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思政  王君玲 《农药》1998,37(4):25-26
在第二代梨木虱若虫期,用10%吡虫啉WP10000、8000、5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一次。药后1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4%、92.0%和93.6%;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6.5%、91.5%、95.7%和95.1%;药后7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6%、94.6%、96.8%和98.0%;药后14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7.5%、86.8%、92.2%和96.3%,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  相似文献   

2.
吡虫啉防治水稻秧田蓟马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祥林  冯维卓 《农药》1996,35(3):42-43
每100公斤水稻干种拌7O%吡虫啉100、200、300克三个处理对稻蓟马的防效分别是98.1%、97.6%、98.6%,其持效期都在30天以上,可使稻苗在整个秧田期免遭稻蓟马危害。每亩用4克吡虫啉喷雾,药后1、3、7天防效分别达90.6%、87.8%、88.3%,且对水稻安全,可作为防治稻蓟马新药剂。  相似文献   

3.
醚菊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进  蔡隐雷 《农药》1995,34(3):27-28,25
根据两年的林间防治试验结果,醚菊酯对马尾松毛虫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和快速虫效力。10%醚菊酯悬浮剂每亩用量2克(稀释5000倍)小区试验防治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和第一代2-3龄幼虫,72小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8%和98.8%,8小时死亡率即可达80.3%和83.7%,24小时死亡率分别为95.0%和95.3%,大区试验防治第二代幼虫72小时虫口减退率为99.3%。从防治后蛹期天敌昆虫寄生情况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于淑琴  潘忠稳 《农药》1998,37(5):35-37
进行了12.5%恶草酮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4天或5天使用恶草酮100、150、200ml/667m^2,施药后28天,对稗草的株数防效为92.6% ̄98.8%,总株数防效为92.6% ̄98.5%;施药后50天,对稗草的株数防效为94.9% ̄98.1%,总株数防效为83% ̄95.9%,总鲜重防效为83% ̄94.3%。恶草酮对水稻安全。其效果优于50%或60%丁草胺乳油。  相似文献   

5.
杨群芳  陈文瑞  蒋素蓉 《农药》2001,40(9):23-24
比较了苏·阿、B.t.和虫螨克防治花椰菜小菜蛾的效果。药后1天,2%苏·阿可湿性粉 剂100g/667m2的防效为98.3%,高于B.t.可湿性粉剂(16000IU/mg)50g/667m295.9%的防效, 也高于0.9 %虫螨克乳油 50ml/667m295.4 %的防效。药后1周,苏·阿的防效仍达 94.77%,明显 高于B.t.可湿性粉剂(16000IU/mg)50g/667m2和0.9%虫螨克乳油50ml/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赵敏 《农药》1996,35(8):40-41
1993-1995年,应用噻井防治水稻病虫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0%噻井35克/667米^2能有效防治稻飞虱和纹枯病,对稻飞虱,纹枯病校正防效分别为91.9-98.9%,63.6-84.3%。县对稻虱控效与25%噻嗪酮25克/667米^2相仿,但对纹枯病只相当于井冈霉素使用1次控效。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病虫兼治混  相似文献   

7.
杨燕涛  朱明华 《农药》1997,36(11):35-36,40
试验表明,亩用高效氯氰菊酯15-20毫升,对红铃虫防效达69.8-80.1%,对棉铃虫药后3,5,7天的防效分别在85.7-90.4%,80.2-81.0%和74.1-75.4%,均明显优于溴氰菊酯。其与辛硫磷混用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剑  松会武 《农药》1997,36(5):34-36
本文报道了吡虫啉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应用结果。吡虫啉对稻飞虱有特效。在若早高峰期,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30克,水60克,药后1天防铲在71.8-90.4%,药后3天灰89.5-96.4%,药后30天防铲维持在91-98.8%,持铲期在30天以上。防铲明显优于甲胺磷,噻嗪酮和杀螟虱。具有击倒力强和持效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朱永林 《农药》1996,35(8):44-46
35%丁苄可湿性粉剂1994-1995年防除水稻秧田和直接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在播种后10天使用丁苄1.5,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为89.7-93.7%,总杂草防效96.8-99.2%。直播稻田在播种后5天使用丁苄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92.9-94.1%,总杂草防效97.8-99.0%。丁苄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0.
水稻直播田杂草防除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管国兴 《农药》1995,34(4):43-45
1994年对直播稻田进行了药剂除草研究。结果表明:播前用5%丁草胺颗粒剂1公斤/666.7米^2,播后再用10%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15克/666.7米^2处理,对稗草、阔叶草及总体杂草株防效分别为94.6%、87.3%92.3%;鲜重防效分别达99.4%、92.8%、99.3%。播后5天单用苄嘧黄隆15克/666.7米^2,对稗草、阔叶草、总体杂草株防效分别为80.4%、69.4%、77.4%;鲜  相似文献   

