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关于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江苏省级层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的总体部署,本文以入选江苏省首批试点的常州市武进区回民村陡门塘的规划实践为例,从村庄的空间价值、民俗文化和产业发展等角度对陡门塘如何实现"村美民富"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做了一些探索和总结,旨在为新时期我国类似村庄的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华中建筑》2021,39(6)
江苏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案,其中,特色是要体现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田园是要展现山水之美的意境,是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是呈现宜居宜业的活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该文以江苏省徐州市岳庄新村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规划为例,从功能结构布局规划、乡村景观规划和深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三个层面对接"特色"、"田园"和"乡村"主题,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梳理了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历程,将江宁区乡村发展归纳为试点示范、示范区建设、全域规划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品质发展四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背景条件、发展目标、组织方式、建设内容等进行梳理分析,试图廓清乡村建设发展历程的路径与阶段特点,为我国县域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聚焦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梳理和提炼蒋巷村的成功建设模式;依据现状实施瓶颈,提出规划实践的现实问题,并挖潜问题产生的内生逻辑,最终从发展途径、协同治理、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后续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是以传统农业与新型产业的有效互动带动乡村转型升级。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顺势提出。文章融合了国家省市层面相关政策,在综合指引下提出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发展方向和内容,并以首批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的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村为例,从环境美化、政策优化和产业强化的视角,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在新时代新战略的顶层设计下,结合村庄规划设计提出有效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大浪潮下,彰显特色对于乡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挖掘特色就是挖掘地域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步伐快速推进,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地域文化亟待挖掘、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研究浦口区后圩特色田园乡村景观设计,在充分挖掘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确立了"蟹美后圩,里人家"的村庄建设主题,以特色文化为灵魂,将其融入到生态、生产、生活当中,实现后圩特色田园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升华。  相似文献   

7.
目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地纷纷先行先试,探索乡村振兴的地方路径。"特色田园乡村"即是江苏省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乡村振兴创新举措。本文以苏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树山村为例,结合持续五年的规划编制与在地实践,针对乡村规划建设的痛点问题,提出规划引领、双创引进、文化引擎、要素引入、活动引流五大"博引策略",探索"陪伴式"的乡村规划路径,以期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进程中,正历经社会治理结构熵变及转型的广大乡村尤其是尚未越过贫困边缘的乡村,其乡村规划如何在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立足现实,抓住重点,引导乡村重振产业活力,重组人本治理结构及重塑传统文化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并以罗霄山脉国家级贫困村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渡里村村庄规划为案例研究,阐述通过采用"大思维,联动融入区域发展""深挖潜,力促经济脱贫发展""控格局,引导生态美丽发展""理民俗,造浓郁乡村特色发展""对位‘多规’,引入‘多金’,促规划‘合力乘风’实施"等五大规划发展策略,力求让规划回归乡村发展本质,激活其内生发展动力,探索一条能够真正有效引导我国广大村庄尤其是贫困型村庄尽快实现脱贫复兴发展的规划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田园综合体规划的"显性"与"隐性"维度出发,探讨了田园综合体产生的背景,从建设体制、空间管理、规范标准和乡村事权等方面揭示了田园综合体规划面临的问题,并以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为例,从区域协同、产业发展、"多规合一"、生态保护、旅游策划、体系支撑、效益评估、社会治理和管理经营等角度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具体对策,明确了区域性、综合性和村民自治等"隐性"规划要素对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尚处于实验试点阶段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村庄规划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关键抓手,而国土空间规划师对于保障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下村庄规划对规划师的要求,从规划师视角梳理了乡村精准规划的基本内涵、体系架构等,并以十八洞村为例,从"一个目标""两大基础""三种方式""四条路...  相似文献   

11.
