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剖析了晋城无烟煤的气化特性,并结合气流床气化的特点,对当前成熟的航天炉技术、科林炉技术、东方炉技术和正在示范的多喷嘴分级给氧气化技术进行了适应性探究;结果表明:现有气流床气化技术需优化改进才能适应晋城无烟煤,多喷嘴分级给氧气流床气化技术针对高灰、高灰熔点煤所开发,对晋城无烟煤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钱伯章 《化肥工业》2008,35(1):63-63
山西兰花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杰斯菲克气化技术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下旬签订“晋城3052项目”GSP气化技术许可合同以及专有设备采购合同,这是该大型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首次应用于山西省大型煤化工项目。“晋城3052项目”的气化部分采用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3.
山西兰花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杰斯菲克气化技术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下旬签订“晋城3052项目”GSP气化技术许可合同以及专有设备采购合同,这是该大型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首次应用于山西省大型煤化工项目。“晋城3052项目”的气化部分采用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由北京杰斯菲  相似文献   

4.
对粉煤气化技术和气流床气化技术等三种气化技术在以神府煤和煤+半焦为原料的六种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流床气化技术气化温度较低,导致粉煤气化技术在多种煤气化指标方面表现优于气流床气化技术。另外,由于原料煤+半焦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含量低于煤,这使得以煤为原料的粉煤气化技术优于煤+半焦,但气流床气化技术的表现则相反,原因在于其反应温度低以及水蒸气输入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炭资源中高灰、高硫、高灰熔点煤(简称"三高"煤)所占比例较高,开发高效、洁净的"三高"煤加工技术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三高"煤煤质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粉煤气化技术,综述了"三高"粉煤气流床气化的可行性,为促进"三高"煤高效、洁净利用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相关参数对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的原理及我国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研发过程、试车情况,分析了粉煤粒度、密相输送氮气量、氧煤比、蒸汽煤比、气化压力及气化炉温度等因素对粉煤加压气化的影响,为我国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洁净煤技术》2005,11(2):65-65
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2005年4月1日成立。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克昌、副省长靳善忠出席成立仪式。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是由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该中心的近期目标是投入4000万元,建立大型加压灰熔聚硫化床粉煤气化中试技术平台,形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煤气化工业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建成国际水平的粉煤气化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8.
新型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具有原料消耗低,碳转化率高,热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强等优势。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中试装置在兖矿鲁南化肥厂运行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分别为:有效气体积分数89%~93%,碳转化率98%~99%,比氧耗0.30~0.32m3/m3,比煤耗0.53~0.54kg/m3,冷煤气效率≥84%。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投煤量为10kg/h~20kg/h加压气流床气化小型试验工艺条件的选择,并给出采用华亭煤在气化压力1.5MPa,投干粉煤量15kg/h条件下取得的主要试验数据。试验煤气产率达到1.94m3/kg,碳转化率96.9%,冷煤气效率78.5%,并列出相应的氧、煤、汽耗。试验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的,积累了干粉煤气流床气化数据,并提出今后中试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煤化工》2017,(2):27-30
以中石化扬子石化SE-东方炉粉煤气化装置原料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了神华、朱集西的烟煤和贵州、晋城、高平的无烟煤以及3种混配入炉煤粉的气化反应活性。研究表明,上述煤焦气化反应活性依次是:神华煤朱集西煤晋城煤高平煤贵州煤;温度增加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有良好促进作用;在应用混配煤时,应尽量以气化反应活性较弱煤的气化活性作为设计依据,从而提高气化反应的碳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煤气化化学及气化过程,说明煤气化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热裂解、部分氧化燃烧、炭的气化、炉渣的生成和排出4个转化步骤。论述了固定床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气流床气化技术3种煤气化技术的工艺、设备、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煤灰液渣对耐火衬里的腐蚀机理、煤灰化学组成、灰熔融性和灰熔融温度、液渣黏度四方面分析了气流床灰/渣特性。最后阐述了美国煤气化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提出应重点开展IGCC煤气化、低阶煤(褐煤和次烟煤)气化技术研究,开展以提高气化炉可靠性、气化效率和煤种适应性为目标的气化炉优化研究,控制多种污染物排放至极低水平的合成气净化技术研究,低成本高效率的O2分离技术及H2和CO2的分离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煤化工》2005,33(2):30-30
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4月1日,由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组建的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加压大型化研发、产业化进程和商业化推广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中心”前期投资4000万元,建设方案与近、中期目标是建立大型加压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中试技术平台,完善工程化验证环境和测试条件,2年 ̄3年内完成加压技术研发,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煤气化工业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建成国际水平的粉煤气化产业化基地;依托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建设以灰熔…  相似文献   

13.
应用Aspen Plus工业系统流程软件和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对粉煤气流床气化炉进行模拟.在设定粉煤气流床气化炉条件下,研究空气(O2占0.21,N2占0.79)与煤比和气化压力对有效气体(CO+H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粉煤气流床气化炉温度为1 500 ℃和碳转化率为99%的条件下,当煤进料量为3 265.87 kg/h,空气与煤比为4∶1时,有效气体含量最大.同时,气化压力越大,有效气体含量越大.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无烟粉煤和粘结剂成型制得型煤,用富氧空气为气化剂,在3 m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炉上进行了工业化气化试验。结果表明,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可以实现安全稳定可靠气化运行,制出合格半水煤气,气质能满足合成氨、甲醇生产,可代替间歇式移动床气化。气化火用效率为67.2%,气化效果较好,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有效气体成分偏低,CO2含量比较高。可采用高活性的晋城无烟粉煤生产的型煤气化或通过添加剂提高煤灰熔融温度、气化温度等措施,降低煤气中CO2含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制甲醇项目采用的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对比分析了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的优缺点,根据项目所用煤质特点,认为选择粉煤气化工艺路线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气流床煤气化是我国煤高效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简要总结了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壳牌(shell)煤气化技术、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GSP气流床气化技术、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以及航天炉(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讨论了各种技术各自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红林 《煤化工》2020,48(1):15-17,33
随着常压间歇式固定床(UGI)煤气化技术的逐步淘汰和无烟煤市场的萎缩,晋煤集团急需寻求适合于晋城无烟煤的气化技术。在对晋城无烟煤气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主流气化技术的特点,比较了不同气化技术对晋城无烟煤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JC炉和晋航炉能较好适应无烟块煤,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通过优化航天炉和针对性地开发晋煤炉,可实现无烟末煤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气流床煤气化是我国煤高效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了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气流宋蟮苦气化技术: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壳牌删耻乾化技术、GSP气流床气化技术、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以及航天炉(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并讨论了各种技术各自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生物质对晋城无烟煤气化过程的影响,以晋城无烟煤和杨树木屑为试验对象,研究无烟煤、脱灰无烟煤与木屑在气化介质CO2下的共气化特性,通过热重分析法考察了木屑掺混比、升温速率、煤样脱灰处理等因素对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混生物质木屑能降低无烟煤、脱灰无烟煤共气化温度,且增加生物质掺混比例能显著降低起始反应温度;脱灰无烟煤共气化反应起始温度更低。10、20℃/min升温速率下共气化试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共气化过程有一定影响;低升温速率下开始气化反应温度低,高升温速率下最大质量变化速率值大;煤样脱灰处理后,失去矿物质使煤孔结构发达,生物质与气化剂反应活位点增加,能提高气化反应性。  相似文献   

20.
《大氮肥》2005,28(3):190-190
为加快我国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产业化进程,2005年4月1日,由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暨山西天和煤气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