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由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燃烧与爆炸技术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高红旭等人翻译的《含能材料激光点火》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含能材料激光点火》作为“含能材料译丛”之一,系统全面归纳了含能材料激光点燃理论、提高含能材料安全性的材料与方法、激光与含能材料的相互作用以及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我国含能材料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该译著全面综述了含能材料领域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激光技术发展,包括含能材料的光热性能、含能材料激光作用理论、激光技术在含能材料起爆和点火应用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等,为改善含能材料的安全性和提高高性能弹药的点火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 一、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莫斯科) 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化学腐蚀反应基础理论等研究工作,在苏联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研究所也承担材料应用研究所委托的研究项目。该所实验装置新颖,仪器先进,在腐蚀机理研究方面有独特之处,在苏联被广泛注目。 1.V.A波波夫教授研究室:主要研究不锈钢的钝化和孔蚀。 2.G.M弗洛里阿诺维奇博士研究室:根据电极法研究钢活性溶解行为。  相似文献   

3.
《江苏陶瓷》2006,39(4):23
经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测试,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主研箭成功激光透明陶瓷,这标志着我国在激光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这一尖端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激光材料高分子激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王波杰*张静李前树(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关键词高分子,激光材料,微腔激光(Laser)是通过辐射的受激发射进行光放大的简称,它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中科院上海高技术发展基地启动 我国知识创新工程又一试点项目——中科院上海高技术研究发展基地于7月8日启动。 上海高技术研究发展基地由上海硅酸盐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冶金所等5个研究所组成。该基地将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技术创新研究。上海高技术发展基地目前承担了“人造晶体材料”、“红外焦平面技术”、“微光机电系统”等国家和中科院重大科技项目,并从事无机材料、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新型激光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40(4):57-57
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测试,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主研制成功激光透明陶瓷,这标志着我国在激光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仪有的几个掌握一尖端技术的国家之一。与透明的玻璃材料相比,透明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等优点,抗表面损坏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苏联高分子材料老化和稳定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0年代以来,在苏联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科学委员会主席尼·马·艾马努埃里院士的领导下,以列·雅·卡尔波夫命名的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荣膺列宁勋章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专业部的研究所及高等学校的大批科学家,对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和稳定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苏联近30年来在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发展和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诸多科研人员的努力,激光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超短脉冲、超高强度、超短波长等成为了当前激光技术的代表特征,脉冲激光技术的出现更为高分子材料加工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在分析脉冲激光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时,首先对脉冲激光及其折射率改性情况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从激光烧烛产生表面多孔结构、周期结构以及块体材料加工对材脉冲激光技术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东陶瓷》2006,29(6):36-36
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主研发,经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测试,国产透明陶瓷日前首次成功射出激光,这一“亮”标志着我国在激光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这一尖端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氯化铵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NH_4Cl 分解为 NH_3及 Cl_2(或 HCl)的研究工作,近几十年来,世界一些国家先后进行过研究工作,有的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有关单位如青岛化肥厂、天津碱厂及大连制碱工业研究所等单位,也作过 NH_4Cl 分解方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数据,但都处于室内  相似文献   

11.
薛敏敏 《合成纤维》2007,36(6):48-50
自1992年来,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纤维Lyocell纤维。它具有改进的性能,并用N-甲基吗琳-N-氧化物(NMMO)作为纤维素的直接溶剂进行生产。Lodz工业大学化学纤维系和天然纤维研究所已开始研究纳米纤维素纤维——新一代Lyocell纤维,生产时也使用NMMO。论述了Lyocell纤维技术范围内研究工作的最新发展,主要是纳米纤维素纤维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前言在高分子材料大气老化试验研究中,太阳辐射,尤其紫外辐射的观测,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国际上几十年来,已有不少工作者不断在探讨和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紫外辐射情况进行观测,其中以Newland等的连续观测时间最长,Davis等的观测规模最大。我国有些部门也曾经进行过测定研究。我所十多年来也曾先后进行过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始创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聚氨酯研究开发的研究所,它几乎伴随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全部发展史。五十年来,通过几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有:聚氨酯硬质泡沫、聚氨酯软质泡沫、车用聚氨酯材料、聚氨酯助剂、聚脲喷涂弹性体、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原料等,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始创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聚氨酯研究开发的研究所,它几乎伴随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全部发展史。五十年来,通过几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有:聚氨酯硬质泡沫、聚氨酯软质泡沫、车用聚氨酯材料、聚氨酯助剂、聚脲喷涂弹性体、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原料等,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激光对人眼的伤害和对仪器、设备的破坏。随着激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激光防护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简述了激光防护材料的类型、性能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陶瓷》2019,(11)
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从工业上的激光热处理技术,到军事上的激光破坏机理研究,均与之密切相关,它在激光加工应用等领域中的诱人前景,激励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前进。笔者利用有限元理论,对不同模式激光加热Al_2O_3陶瓷的热传导过程及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Al_2O_3陶瓷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分布。根据热传导方程和热应力方程,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激光辐照下中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物理模型。模拟计算了Al_2O_3陶瓷在不同模式激光照射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吸收的激光能量主要分布在光斑半径以内,因此随着加热时间增加形成的径向温度梯度也越大;陶瓷内部沿轴向不同深度各点的温度随时间增长曲线在加热初始阶段均为S型。笔者的研究结果可为激光切割陶瓷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炭素》1975,(4)
旋转活塞发动机存在的技术难关之一,缸体型面出现震纹。为了解决震纹,哈尔滨电磁研究所和长春汽车研究所协作,从1970年开始从刮片材料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透明陶瓷是新一代固体激光材料。本文对Nd:YAG透明陶瓷激光材料的起源、发展过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进行评述,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酸敏变色片是一种新型非银盐信息记录材料,它主要是一种以酸敏指示剂和含卤高聚物为主要组份的信息记录材料。1963年美国H.S.Stillo等人首先报道了采用一种酸敏指示剂和含卤高聚物作为电子束记录介质。而后,日本大久保敏雄、上原武等人相继开展了此种光敏体系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在他们试验的基础上,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完善了酸敏变色片的制备工艺,并于82年3月  相似文献   

20.
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其在军事领域的实战化应用,使得针对高能激光的防护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能激光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总结分析了激光隐身和高能激光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兼具激光隐身和防护功能的智能化激光隐身材料是未来激光防护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之后,详细阐述了智能化激光防护材料的防护思路,并按防护机理梳理了现阶段具有智能化激光防护特征的材料体系和防护结构,分别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方向。目前智能化激光防护材料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尚未能有一种已知材料体系可以满足激光隐身和高能激光防护兼容的需求,针对新材料的开发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对智能化激光防护材料的发展趋势也进行了预测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