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传统村落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分析,以云和县坑根村为例,研究民宿旅游视角下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浅析其对历史建筑和村落肌理的修复;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复兴;村落人居环境和旅游景观更新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该村景观资源利用率、社会效益还不够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华中建筑》2021,39(7)
传统民居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修缮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在乡村旅游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将传统民居改建为旅游民宿,既保护了原有街道风貌、延续当地地域文化,又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一定的游客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旅游民宿发展应具地方特色,基于当地地域文化的同时,根据不同旅客需求定位民宿的功能倾向,进行旅游民宿改建,最终通过特色民宿把握乡村的差异性,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相似文献   

3.
乡村景观不仅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与深远的文化传统。当前城市化发展对乡村景观破坏日趋严重,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以乡村景观为利用对象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文化传承、产业复兴、环境提升等方面具有全面促进作用,为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契机与思考方向。本文从乡村景观保护更新和乡村旅游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出发,梳理出乡村景观要素与特征识别、乡村景观保护更新途径、乡村旅游视野下对景观保护更新的特殊性等方面的内容,并以诸暨牛头岭村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其景观要素的梳理与特征识别,提出“基于乡村特征延续下的景观保护”“基于旅游发展下的景观更新”的针对性策略,尝试系统性地探索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景观保护更新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民宿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乡村民宿不仅具有旅游服务功能,同时也是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民宿对旅游升级和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石材是一种传统地方材料,具有环保、经济、耐久等特性,能反映地方材料特色及其承载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本文以天津蓟县西井峪民宿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墙体、院落围墙、院内铺装、小品装饰及材料的砌筑方式等方面,探讨石材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和材料应用方式,总结石材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新时代语境下乡土建筑文化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文化传承载体,加强文化开发与保护是延续其生命力的关键。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针对民宿发展现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宿景观的关系,提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宿景观设计要素,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宿景观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琳 《风景园林》2017,24(5):87-93
乡村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典型的文化景观,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对乡村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为例,深入分析了哈尼梯田、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景观的特征价值及其在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围绕"哈尼梯田遗产价值的保护及展现"、"传统民居的活态保护及价值更新"、"哈尼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和传承"这3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规划思考。提出要从旅游的视角科学地认识并尊重乡村景观的价值,自然性、真实性、完整性、地域性和体验性是乡村景观的核心特征,不仅构成了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更是进行乡村景观保护和规划的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6,(1)
低碳景观建设是21世纪城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消费、减少资源消耗,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旅游方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从低碳的视角进行乡村景观更新规划以顺应低碳旅游的发展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黎里镇朱家湾村为例,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从自然景观、聚居空间和行为模式三方面梳理低碳旅游与乡村景观更新的关系,提出乡村景观更新的低碳化策略,以期为乡村景观更新规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在乡土聚落快速兴起,而民宿作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极佳切入点应运而生。文章针对乡土聚落中民宿发展出现的无序性开发、同质化严重、乡土性缺失等问题,分别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民宿开发及民宿设计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乡土聚落保护更新下民宿开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如今,民宿业作为旅游的新兴载体,正经历着井喷式的发展,如何保证在民宿数量几何式增长的情况下,其行业服务质量能够仍然保持优质,成为学者们热门研究课题。文章以杭州地区民宿为例,通过对杭州四眼井地区的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阐述了乡土性、体验性在民宿景观布置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使民宿发展更加符合旅游者的景观偏好,提升其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旅,顾名思义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华夏的文化通过旅游产业将其发扬,被更多人们所认知传承.窑湾客栈的"民宿"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窑湾文旅产业具有决定性的一环.大运河文化下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由民宿的装潢表现,在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下成为外界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由当下窑湾古镇文旅融合的背景中考察大运河文化下的民宿——窑湾客栈,研究其发展,从文化旅游方面了解华夏文旅融合促进下对大运河周边民宿生活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滨水村落被划入到景区内,越来越多的村落逐渐改造成为景区服务的民宿村。该文以深圳较场尾民宿村为例,探讨由城市边缘村落转变成景区内部的民宿村的改造路径与方法。针对村落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分别从功能更新及空间优化的角度提出发展策略,功能更新策略包括旅游服务功能更新、公共服务功能更新及旅游交通功能更新策略;空间优化策略包括整体空间优化、街巷空间优化、滨水空间优化及建筑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章佳  颖涂塽 《城市建筑》2023,(8):183-18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各地发展乡村经济的主要方式之一,乡村民宿的营建也随之迅猛发展。为避免乡村民宿快速发展,导致同质化严重、乡土性缺失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安徽皖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户型结构,针对不同的户型结构提出具体的改造优化设计方向,并以堂屋院落式户型作为典型实践研究对象,从内部空间优化、院落营造、建筑立面更新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探讨营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品质民宿的可行性,以期对国内其他地区民宿建筑设计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乡土景观作为传统村落重要的物质和文化载体,在旅游商业开发的冲击下面临着乡土风貌破坏、乡土文化遗失的双重挑战。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乡土景观的价值构成要素,揭示了乡土景观保护对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建立文化旅游与乡土景观互促机制的基础上,从空间整合、文化传承、时令保护三方面提出面向文化旅游的乡土景观保护策略。并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永丰村为实证研究案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乡土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验证表明,乡土景观保护能有效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旅游,进而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城景观保护与更新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发挥古城景观在城市城市建设,文脉延续中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城市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此,针对仙桃市沔城镇莲花湖公园设计研究,是以当地景观可持续发展,景观保护与更新等多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对古城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补充和完善古城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乡舍民宿作为遗产资源和传统民宿相结合的产物,是促进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新型尝试和连接游客需求的中介桥梁。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实践,论文在阐释此类乡舍民宿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乡舍民宿发展的资源本底,并对乡舍民宿发展所面临的约束和困境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发展路径,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詹恒 《居业》2021,(1):40-41
近些年来,国家及各四川民族地区政府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民宿建筑景观设计作为民宿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相关政策上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从乡村建筑规划、民族文化保护、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实施都影响着民宿建筑景观设计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6)
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蒸蒸日上,也迎来了新的高峰。在这个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他们更加倾向于能使身心都得到放松和能亲近大自然的旅程。此时的民宿旅游也恰好得到了发展机遇,它能满足大多数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我国的民宿旅游表面上如日中天,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的民宿旅游发展经验以及如何开展特色民宿旅游,采取文献资料分析法,对贵州省开阳县的特色民宿水东乡舍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开阳县的特色民宿水东乡舍在旅游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发展特色化民宿旅游提出一些建议,更深层次的发掘开阳县的特色,以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民宿水东乡舍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秦耀堂 《河南建材》2021,(3):140-141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旅游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而且节假日也成为众多国民外出旅游的重要时期.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因此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度假这一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的建设也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乡村旅游民宿的起步时间比较晚,而且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以至于乡村旅游民宿的观感质量不是很高,文章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位于浙江省松阳县西坑村的云端觅境项目在充分尊重传统生土聚落肌理形态的基础上,对建筑品质不佳的老屋进行了更新设计。该项目设计重组了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置入了新的民宿功能,充分利用景观视野,并结合传统生土建造工艺以期提升建筑空间品质,发扬生土建筑地域性特色,激活村庄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奕芳 《福建建筑》2014,(3):65-67,6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传统公园的改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西湖公园改造更新项目为例,分析目前传统公园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及"有机更新"的设计理念,提出了针对城市传统公园的改造原则和改造策略,在尽可能满足现代功能要求的同时,保护公园的传统文化与景观特色,打造具有艺术性、文化性与功能性的公园景观,体现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