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研究数据中心空气处理过程,对比分析了常见的数据中心与温湿度独立控制数据中心的空气处理过程,并计算了2种空气处理过程精密空调的能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数据中心的空气处理过程,虽然增加了新风的处理能耗,但可以有效减少精密空调的除湿与再热能耗,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对于大型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风节能设计,具有较大的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是将空调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分开处理的一种空调形式,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具有显著的节能潜力。本文通过对应用在深圳某办公建筑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进行测试,得到了高温冷水机组和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等设备的实际运行性能,并借助分项计量电表数据统计分析了该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能耗。与同类办公建筑相比,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该办公建筑节能约35%。  相似文献   

3.
刘兆辉 《建筑技术》2023,(2):181-186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较高的原因之一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能效较低。基于具体案例系统仿真对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别对机组序列优化控制、水泵变频优化以及机组出水温度优化进行研究,确定系统优化策略。借助TRNSYS模拟仿真软件,模拟仿真优化前后系统全年运行状态与能耗情况,验证优化策略节能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全年能耗与优化前相比节能13.2%。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对某写字楼空调系统分别采用常规空调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时冷源部分的空调能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内冷式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构造。为了对该系统中应用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另一种形式的内冷式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作为对比。通过建立2种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其系统能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冷式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发展,在保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空调系统能耗成为暖通空调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水冷冷水机组加自然冷却方案,给出了冷源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了机房温湿度及新风量要求的节能潜力。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了CFD模拟在气流组织分析中起到的节能作用。从部分负荷运行、冷源工况切换、主机房精密空调集中控制方面阐述了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7.
常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一般采取全天恒定站内温度控制,未能充分考虑人员活动特征及室外环境变化对过渡空间(地铁站)内乘客热舒适性的影响,导致站内舒适度不高,空调能耗增大。本文利用相对热指标RWI(relative warmth index)研究了地铁站内乘客乘车全程热感觉变化规律,探索了站内不同温湿度设定值下RWI极值的变化规律,并基于RWI变化特征提出了改善站内舒适度及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改进措施。综合考虑乘客活动规律及夏季室外环境变化,提出了地铁站内温湿度参数设定方法和动态调节策略。利用所提出的地铁站内温湿度设定优化方法,对上海、南京等地铁站内实际运行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当前地铁站内RWI值普遍偏低,表明地铁空调系统具有较大的通过优化站内温湿度设定实现节能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邢巧云 《建筑节能》2011,39(5):11-15
简要分析了传统空调系统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优势及其系统组成.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其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简要进行了系统能耗分析,同时给出了实际运行过程中记录的监测数据,通过与常规空调系统的比较,说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辛婧  侯志坚  沈炳耘 《建筑节能》2009,37(12):21-23,33
以北京某一商业建筑为模拟对象,对其空调冷负荷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普通空调系统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能耗.经过对能耗的比较和分析表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能耗比普通空调系统的能耗降低了16.4%,冷水机组全年平均性能系数提高了13%.结果表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医院手术室空调系统特点对新风独立除湿系统进行建模,并通过VBA编写程序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以普通冷水机组为冷源的新风独立除湿系统的可行性,以及不同的室外环境温湿度、室内设计温湿度、新风量及冷冻水供水温度对新风独立除湿系统的能耗、运行特性及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使得系统较节能且稳定地运行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新风量会提高新风机器露点温度,有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室内设计温湿度的高低不仅会影响系统的能耗,而且会影响到新风机器露点温度,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合理匹配室内设计温湿度和新风量,就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准确地了解要进行热计量节能改造的供热系统和建筑物能耗现状,针对某小区进行了节能诊断,分析了燃煤锅炉效率、补水率、循环水泵耗电情况、室外管网水力工况、室外管网热损失率、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建筑外窗气密性和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状况。根据实测数据,得到了既有供热系统和建筑物能耗水平与现行节能标准之间的差距,提出了节能改造的方案建议,分析了节能效益,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高校类建筑因监控数据统计方式单一,导致不能有效进行数据节能分析的问题,提出建立省级高校能耗监测数据中心。在结构上进一步划分高校类建筑,设计节能监测系统结构,给出系统软件的实现方案,编写建筑编码。软件运行效果显示,本文设计的高校类建筑节能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分类、展示功能,为高校建筑节能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10家大型连锁超市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筑能源审计的方式,并通过现场调研和用能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上海地区该连锁超市类建筑2012—2014年的能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家超市的建筑能耗水平自2012—2014年以来有所下降,但总体用能水平相对较高;同时,对大型超市的用能数据分析发现,大型超市年度建筑能耗最大的为冷冻冷藏系统,其次是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然而在空调季节时,空调系统能耗的比例最大。针对超市建筑的能耗水平和用能特点,提出了节能改造建议和节能措施,为上海地区大型超市类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衣健光 《暖通空调》2011,41(11):11-14,100
通过对比分析该航站楼的全年建筑能耗,找出影响其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并进行节能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空调系统能耗与照明系统能耗约占T2航站楼总能耗的78%,节能潜力巨大,是节能研究的重点.采取一系列节能优化措施后,T2航站楼的能耗有明显的下降,与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准模型相比,其全年...  相似文献   

15.
建筑给水系统的运行能耗主要产生于二次加压供水、循环水加压、热水加热等环节,用水环节本身也附加有能量消耗.对既有建筑给水系统的不同能耗环节分别进行了节能、节水潜力的理论分析,介绍了各环节的节能、节水改造措施,并进行了技术评价,以期为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EnergyPlus能耗模拟,探讨了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和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这2条节能技术路径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降低供暖空调全年能耗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的节能潜力较小,经济性较差;单纯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并不能保证降低建筑年耗冷量,应综合分析全年供热供冷能耗确定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17.
空调系统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能效诊断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我国江浙地区某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效诊断,通过对该大楼能耗数据监测平台提供的分项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及对空调系统典型工况进行测试发现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空调系统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节能效果进行分析,为大楼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庆奎 《建筑节能》2007,35(10):58-60
高耗能建筑加剧能源危机,当前我国建筑耗能黑洞正日益扩大,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我国节能状况与国外差距巨大,法律监管空白是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发展生态建筑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手段.生态技术的逐步推广和运用,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针对建筑智能化过程中出现的耗能较大的问题,提出对建筑实施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照明系统的节能、设备监控系统的节能、使用新型材料节能等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曹琦 《暖通空调》2005,35(4):39-41
提出一种用节能成熟度模型评价空调能耗水平的方法,认为这一方法可以帮助设计者、使用者、业主明确空调系统当前节能水平及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