11.
腈菌唑在小麦,土壤上残留与降解的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夏昕  吴剑英 《农药》1996,35(10):29-31
本试验为腈菌唑在辽宁、江苏两地的两年残留测定,作物为小麦。分析目标为麦粉、麦杆、青植株、土壤,四种试材分析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均为75%以上。1993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7.2天和23.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1天和2.5天;1994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5.8天和36.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4.3天和3.3天。试验施药剂量为25毫克/公斤(2.5克/亩)及50毫克/公斤(5.0克/亩)两种,在收获期小麦麦粉及麦杆中的残留量都低于参照的允许残留量0.1毫克/公斤及2.0毫克/公斤,安全间隔期为20天。分析结果表明腈菌唑对小麦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赵敏 《农药》1996,35(7):34-36
1990、1994年,在连晚秧田进行了播后的药剂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2天,应用17.2%哌草丹-苄嘧黄隆每公顷3000克,30%丙草胺每公顷1125-1500毫升防除秧田杂草效果好,且杀草谱宽,总草株防效分别为96.3%、91.1-95.5%,鲜重防效为98.4%、91.5-95.9%。播后10%苄嘧黄隆每公顶180克,秧苗2叶后再用50%二氯喹啉酸每公顷375克,降草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3.
啶虫脒,吡虫啉对麦蚜的毒力及药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卫华  束前 《农药》1999,38(9):20-21
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对禾谷缢管蚜的 L C50 分别为2 .47 、3 .72 、2 .91μg/ ml。啶虫脒作用速率快,药后1 .5h ,蚜虫死亡率近90 % ,24h 达100 % ;其持效期长达20 天;田间试验表明啶虫脒对麦蚜防效最高,用量1125g(a .i.)/h m 2 ,药后3 ~20 天,防效稳定在90 % 以上。吡虫啉的防治效果与用量相关,用量225g(a .i.)/h m 2 以上,3 ~20 天的防效在90 % 左右,但15g(a .i.)/h m 2 以下对麦蚜控制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35%丁苄可湿性粉剂1994~1995年防除水稻秧田和直播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在播种后10天使用丁苄(商品量)1.5、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为89.7~93.7%,总杂草防效96.8~99.2%。直播稻田在播种后5天使用丁苄1.8、2.25千克/公颂,对稗草的防效92.9~94.1%,总杂草防效97.8~99.0%。丁苄对水稻安全。与10%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和50%丁草胺乳油相比,可扩大杀草谱。  相似文献   

15.
12.5%草酮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125%草酮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4天或5天使用草酮100、150、200ml/667m2,施药后28天,对稗草的株数防效为926%~988%,总株数防效为926%~985%;施药后50天,对稗草的株数防效为949%~981%,总株数防效为83%~959%,总鲜重防效为83%~943%。草酮对水稻安全。其效果优于50%或60%丁草胺乳油。  相似文献   

16.
耿继光  马标 《农药》1996,35(9):42-43
1995年用克莠灵水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阜南,含山两地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1.5 ̄2.0公升克灵15天株防效在98.2 ̄99.1%,鲜重防效97.5 ̄99.0%,克莠灵为大豆田理想的阔叶除草剂。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与杀虫单混配防治水稻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吴传伟 《农药》1998,37(5):26-2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防治稻飞虱速效性较好,且高效持效。田间适宜药量为10 ̄20g/667m^2,药后1 ̄5天,对稻飞虱校正防效达84.6% ̄95.3%,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25g/667m^2,防效(44.5% ̄80.3%)。控效期达30天以上。与80%杀虫单40g/667m^2混配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后5天,校正防效达92.4% ̄94.4%。在实行害虫兼治中,宜在稻虱若虫  相似文献   

18.
灭多威在棉花及土壤中降解动态及残留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慕卫  王开运 《农药》1996,35(3):31-33
按生产上常规用量,每亩喷施20%灭多威乳油60毫升防治二代棉铃虫,施药后7天在棉叶上及14天在土壤中其降解率分别为98.81%及88.09%;半衰期分别的1.56天及4.98天。防治二、三、四代棉铃虫,按有效剂量施药6次,有效成分72克/亩,棉籽和土壤中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023及0.084微克/克;再加大50%用量,有效成分108克/亩,最大残留量仅为0.034及0.214微克/克。结果表明,灭多威在棉叶上及土壤中降解较迅速,常规用量下,对棉籽及土壤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9.
吡虫啉及其混配防治稻虱及稻纵卷叶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具有对稻虱击倒力强、持效期长、防效高而对天敌安全的特点。在稻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亩用吡虫啉10~30克,药后2天防效达92.4~100%,而噻嗪酮仅为47.7%。药后32天调查,吡虫啉对稻虱仍保持很高防效且对蜘蛛杀伤率低。在亩用10~20克防治稻虱适宜剂量下,可混配杀虫单每亩30~35克,以兼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20.
皇甫伟国  郑宏海 《农药》1996,35(5):38-3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具有对稻虱击倒力强,持效期长,防效高而对天敌安全的特点。在稻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亩用吡虫啉10-30克,药后2天防效达92.4-100%,而噻嗪酮仅为47.7%。药后32天调查,吡虫啉对稻仍保持很高防效且对蜘蛛杀伤率低。在亩用10-20克防治稻虱适宜剂量下,可混配杀虫单每亩30-35克,以兼治稻纵地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