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系统研究临汝煤田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煤岩成分、变质作用、埋藏深度、岩浆热作用、地质构造条件、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和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本煤田地质构造和埋藏深度是影响煤层气贫乏的关键因素,对以后矿井开发利用煤层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上回你介绍了煤矿设计中的数学模型,但是没有结合具体问题.我现在的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对煤矿设计中的具体问题来构造数学模型?方:你们搞设计要画出施工图交付施工单位,在画图纸前,不是先要了解矿区的总体吗?在研究煤矿设计中的数学模型时,也得先了解它的全貌.今天我们就针对具体问题来讨论吧.  相似文献   

3.
平煤股份二矿庚20煤层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平顶山矿区构造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平煤股份二矿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综合分析了庚20煤层瓦斯在断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藏深度、岩溶裂隙影响下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该煤层瓦斯含量总体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特别是标高-300 m以下尤为明显;局部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组合影响,瓦斯含量在同一标高呈现北高南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瓦斯含量高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域的现象;并且断层处瓦斯赋存存在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海天煤业3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以瓦斯地质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地勘和生产时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多维度、多层次分析了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埋藏深度是影响瓦斯赋存的主导因素,对天海煤业瓦斯灾害防治和煤矿安全高产高效开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沁南东区块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开发井网间距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层气井网优化与部署是煤层气开发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井网布置可大幅度提高煤层气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针对这一问题,以沁水盆地沁南东区块为依托,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煤层条件、煤层含气量和渗透性分布特征;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不同井网方案下的生产动态,提出了综合考虑累积现金流和采收率等经济评价参数确定合理井网井距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3号煤层厚度4~6 m,平均5. 61 m,煤层埋藏深度在417. 93~1 527. 49 m。煤层含气量2. 87~24. 63 m3/t,平均为13. 78 m3/t,且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煤层含气量按对数函数规律增高。煤层渗透率较低,试井渗透率为0. 01×10-15~0. 2×10-15m2,平均为0. 06×10-15m2,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煤储层渗透性呈指数函数降低。根据研究区煤储层条件,对不同埋藏深度煤层气井的井网间距进行了产能模拟计算,并综合考虑累积现金流和采收率等经济评价参数,确定了不同煤层埋藏深度煤层气井合理井网间距,500 m以浅的区域为350 m×300 m,在500~1 000 m的区域为300 m×250 m,在1 000 m以深的区域为250 m×250 m,实际井网部署实施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适当调整,这些认识为本区煤层气开发制定合理的井网间距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鸿涛 《煤矿安全》2013,44(8):160-162
根据以往资料和实验测试结果,研究了龙湾井田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区域构造演化是控制本区煤层瓦斯赋存的重要因素,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煤层瓦斯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而埋藏深度对本区的瓦斯赋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研究区范围内,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随之增大,二者之间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向斜轴部瓦斯含量高于两翼,而背斜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治理低瓦斯煤层工作面回风流及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利用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和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煤层瓦斯参数实际测定法等,预测了未采区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瓦斯构成中,本煤层约占20%,邻近层约占80%,并从上隅角集中涌出.提出了专用排瓦斯巷和采空区瓦斯抽放两套瓦斯治理措施.现场应用表明,高位钻孔法抽放瓦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阿刀亥矿在开采过程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变化较大、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从煤的变质程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对瓦斯赋存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阿刀亥矿开采煤层的瓦斯含量主要受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厚、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拟合方程,而褶皱、断层以及地下水活动对煤层的瓦斯赋存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9.
开发神府东胜矿区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煤炭储量极其丰富,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埋藏较浅,适宜大规模采用机械化开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汾西瑞泰矿煤层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煤层顶板稳定性,从而解决在此困难的条件下准确判断煤层顶板稳定性的问题,以保证矿井安全。同时也为判断煤层顶板稳定性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快捷科学可靠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山体赋存煤层原岩应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西南高山地区煤层赋存的具体情况,研究建立了山体赋存煤层原岩应力分布情况的UDEC数学模型,并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出了山体赋存煤层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解决开采山体赋存煤层矿井设计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尽量减小或避免原岩应力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王庄煤矿后备区3#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采用了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现场实测资料,研究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板岩性、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等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埋藏深度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瓦斯含量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研究信湖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基于矿井揭露的瓦斯地质数据,建立瓦斯赋存与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埋藏深度、地质构造等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瓦斯涌出量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直接控制了煤层瓦斯的赋存、运移条件,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矿井初步设计简介兴隆庄矿井位于山东省兖州县境内,隶属兖州矿务局,设计能力为3.0Mt/a.该井田为近水平煤层,全区稳定可采煤层有3层(3、16、17层煤),占总储量的90%.其中主要可采的 3层煤储量占总储量的2/3,埋藏在上部.16、17层煤位于下部,距3层煤160m左右.原设计确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潘三矿地质构造、地质勘探钻孔与采掘工作面实测瓦斯含量以及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因素的分析,研究了矿井13-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结果表明:井田瓦斯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瓦斯风化带与瓦斯带分界明显,瓦斯带瓦斯分布呈现出北低南高、东高西低规律.根据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煤层瓦斯运移与保存条件,可划分为3个瓦斯地质单元,各瓦斯地质单元瓦斯含量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控制瓦斯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圈岩性质、构造煤等.  相似文献   

16.
王德春 《煤矿机械》2020,41(10):67-69
我国西部赋存有大量的急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是西部许多矿井的主要煤层,但急倾斜煤层开采支护技术的研究一直是煤矿开采技术中的难题。根据急倾斜煤层的围岩性质、埋藏机理等地质条件,对现有支架进行分析,通过全新的设计思路,研制出一种新型掩护支架,以适应急倾斜煤层高效、安全的机械化开采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望峰岗矿井是淮南矿区开采技术条件最复杂的第一对千米深井,其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瓦斯高且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埋藏深、煤质松软、透气性差;岩石松软、地压大、巷道支护困难.文章针对望峰岗矿井的特别复杂地质条件,在矿井续建设计过程中,对开拓方式、巷道支护、瓦斯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魏家地煤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含量高,煤层埋藏深,开采条件极为复杂。在矿井接替采区设计时,通过对煤层赋存条件、现有各生产系统的分析,结合地面地形,外部建设条件,并借鉴国内同类矿井的设计经验,提出了适合本矿东二采区的开拓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9.
孙疃矿煤层埋藏较深,穿过的地层条件较复杂,水压大、注浆技术及注浆施工难度均较大,如何在较深工作面防治水成为施工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王庄煤矿后备区3#煤层的瓦斯赋存特征,基于瓦斯赋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采用了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现场实测资料,研究了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及顶板岩性、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等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作为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瓦斯含量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能较好的反映后备区煤层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