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是油田开发的重点。为满足精细挖潜需求,砂体识别技术需要不断的深化研究。以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为研究区块,依据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成因及沉积作用的差异,结合电测资料,从井组剖面和砂体微相相带图两个方面对高台子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曲线韵律特征、渗透率特征、砂体厚度特征以及砂体的几何形态等四个方面分析,找出了识别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一套识别方法,对喇嘛甸油田高含水时期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受构造坡度及水动力条件等沉积因素的影响,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容易发育有岩性或者焦油席类的隔层,这种隔挡作用加强了砂体内部储层的非均质性,同时影响井间连通程度.本文研究了Z油田S砂体从衰竭开发转为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井间流体的连通性.本文利用原油气相色谱指纹方法通过生标参数区分度进行油源比对判定,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实验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应用了油藏网络剖分,依据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将该区葡I组划分为26个单砂层,应用ISGR一体化建模软件将葡北三断块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砂、河间薄层砂、主体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和尖灭区等五种沉积相类型;并应用油藏储层属性建模、油藏流体性质建模等软件分析本区剩余油分布的潜力,从形成原因上划分了注采不完善、滞留区型、单向受效型、岩性变差型、砂体边部型等五种类型剩余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不同井网密度下杏南开发区主力油层不同类型河道砂体控制程度分析,搞清了随着井网密度增加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的变化特征,提高了对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的认识程度,对储层精细描述方法的改进以及不同开发对象合理开发井距的确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评价事物特征过程中,权重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关联法,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法确定储层评价过程中的权系数,进而以葡北油田部分井为例,对储层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该法运算速度快,所需数据量少,对于其它油气资源问题也同样适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葡北油田的产量递减规律证实,油田稳产期结束后,产量将以双曲线规律递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计算油田储采比的理论公式,并对油田合理储采比进行了论证。葡北油田极限储采比为16.93,储采比低于极限储采比以后,油田稳产期结束,进入产量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精细地质研究后对杏南开发区葡一组河道砂体及剩余油分布的认识,首先从垂向、平面和层内三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的沉积特征,并且总结了不同类型河道剩余油分布的特征,提高了对储层砂体及剩余油分布的认识程度,对进一步选择提高采收率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三角洲沉积模式,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水下分流河道内部构型要素主要可分为前积体和前积层2种,前积层根据被破坏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保留型、破坏型和混合型,前积体可分为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各自具有不同的成因及沉积演化模式。前积层对剩余油的垂向分布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而在前积体内部剩余油主要在前积体的上倾方向富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沉积学为理论指导,以研究区区域地质资料、测井资料、沉积结构以及测井资料为主,对长4+52储层进行详细的沉积微相研究,研究表明,本区长4+52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涧湾。本研究为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2储层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10.
坪北油田长6储层属于湖相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坪北油田的主力产层。通过用倾角测井及微地震波裂缝监测、几何变形分析和相对地压力分析等方法点、面结合分析了坪北长6储层裂缝特征,按成因总结了三种类型,即剪切构造裂缝、层间缝和压裂缝。构造裂缝、层间裂缝不发育,作为渗流通道对坪北长6储层意义不大。压裂缝中的粒间缝与一般的孔喉所起作用相当,而超微压裂缝在原始状态下对渗流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括论述了二十多年储层构型分析法的重大研究进展:从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研究转入到对地下储层的分析;从简单的露头剖面测量到多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对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逐渐应用到其它冲积沉积体系中去,但目前仍以曲流河点砂坝研究最多。最后,指出了储层构型分析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括论述了20多年来储层构型分析法的重大研究进展:从对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逐渐转入到对地下储层的分析;从简单的露头剖面测量到多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对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逐渐应用到其它冲积沉积体系中去,但目前仍以河流沉积研究为主,以曲流河点砂坝研究最多。最后,本文指出了储层构型分析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部分主力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而河道砂岩为主的储层内依然存在一定未动用或含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为了充分动用这部分剩余油,需要加强河流储层沉积的构型研究。本论文以港东油田馆陶组油层为例,对地下辫状河的储层构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单一辫流带宽度与心滩坝宽度、心滩坝宽度与辫状河道宽度及心滩坝宽度与长度的经验公式,有效指导研究区心滩坝与辫状河道规模的确定。同时揭示了不同级次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为今后同类油藏的开发动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昆北油田切4区块基岩风化壳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及孔隙结构、物性特征、控制因素的研究,认为本区基岩风化壳储层岩性为不同蚀变程度的花岗岩,储集空间包括基质孔和裂缝两类。根据物性特征统计,储层属低孔、低渗基岩风化壳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有构造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等多种因素,其中成岩后生作用为最主要的控制因素。通过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预测基岩风化壳储层的分布规律,为勘探及油藏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流河道砂体是杏四~六面积南块油层的主要沉积特征,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有少量的反韵律沉积,以杏四~六面积南块A#注入站地区油层连续吸水剖面资料为依据,对不同沉积韵律油层注聚后吸水剖面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注聚后注入剖面得到了有效调整,各种韵律油层注聚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出现剖面反转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剖面逐渐向底部转移,底部油层吸水比例仍然较高;3种韵律油层剖面变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复合韵律和反韵律油层有利于提高注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笔者针对葡北一断块某些层位注水效果差,小层不吸水等直观现象,根据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孔隙度(φ)、渗透率(k)、小层平面图,沉积相带图等资料,借助地质分析解释理论,对葡北一断块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性研究,认为大庆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经对葡萄花油层组几个小层系统研究,储层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苏36-11加密区盒8下层为例,在现有分层方案基础上,以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划分各级构型单元类型并总结其特征。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和现代卫星照片资料建立辫状河内部构型模式,在沉积构型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不同级次的构型分析。包括以井震结合的思路,表征辫流带级别的宏观砂体分布及隔层分布特征;基于小井距对比分析,通过模式约束、多维互动的思路,对心滩进行识别,搞清心滩与辫状河道的关系,并对心滩坝内部构型进行解剖。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各级储层构型对有效砂体分布的控制规律,并用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方法,得到相控理论指导下的高精度三维构型模型,为后续储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奈曼油田储层主要为低孔、低~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状况较差,无天然产能,为进一步认识该区块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伤害储层的一些因素,结合该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开展"五敏性"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奈曼油田储层多为强水敏和中等水敏及强盐敏性,因此,开发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孤岛油田周缘馆上段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快,岩性油藏描述困难的问题,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用层序约束地震复合属性的方法,明确各期次河道的切割关系及相互间的连通性;在此基础上将孤岛油田周缘馆上段河道砂体分类,使得井位部署方案更加优化,所部署井位均见油气,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子北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子长县的东北部,子北油田南沟岔理72井区位于子北油田的北部。通过对该研究区岩心、薄片、铸体和扫描电镜等数据的分析,对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受控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北油田南沟岔理72井区长6储层主要为细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粉一细粒长石砂岩及中一细粒长石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其次是长石溶孔,再次是岩屑溶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