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接本刊1999年第14期第3页)24其他运动变量和代数变量的暂态安全性24.1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稳定性和电压安全性电力系统暂态安全性包括暂态功角稳定、暂态频率安全和暂态电压安全3方面。其中电力系统暂态电压(或频率)安全又包括暂态电压(或频率)稳定性和暂态电压(或频率)偏移可接受性2方面。从问题的数学描述来看,暂态频率稳定性是运动状态变量的稳定性;暂态电压稳定性是母线动态负荷运动状态变量的稳定性;暂态电压偏移和暂态频率偏移的可接受性是变量破坏对应的不等式约束问题。24.2暂态电压安全性24.2…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二)余贻鑫,李国庆,戴宏伟(天津大学电力及自动化系300072)(上接本刊第6期第64页)2.3邻近电压崩溃的指标本节将介绍几种评价电压稳定性的方法,它们都是基于静态模型的,这些方法不需要实际计算发生电压崩溃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多机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状态空间分析法对多机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详细探讨。内容包括建模;电压动态不稳定的特点以及与功角动态稳定性的区别和联系;发电机励磁控制包括稳定器(PSS)对于不同类型负荷电压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有载调压器和电动机典型负荷的电压失稳过程及电压动态稳定性的负荷模型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五)余贻鑫李国庆戴宏伟(天津大学电力及自动化系·300072)(上接本刊第9期第73页)4详细发电机模型下的电压稳定性与最大负荷能力在电力系统的稳态研究中,一般是把由潮流方程所决定的P-V曲线鼻尖上的功率P作为最...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其研究现状(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第一部分介绍电压稳定定义、分类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负荷对电压稳定研究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常用的静态和动态负荷模型,并分析了负荷特性对电压稳定的影响。给出了电力系统电压失稳的几种典型场景,如中长期电压失稳、电压崩溃、电压升高失稳等。可通过无功补偿、变压器分接头紧急控制、发电计划重新安排、切负荷等措施进行电压稳定控制。指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电压稳定机理;发电机对电压稳定的作用;考虑电能质量要求的电压稳定性;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的关系;电压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考虑负荷的静态和动态模型;直流输电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三)余贻鑫李国庆(天津大学电力及自动化系·300072)张连斌(东北电力学院电力系·132012·吉林)(上接本刊第7期第64页)3电压稳定域和经典时间框架下的电压崩溃电压崩溃过程的动态十分复杂,至今还未彻底弄清...  相似文献   

7.
李晨霞  康积涛 《电气开关》2009,47(6):26-28,31
首先介绍了以三阶感应电动机为主的动态负荷模型,然后应用MATLAB电力仿真模块集SimPowerSystem构建了系统模型,并通过在系统模型中设置大扰动进行时域仿真,分析了动态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故障切除时间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负荷的负荷特性对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判别中个别负荷的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1)中曾将负荷节点模拟成一个恒定阻抗和一台等值感应电动机,在考虑电动机机械暂态过程的情况下,提出一种通过比较两个潮流雅可比矩阵行列式的符号来判别小干扰电压稳定性的原理和方法,此文中将证明,这种判别电压稳定性的原理和方法,上可以计及每个具体的感应电动机动态行为对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开创了了电压稳定性分析中考虑实际分散负荷行为的先例,并说明这种判别方法更符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浅析电力系统负荷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负荷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及模型参数的测量方法.定性分析了静态负荷特性与动态负荷特性及负荷建模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在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中,发展动态负荷模型是研究电压稳定问题的关键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综合的智能电网技术——节能降压(CVR)技术可对馈电电压进行动态优化.减少高峰时段的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避免电价波动及负荷超过可供应极限。  相似文献   

11.
含双馈风电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电并网改变系统潮流,为研究风电并网对电压稳定的影响,建立含双馈异步发电机组(DFIG)风电系统的动态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处理DFIG转子控制电压值的方法.该电压控制方法将DFIG稳态转子控制电压值作为动态DFIG模型的转子控制电压值,随着系统运行状态变化而改变控制电压值.应用延拓法追踪动态负荷参数变化时系统的平衡解流形,并采用分岔理论分析动态负荷参数变化对风电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风力机模型会使电压稳定性分析结果产生差异,且上述新的DFIG转子控制电压方法更加精确、可行.  相似文献   

