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土区水土保持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上只有三大块黑土地,一块在欧洲,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一块在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另一块分布在亚洲,就是我国的东北黑土区。 我国东北黑土区分布在松辽流域,总面积70多万km2。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11万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及其四周的台地低丘陵区,北起黑龙江省的嫩江县和  相似文献   

2.
黑土区水土流失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桐 《水利天地》2005,(11):18-19
我国东北松嫩平原为典型黑土区,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土壤为黑土、黑钙土及草甸黑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畜牧业基地。近年来,东北黑土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地承载能力降低,其原因,就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下面笔  相似文献   

3.
西北黄土高原区该区涉及陕西、山西、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六省(自治区)40个县(旗),水土流失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轻度水力侵蚀面积占30.32%,中度水力侵蚀面积占32.37%,强度以上水力侵蚀面积占37.31%。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km2,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1.8亿t,占黄河同期总输沙量的62.8%。东北黑土区该区包括辽宁省大部,吉林省全部,黑龙江省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部、兴安盟和通辽市北部,总土地面积103万km2。据考察,目前该区水蚀面积17.70万km2,占总面积的17.2%,其中黑龙江省8.86万km2,内蒙古自治区东部4.04万km2,辽宁省3.07万km2,吉林省1.73万km2,以轻度侵蚀为主。北方土石山区该区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其中海河流域总面积31.82万km2,山地和高原面积18.9万km2,占60%;淮河流域总面积27万km2,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经考察,海河流域区域土壤侵蚀面积在近20年呈现减少趋势,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淮河流域区域土壤侵蚀总面积在近20年的时间内减少了2.7万km2。——...  相似文献   

4.
随着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实施以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提出,人们对保护黑土地的认识越来越高。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地之一,位于我国的东北松辽流域,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甜菜、亚麻、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的  相似文献   

5.
刘宁 《中国水利》2011,(12):17-17
水土流失是我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5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2%;全国分布有八大水土流失类型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t,约占全球土壤侵蚀总量的1/5。  相似文献   

6.
黑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黑土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一块在美洲,一块在欧洲,另一块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号称东北黑土区。东北黑土区集中连片,面积较大,地跨黑龙江、吉林两省,总土地面积11.7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8亿亩,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谷物仓库”之称。东北地区绝大部分商品粮  相似文献   

7.
扎鲁特东北黑土水土保持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扎鲁特旗国家农业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乌力吉木仁河流域锅底山项目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境内,项目区划分为锅底山、双龙镇和忠厚村三个小流域,总土地面积100.81km2。锅底山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耕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能力,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干旱、风沙危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本文对项目区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认为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9.21%,年保土10.28万t,年调水183.90万m3,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补充地下水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鹤岗市正式启动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近年来,共完成治理面积99.31 km2,治理程度可达到91.10%.在治理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总结出东北黑土区综合治理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阜新市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土地面积10355km2,水土流失面积4552km2,占总面积的43.96%。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阜新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003年阜新市阜蒙县、彰武县被列为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项目区,试点期为3年,共治理41条小流域,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05.72km2。2006年两县又被列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一期工程项目区,治理期为5年,项目区涉及阜蒙县6条小流域,彰武县7条小流域。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共有三大片黑土,分别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东北松辽平原。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黑土地流失严重,原本肥沃的黑土普遍出现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养分流失等问题,黑土地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分析黑土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及国内外治理经验,拯救和保护黑土地,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保护黑土资源。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扎兰屯市总面积16 948.26 km2,是东北黑土区的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市。30多年来,坚持因地制宜,对坡耕地、荒山、侵蚀沟进行综合治理,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 406 km2,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春喜  再胜 《水利天地》2008,(4):F0002-F0002
3月28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启动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此次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是国家水利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同时启动的,从今年起到2010年,黑龙江省每年将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100万亩,连续治理三年,累计达到300万亩。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拜泉:打造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智 《中国水利》2009,(7):56-58
东北黑土区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流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垦殖、超载放牧和乱砍滥伐等活动,造成区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保护黑土地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黑龙江省拜泉县是东北黑土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较早的县市之一.该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县、全国第一个平原地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国际工发组织确定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第三届地球奖等诸多荣誉,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的基础上,此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核对,较为准确地摸清了全国土壤侵蚀的现状。我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56.92万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5.70万km2。此次考察的重点是水力侵蚀区,与1985年开展的第一次普查成果和1995年开展的第二次普查成果相比,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减少,强度减少。三次普查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分别为179.42万km2、164.88万km2和161.22万km2。强度以上水蚀面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年间,各强度级别的侵蚀面积中,强烈级减少29.7%,极强烈级减少35.0%,剧烈级减少43.0%。总体而言,我国水土流失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此次重点考察的水蚀区水土流失面积138万km2,占考察区面积的26.6%,占考察区山丘面积的63%。我国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二是水土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45.2亿t,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400多吨/(平方公里.年),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业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威胁到粮食的持续生产能力。文章通过探讨影响坡耕地地表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坡降、汇水面积及下垫面因素,分析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东北的辽河、松花江两大流域中上游(包括辽宁、吉林、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四省区的部分面积)范围内分布着零星和成大片的黑土地。辽河流域零星分布着的黑土地面积大约有1.8万km2。成大片的黑土地主要集中在松花江流域内的松嫩平原上,面积大约为12万km2,这就是号称世界三大块黑土带之—的典型黑土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然的因素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黑土地向人们亮出了“黄牌”,直接威胁着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黑土地在国…  相似文献   

17.
焦作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33km2,占总面积的15.54%,其中黄河流域263.8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67%,水土流失分布为强度区67.9km2,中度区123.42km2,轻度区72.48km2,海河流域369.2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33%,水土流失分布为强度区54.26km2,中度区153.74km2,轻度区161.2km2。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通过对焦作市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实现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坚持丘陵区以水保林建设,山区以加强封山育林为重点的治理思路。以加强和提高全社会对水土流失的重视,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黑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东北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是全球性重要的战略资源。多年来,受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已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黑土区水土流失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东北平原宝贵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了"东北粮仓"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会危及我国长远的粮食安全,所以,研究黑土地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与模式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黑土区被誉为国家粮食生产与供给的"稳压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长期过度开发与利用、保护不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东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的疏理与分析,总结出当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概述了在漫川漫岗区、丘陵沟壑区和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从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角度,分析了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为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和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内蒙古、黑、吉、辽4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报送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以来,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于2002年8月18日和8月23日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多次深入黑土区实地考察调研,积极向中央建言献策,对促进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水利部本着简化程序、抓紧实施的原则,从2003年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用于启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先期在4省(自治区)8个不同侵蚀类型区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尽管试点工程的实施范围与投资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标志着长期没有中央投资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从此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的范围,因此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