此同时,用四电极伏安法研究了镍纳米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和压敏性。结果显示:所得的镍纳米线直径约为65 nm,长径比约为50;聚羧酸型减水剂能有效提高镍纳米线的分散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镍纳米线的掺量增加呈现渗流特性,渗流阈值为0.5vol%;掺加1.0vol%镍纳米线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变灵敏度系数高达509.2,远高于电阻应变片的2.0,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应力监测的传感元件。  相似文献   

14.
张璐  姚素薇  张卫国  王宏智 《功能材料》2005,36(11):1765-1768
以多孔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利用扩散聚合法让苯胺单体溶液和氧化剂溶液在一维纳米孔道中相互扩散,在孔内形成聚苯胺(PANI)纳米管和纳米线阵列。利用SEM、TEM、IR和XRD等检测技术对阵列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优先发生在孔壁上,并沿孔壁逐层生长,直至形成实心的纳米线阵列。在孔径为60nm的AAO模板内,扩散聚合40min可形成聚苯胺纳米管阵列,2h后形成聚苯胺纳米线阵列;聚苯胺纳米管(线)中同时包含结晶相和无定型相结构。用二探针法测量PANI/AAO复合阵列电阻,计算出单根聚苯胺纳米线的电导率为21.4S/cm。此外,对扩散聚合过程中聚苯胺纳米管(线)阵列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袁新国  彭乔 《材料保护》2011,44(8):1-3,11,88
一维纳米材料在光学、电学、磁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结合逐级降压法制备了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然后在其上交流电沉积了单晶镍纳米线阵列。利用SEM,XRD,TEM等对镍纳米线阵列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沉积效果与沉积电流密度一时间曲线和稳定沉积电流密度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供了一种简单、可控的制备直立纳米线阵列的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电沉积了Ag、Cu、Au金属纳米线阵列。SEM图片证明模板孔洞的填充率非常高。XRD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线阵列都具有面心立方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可以方便地调节电沉积时间,进而有效地调控金属纳米线的长径比。去除模板后发现,当纳米线的长径比较大时,纳米线易于倒塌,聚集在一起。当纳米线的长径比在一定范围时,易于获得高密度、直立在导电衬底上的纳米线阵列。  相似文献   

17.
王立娟李坚  谷肄静 《功能材料》2007,38(A08):3067-3070
以FeCl3为氧化剂和掺杂剂,采用化学氧化原位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木单板复合材料。探讨了制备条件对表面电阻率和吸聚率的影响,以及获得的较优的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制备条件为:单板室温吸附吡咯单体的时间30min,FeCl3浓度0.75mol/L,聚合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25℃。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可这15.53Ω/cm^2。复合材料中木单板表面吸附聚合了无定形的掺杂态的聚吡咯,聚吡咯排列紧密,有少量孔隙,无明显的方向性,且与木材表面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纳米线研究进展(1):制备与生长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纳米线的制备和与生长机制,表征,性能和应用几方面综述了米线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激光烧蚀法和模板法制备纳米线的过程及各自的生长机制,对纳米线的电,光,磁性能,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用化学方法合成了聚吡咯/ 聚苯胺微管, 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吡咯/ 苯胺的比例、苯胺的加入方式、β-NSA 浓度与APS 滴加速度对聚吡咯/ 苯胺产物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成聚吡咯/ 聚苯胺微管的优化条件为: 吡咯/ 苯胺比1∶3 , 苯胺加入速度1 drop/ min ,β-NSA 浓度0. 6 mol/ L , APS 滴加速度0. 5 drop/ min。吡咯在反应过程中起到控制类模板尺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晋传贵  姜山 《功能材料》2007,38(A03):1053-1056
使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有序的氧化铝模板(AAO)孔洞中制备了铁纳米线有序阵列.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和观测.XRD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纯的立方面心铁.SEM的图片清晰地说明铁纳米线阵列是大面积、高填充率和高度有序的.TEM的结果显示纳米线直径均匀、表面光滑且长径比大.磁测量的结果表明纳米线阵列的易磁化轴是垂直于模板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