近郊型乡村地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产业功能外溢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状态往往可集中体现出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研究破解其规划建设难题具有突出的意义.本文认为,近郊型乡村地区空间管控往往存在"重建设、轻发展""重片面、轻系统""重模式、轻特色"等问题,从规划管控视角出发,近郊型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应重点关注发展、建设和特色三个方面的管控.从发展管控方面,应划定三条乡村发展红线,引导乡村精明发展;从建设管控方面,应关注三项乡村建设内容,保障乡村建设有序开展;从特色管控方面,应搭建三个特色发展维度,重塑乡村发展内核.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美丽宜居村庄特色资源优势明显、规划建设基础良好,多元的地形地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活跃的经济特色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村庄类型。在美丽宜居村庄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规划引领缺失、文化挖掘未显、产业业态单一、乡村风貌无序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后岸村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深化村庄设计,保证村庄规划建设落地;传承乡土文化,提升村庄发展品质内涵;升级乡村旅游,推进产业业态功能培育;展现风貌特色,建构乡村营造策略体系;明确管理实施,探索开发运营模式路径"等五个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旨在为美丽宜居村庄规划设计实践及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投稿须知     
正《小城镇建设》杂志创办于1983年9月,是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学术期刊,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会刊。杂志定位于县、镇、村规划建设领域,探讨小城镇及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热点问题,设置常规栏目有"理论与方法研究""空间规划与设计""生态景观与风貌""产业发展与运营""文化保护与传承""人居环境整治""管理与治理""乡村振兴""田园建筑""国际视野""专家笔谈""调查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下对拥有独特文化旅游资源的村庄,在规划编制的思路上应该从"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安居乐业""维续文化""环境宜人""设施齐备"等六方面进行统筹性分析思考。以村庄产业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作为两大抓手,以旅游业结合农业形成产业联动作为村庄产业规划的落脚点,以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功能结构、文化资源保护、景观风貌保护等内容作为村庄建设规划的核心,全方位地对文化旅游型村庄进行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是江苏省针对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和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为主要目的开展的一次重要实践。东台市是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突出问题导向,在创新调研方法、落实空间边界、提升产业效益、共建乡村文明、保护传统风貌等方面拓展规划内涵,调整规划思路,试图探索符合较高发展水平乡村阶段性特征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东龙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地处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内,与北侧青龙山遥遥相望。村庄交通便利,生态和农业条件较好,现有较多茶园、蔬菜和瓜果园,同时拥有历史遗址等文化资源。整个村庄沿东大路呈南北带状分布,总体上呈现"田林环绕,星水伴居,悠然见山"的形态结构特征。2018年,东龙村入选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启动村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小城镇建设》杂志创办于1983年9月,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学术期刊,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会刊。杂志定位于县、镇、村规划建设领域,探讨小城镇及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热点问题,设置常规栏目有"政策研究""规划研究""规划实践""管理与治理""产业发展与运营""人居环境整治""文化保护与传承""风貌与景观""田园建筑""数字乡村""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融合了体验经济理论的休闲旅游型乡村建设模式日益成熟。其通过对目标游客群体个性化体验需求的把握,挖掘乡村自然肌理、民俗文化等资源,设计出具有主动参与性、差异性、挑战性的体验模式,为游客带来参与农事活动的收获体验及回归田园的精神享受,也为乡村建设与振兴提供了新型路径。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佘村为例,通过村庄现状优势与挑战解析、国内外乡村营造案例借鉴,以类型体验为导向,提出"体验模式策划、社会组织重构、村民意识引导"三大乡村规划策略,并对策略具体空间落位进行概述。旨在以类型体验为发展路径,进行以农民为主体的行为疏导,运用政策和外部资本预先培植村庄自身活力,延续文脉基底,带动村庄差异化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乡村"生态的环境、适宜的产业、传统的文化、现代的生活",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不同类型的责任规划师活跃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社区生活圈、历史文化保护等舞台,通过“陪伴式”服务参与村庄社会治理、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实现从规划蓝图到施工底图的完美转换,打通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贵州省在汲取国内其他地区实践乡村规划师、总设计师、片区责任规划师等多种类型责任规划师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红色美丽村庄”和“特色田园乡村”两项试点建设工作,于2021年建立“1+1”驻村规划师机制,选派1304名规划人才驻村深度参与规划编制、项目实施、乡村治理等工作,村庄规划落地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城乡规划法》背景下对北京农村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五"规划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以来,全国各地都以规划为龙头,全面展开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实践.北京市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几批试点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至2007年,北京市首批79个试点村庄基本完成了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首批试点村庄规划组织了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