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顺高 《丝绸》2003,(6):1-3
通过对目前我国茧丝绸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认为茧丝并非真正供大于求,并由此提出发展我国制丝业的观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狠抓茧丝标准制定和实施稳定茧丝大国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茧丝业的发祥地。解放后茧丝业在国家扶持下迅速发展,90年代我国重新成为茧丝大国。在入世的机遇和东南亚蚕业崛起的挑战面前,狠抓茧丝标准制定和实施,促进茧丝质量和效益提高,方能稳定茧的大国的地位。 一、辉煌的中国茧丝业 养蚕缫的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1905年我同产丝量已占世界的31.9%。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及技术落后,从1921年开始一度被日本领先我国退居第二。新中的成立后,蚕茧生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70年产茧12.15万t;1978年生丝产量占世界生丝总量的35%,超过日本,重新跃居出界第一;1980年产茧24.98万t,超过历史最高记  相似文献   

3.
对历年我国及世界主要茧丝生产国的生产统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应用随机时间序列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我国和世界主要茧丝生产国1991~1995年的生产量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为保持我国蚕丝业在国际上首席地位拟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和贸易国 ,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技术 ,使我国茧丝产量在世界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加入WTO将明显改善我国丝绸出口贸易的环境。随着丝绸配额限制的逐步取消和进口关税的降低 ,将有利于我国丝绸出口贸易的发展 ,进而促进茧丝绸业的发展。但是 ,加入WTO后我国蚕丝业生产流通领域将逐步向外国资本开放 ,外国丝绸企业将加大对茧丝绸生产经营和流通领域渗透 ,对我国蚕丝业相关企业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 ,加入WTO只是给中国的茧丝绸业一个发展机遇 ,能否把这个机遇变成现实的利益 ,从而促进中国茧丝…  相似文献   

5.
王象礼 《丝绸》2000,(4):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茧丝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不断加强,行政管理的效能在逐渐削弱,而在宏观管理上又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措施,因此,茧丝业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状态,生产大起大落,质量下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烤烟、蚕茧、羊毛等工业原料,也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放开不管,改革应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新机制,改革应使茧丝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近年来,政府及茧丝行业…  相似文献   

6.
唐琳  廖梦虎 《丝绸》2008,(5):6-9
(接上期) 2 2007年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1 宏观调控及时,茧丝价格基本稳定 稳定的茧丝价格有利于茧丝绸贸工农各环节的正常运行,也是茧丝绸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茧丝绸协凋办公室专门制作了茧丝价格网上监控体系,采取各种措施对茧丝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叶澄宇 《丝绸》2002,(7):4-5
介绍了在学习贯彻国办发[2001]44号文及国务院四部委局28号令过程中,对茧丝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实行鲜收购资格认定制度以及茧丝价格、质量监督管理三方面的体会,提出了尽快制订和出台《中国茧丝业法》、将茧丝管理纳入法制轨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贯彻国办发[2001]44号文及国务院四部委局28号令过程中,对茧丝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实行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制度以及茧丝价格、质量监督管理三方面的体会,同时提出了加快制订和出台《中国茧丝业法》将茧丝管理纳入法制轨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万仁 《丝绸》2000,(9):8-9
介绍了近年来宁夏蚕丝业的发展状况。实践证明 ,在宁夏发展茧丝生产新区 ,具有土地、劳力和自然资源丰富 ,气候条件适宜 ,蚕茧品质优良 ,投入产出比高等优势 ,是大有可为的 ,并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努力把宁夏建成我国茧丝生产新基地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丝绸》2005,(4):27-27
为提高茧丝绸业生产水平,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适应蚕茧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及蚕茧收烘体制改革的需要,2003年国家茧丝办以国茧协办[2003]31号文下达的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蚕茧收烘新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在国家茧丝办和四川省茧丝办的领导下,经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科技人员两年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全面完成项目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11.
胡祚忠  杜周和  李龙 《丝绸》2006,(6):28-29
新蚕品种选育推广,蚕业生产技术指导,蚕茧交易计价,蚕茧合理利用和高品位生丝生产都离不开茧丝质量检验.分析了茧丝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并对症指出茧丝质量检验方法及有关计算.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丝绸》2005,(2):12-12
为提高茧丝绸业生产水平,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适应蚕茧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及蚕茧收烘体制改革的需要。2003年国家茧丝办以国茧协办[2003]31号文下达的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蚕茧收烘新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在国家茧丝办和四川省茧丝办的领导下,经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科技人员两年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全面完成项目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王北鹰 《丝绸》2002,(11):1-3
分析了桑柞茧丝资源所具有的广阔的综合利用和商业开发价值,指出推进桑柞茧丝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我国茧丝绸行业全面发展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丝绸》2008,(3):I0002-I0003
编者按:我国茧丝绸业具有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生生相息,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做出过特殊贡献的民族产业和功勋产业,如今也是主导国际茧丝市场和引领世界茧丝绸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将在新世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农产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蚕桑丝绸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仍然是东南部地区一些市、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曾为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出口创汇和帮助农民脱盆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自九十年代以来,山西茧丝业每况愈下,产品质量不断下滑,目前已到了危及这个产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之境地。笔者通过分析质量下滑的诸多表现形式,着力呼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茧丝产品的监督管理,以遏制这个产业的不断萎缩,使其继续为建设经济强省、经济强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已经成为我国桑蚕茧丝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茧丝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广西茧丝质量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广西茧丝质量的措施建议。广西茧丝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良好契机,积极推进茧丝产业发展,茧丝生产突飞猛进,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是我国蚕丝业发展的高速时期 ,高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来自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同时我省蚕丝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发展 :年生产蚕茧 8万多吨 ,生丝 1万余吨 ,出口总额 1亿多美元 ,成为我国主要的茧丝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但也要看到面临的危机和困难。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的到来 ,将给丝绸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如何把四川由“茧丝大省”转变成“丝绸强省”,尽快摆脱四川丝绸低迷状况 ,必须发挥创新蚕业的研究主导作用。要充分利用我省蚕丝的产业优势 ,深入了解我省蚕丝生产现状 ,加快和强化现代生物技术的各种成果和技术手段在…  相似文献   

18.
茧丝绸是宿迁市传统的优势产业,自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以来,全市蚕业生产迅猛发展,丝绸工业蓬勃兴起,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两年由于国内外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产业发展有所萎缩。当前茧丝价格大幅上扬,高价位反差给我们如何应对茧丝市场变化、适应市场需求又上了生动的一课。  相似文献   

19.
文摘天地     
《丝绸》1997,(10)
97693中国蚕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陈锡潮等/中国蚕业。1997,No3,4-6茧丝绸行业虽在近年出现滑坡,但预计2010年前后,中国蚕业仍是需要发展的产业,具体将表现在:蚕茧产量和丝绸消费仍将稳定增长,蚕茧生产地将持续转移,生产、消费、管理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此应采取如下对策:稳步增加茧丝产量和提高茧丝品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丝绸消费格局,增加丝绸消费量;强化行业管理,推进茧。丝、绸生产和贸易的有序协调发展;强化科技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换。97694集约经营是茧丝绸行业经营方式改革的方向/李瑞/中国蚕业,1997,N…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制丝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茧丝价格严重倒挂,市场走势难以预测,绝大多数制丝企业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从而把企业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尽快摆脱这种被动局面,确保我国制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