12.
SVC控制引起的电压振荡失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伟  蒋平  唐国庆 《中国电力》2005,38(8):19-23
在发生电压崩溃的单机-动态负荷系统中,采用传统SVC控制器(静止无功补偿器)提高其电压稳定性:研究表明SVC控制可以延迟系统鞍结分岔点,大大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但新状态变量的引入改变了系统特性,使得系统在发生鞍结分岔之前,先经历一个Hopf分岔。时域仿真表明,此Hopf分岔诱导系统发生振荡型电压失稳,系统的负荷极限由Hopf分岔参数决定。因此,在使用FACTS控制器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时,要详细考虑其对系统中各种分岔的影响,综合优化控制器的设计和安装。  相似文献   

13.
负荷特性对江苏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电网具有电源分布不均、负荷增长迅速、无功储备不足等问题,是典型的易发生电压稳定问题的系统。在仿真中考虑了动态负荷模型和参数的影响,分析了2006年江苏电网负荷增长和负荷中心大扰动后的电压稳定性,并与采用原有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在一些电网电压稳定分析常沿用以往角度稳定分析所用的静态负荷数据的作法存在较大的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电压稳定分析和制定应对措施的要求。还就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提供动态无功支持,提高江苏系统电压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采用SVC提供江苏电网扰动时负荷的动态无功支持,提高电压稳定性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对浙江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SVR)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先采用连续潮流法定量地分析PSVR对浙汀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改善情况.再分别采用负荷突增法和轨迹灵敏度分析法定量地分析PSVR对浙江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改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还是暂态电压稳定的角度,电力系统电爪调节器均有利于系统电压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电力系统负荷特性以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运用文献(1)分析法,通过实例,就实际中的电力系统一般静止性负荷,旋转性负荷及一般综合性负荷特性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此外,还给出了一个连续追踪电力系统P-V曲线,搜索临界参数的应用实例,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有效,实用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研究述评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介绍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的研究现状和方向,讨论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与分岔之间的关系,并回顾各种方法在电力系统分岔中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在负荷实际的动态特性下深入研究分岔特性与电压崩溃机理,定义电压稳定裕度和距离电压崩溃的裕度;根据多机摇摆曲线的混沌程度来估计后期稳定性。建议将混沌的概念从传统的有界范畴拓广到系统在趋于无界(失稳)的模式方面的貌似随机性,即无界混沌。  相似文献   

17.
为更加精确、快速地判断系统动态电压稳定性,提出了系统动态电压稳定的特征值指标IDVSE(dynamic voltage stability eigenvalue index),并计及异步电动机负荷三阶机电暂态模型,对异步电动机负荷进行暂态等效和特征值分析,进而判断系统动态电压稳定性。该指标克服了动态电压稳定指标的不精确性和计算量大等问题。BPA软件对IEEE30系统的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孤立中压微电网中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DFIG)与动态负荷的暂态运行特性。为改善含DFIG微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提出了基于就地层储能稳定控制、DFIG快速变桨控制和甩动态负荷的暂态电压稳定协同控制策略。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东澳岛中压微电网系统和稳定控制策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微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与微电网中风电渗透率和负荷特性密切相关;在大扰动下,提出的暂态电压稳定协同控制策略能有效增强微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串联电压凹陷补偿的不同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Dynamic Voltage Restorer)串联于电网络,用来保护敏感负荷免受电压波动尤其是电压凹陷的影响。讨论了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常见在线检测方法和相应的实时补偿策略,并结合负荷特性进行综合比较。目的是分析其对补偿设备,特别是储能系统容量和逆变器设计等级的影响。实际应用中,补偿策略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敏感负荷对电压恢复的要求以及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经济性能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建立合理的综合负荷静态模型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感应电动机静态电压特性进行动模实验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综合负荷的静态电压特性进行了较深入全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负荷静态模型.所提出的模型能合理地描述综合负荷在低电压运行条件下的静态行为,具有全电压范围适应性,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