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声技术》2012,(3):90
DAR-1设置完整的档案相容性与录音功能,音源部分支持MP3,WAV,WMA,ADPCM等音乐播放格式;录音支持MP3,WAV,ADPCM等录音格式,並配备多种高音质录音模式选择,在录音过程中通过调节录音模式来达到符合场景的最佳方式。除内建128 MB储存容量外,也可通过USB随身碟  相似文献   

2.
《电子科技》2003,(19):4-4
“双子”可以让你和心爱的人共同分享音乐,它具有双耳机插孔功能,可以两个人同时欣赏同一首歌。朝华数码高端新品“魔音-双子”继承了魔音系列的高音质、任意音源转录、超长数码录音、FM调频等特点,又在功能上有新的突破———音乐不仅能听到,而且还可以被看到,双子的七彩炫光使音乐生活有声有色。双子是真正转录型MP3,任意音源均可随机应变,直接转录成MP3,真正实现CD转录成MP3格式,而USB无驱移动存储硬盘带来无限的自由。参考价格:1180元左右与爱人共享音乐——朝华魔音双子MP3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音源来源的多样化,仅16Bit/44.1kHz的CD格式已是强弩之末,24Bit、36Bit/96kHz、192kHz的数字音源格式正在急速上升,从而促进了市场上兼容多种音频格式的高质量的DAC、硬盘播放机,音乐伺服器等数字音频播放设备的发展。与此稿时,国际知名音箱品牌也相应地推出了各种高质量的PCHi—Fi音箱,  相似文献   

4.
CD随身听     
雨博 《新潮电子》2004,(4):209-214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日本索尼(SONY)公司和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通过合作,研发出CD数字录音格式(直至今日,CD格式依然是还原性最好的一种音源),并共同制定了CDDA(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光盘的红皮书(Red Bood)标准。在1982年8月31日的发布会上,此格式一经公开即立刻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数字音频时代的帷幕终于拉开了!  相似文献   

5.
CD-R时代悄然而至。在80年代末,随着DCC和DAT两种数字录音格式的出现,模拟盒式磁带开始走向衰落之路。然而,DCC已经消亡,DAT成了专业人士的工具,在家庭中难觅踪影。两者都没有完成其数字时代的角色任务,不过数字录音格式战却如期展开,MD随身听及录音座开始流行,可录CD机销售量猛增。因为家庭录音爱好者(人数远多于发烧友)都在购入CD-R可录CD机来制作个人喜爱的音乐精选集,或转录一些珍贵的录音。  相似文献   

6.
面对高品质数字音频的蓬勃发展,录音机又如何应对?此时日本TEAC的业务用录音机TASCAM DV-RA1000的上市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该机可以在可重复使用的碟片上记录高音质的数字立体声。在该机的内部配置有高性能的A/D、D/A转换器,可以适应市面上所使用的主要数字I/O格式,可应用于各种录音的场合。在廉价的记录媒体上可进行长时间录音该机可以使用CD-R、CD-RW和DVD+RW等几种碟片。当使用CD-R和CD-RW时,与以前的CD机一样,可以用CD-R和CD-RW进行记录和重放。当然也可以重放市面上出售的CD光碟。但是在使用DVD+RW碟片时,该…  相似文献   

7.
蒋英 《家庭电子》1999,(4):42-43
先锋这还是第一次推出单一的MD录音机MJ—D7。MJ—DJ一扫以往MD给人“尽管方便,但音质还应提高”的印象,而致力于MD的高音质、高品位,以满足喜爱组合音响的朋友们。以往MD组合音响的高音质化只是CD唱机高音质的延伸,总是局限于放音一类的技术。而MD是录音机,其使命就在于要实现录音的优异音质。MJ—D7的结构是重新设计的。它  相似文献   

8.
马老师:您好!唱片的录音只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前进,从以前的CD格式演变出了现在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多种唱片格式,比如HDCD、XRCD、SACD、LPCD、DVD—A等格式,现在还出了最新的蓝光CD。  相似文献   

9.
尽管CD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改进版的SACD也已经上市10多年了.基于网络的音乐服务器也已经被很多爱好者所接受,但在Hi—Fi发烧友的音响系统中.CD机目前仍然是主流的数字音源装备.其中又以纯CD播放机最为普及.兼容SACD、DVD-Audio及其它碟片格式的综合性播放机反而不被很多爱好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品质数字音频的蓬勃发展,录音机又如何应对?此时日本TEAC的业务用录音机TASCAMDV—RA1000的上市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该机可以在可重复使用的碟片上记录高音质的数字立体声。在该机的内部配置有高性能的A/D、D/A转换器,可以适应币面上所使用的主要数字I/O格式,可应用于各种录音的场合。  相似文献   

11.
关月 《视听技术》2001,(8):50-51
新一代的数字式媒体令人目不暇接,DVD录像机已发展出多种格式、分别后缀上了RW、RAM和R;以高画质、高音质作为卖点的卫星数字广播在日本的人气指数正迅速攀升;另处还有能实现高清晰记录的D—VHS、VCR等等,AV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飞利浦公司的双托盘CD录音机CDR765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分别介绍了外部音源的转录、内部CD的转录、完美的比特转录和实验室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3.
《数码》2009,(5):121-121
索尼本次推出的SX系列数码录音棒包括ICD-SX700、ICD-SX800和ICD—SX900三个新款型号。该产品具备无压缩录音的线性PCM录音功能.可在441kHz16bit线性PCM录音模式下.实现CD音质的录音,忠实记录声音的同时,还能展现极富临场感的高音质音效。  相似文献   

14.
据《电子材料》杂志(日文)1994年第9期报道,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已制成长时间固态录音再生LSI的新产品LC850llE(低电压版)和LC85020E(高效率符号版),并开始销售。LC85011E首先在3.3V下工作,可应用标准低压的DRAM,研制适用于不用音源的高音质录音再生的MSBC-APB算法。用于小型便携设备的录音再生。LC85020E,加上不用音源的MSBC—APB算法,重点是人的声音录音再生,开发并装载比以前该公司高1.5~2倍压缩的MSBC—TDC算法。三洋电机公司开发长时间声音录音再生LSI@一凡…  相似文献   

15.
SACD与DVD-Audio的不同格式 在数字音响领域中,取代CD位置的新一代数字音乐光碟已毫无疑问当属SACD(Super Audio CD)和DVD-Audio。SACD是日本索尼和荷兰飞利浦(原先开发出CD光碟的两家大公司)再度联手研制出的新一代数字音乐光碟,SACD采用的是DSD(Direct Stream Digital)数字录音技术,以极高的取样率(高达2.8224MHz,是CD取样率44.1kHz的64倍),把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在音频工作越来越方便的同时,录音格式的激增也给录音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过去,录音做节目几乎不用考虑什么格式问题,因为记录载体就是模拟磁带。在录音棚里,录音师多使用四分之一英寸的母带和1英寸的多轨磁带(其他尺寸的磁带用量很少)。而最终用户使用的音频载体,也多为黑胶唱片、录音带和CD。所以,对于录音专业人员和消费者来说,当时的记录格式并不会对两者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这一切已经时过境迁,如今,录音师不得不为眼花缭乱的记录格式而伤透脑筋。对于立体声节目,选择不仅仅限于模拟和数字那么简单,录音…  相似文献   

17.
《电声技术》2002,(9):52-55
1引言1982年CD开创了数字音响时代,1997年问世的DVD开创了数字视听时代,无线电转播的数字电视(DTV)在英、美等国也早已在1998年底先后播出,并且数字电影院也开始在美国、中国出现。在数字科技日新月异的进展中,所有家用音响组合和视听组合也将进一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虽然仍有人认为传统的模拟音响产品具有高音质的声音,例如60年代盘式录音机所录制的原声带至今依然比CD录音更要传真,70年代的LP唱片以顶级的音响设备播放时,其音质仍然可能与目前的数字音响匹敌。但是这些高质量的模拟…  相似文献   

18.
一.MP3音乐光盘制作流程 刻录MP3音乐光盘的过程有以下几道程序:首先选择正确的音源,然后将音源录成WAV格式(使用各种录音程序),之后将WAV格式压缩成MP3格式(使用文件格式转换程序),如此即可产生一个MP3音乐文件,最后使用刻录软件刻录MP3音乐光盘。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阿细 《视听技术》2000,(1):42-42,13
数字音源以数字方式处理声音讯号或数据,常见的数字音源有CD、MD、LD、DVD、DV、DAT、DCC等,根据需要,这些机器可通过数字输出、输入接口与其它的音响器材作讯号或数据的传输。如在某些CD机上有DIGITAL OUT的端子,便于外接品质较好的DAC(数模转换器)来提升音质;而在大多数的DVD机上会同样的端子,除同样可用于外接高品质DAC外,更重要的是输出Dolby Digital和DTS数字信号,提供给AV功放(或解码器),以获得5.1声道的环绕声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叶新海 《视听技术》2003,(12):45-48
什么是音源?音响系统常用的音源有哪些?什么叫模拟音源,什么又叫数码音源?模拟音源和数码音源的主要区别在哪里?CD的规格如何宁取样、取样率、量化、量化精度等术语的含义是什么?CD规格定为16bit,44.1kHz有什么根据?为什么不是其他的数字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