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代县滩上镇西会白家坡沟尾矿库的基本情况,对尾矿库区域的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场地地震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库区稳定性较好,无不良地质作用,建议库区设置有效的排洪系统,并注意巡视库周山体,及时处理滑坡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重庆丰都县太平小(2)型水库为实例,阐述了该水库库区工程地质情况,从库区工程地质以及料源分析,确定库区坝型可选为混凝土重力坝、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两种坝型方案,同精度比较了两种坝型方案的优缺点。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在技术上都具有可行性,但从资金投入考虑推荐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相似文献   

3.
以周家沟尾矿库为工程背景构建二维数值模型,研究随着堆积坝坝顶标高的增大地震作用对 坝体稳定性影响。根据库区场地情况选用实测波ElCentro波和Taft地震波合成人工地震波时程对尾矿 库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分析了随着尾矿坝坝体加高时尾矿库的最大动剪应力分布、坝顶水平加速度反 应、尾矿库的残余变形及库区的液化区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坝体的加高,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坝顶 底部区域且随着坝体的加高由初期坝向坝顶方向扩展;坝顶最大加速度及放大系数减小;尾矿库的最大 残余变形增大,较大部位出现在坝顶附近;坝顶的加高尾矿库液化区将发生变化。工程中要注意坝顶加 高后尾矿坝部分区域发生的液化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勘查地质地情以及室内对实际地区地质材料试验,充分调查某尾矿库工程地质的特性,定性地分析该尾矿库稳定性。采用商业软件Geostudio建立该尾矿库的模型,并利用摩根斯坦值法计算分析该尾矿库校核水位、设计水位两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陈义东 《陕西水利》2016,(Z1):56-58
本文对贵阳市白云区思夯村扎塘赤泥堆场6号库场区工程地质特性、水文条件及岩溶渗漏情况进行了论述及综合分析,结合现场情况,得出库区赤泥脱水水体集中渗漏的4个通道及其每个渗漏通道的方向,为库区堵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省合作市某尾矿库库区作为研究区,应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模拟了4种特征污染物在尾矿库无防渗和尾矿库人工防渗层破损两种非正常工况下的运移情况。数值模拟预测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超标范围和最大运移距离。由预测结果可知:污染物主要沿水流方向运移,对水环境的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大;氨氮和总磷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总砷和六价铬影响较小;两种工况中,尾矿库无防渗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更为恶劣。  相似文献   

7.
石培毅 《小水电》2014,(4):19-21
杀牛冲水库库区为岩溶洼地,工程地质问题突出。根据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勘察资料,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淹没及固体径流、水库诱发地震等关键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工程地质较好,能满足工程施工建设要求。图1幅。  相似文献   

8.
对偏远、闭库或缺少管理的少资料地区尾矿库进行溃坝前后的数值模拟和三维虚拟仿真,需要根据已有的低精度、少序列、多源异构数据重建三维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少资料尾矿库溃坝前后三维模型快速重建方法,通过总结尾矿库溃坝前后特征,融合分析尾矿库的无人机、卫星、GNSS测量、图纸、洪痕等多源数据,利用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实现溃决尾矿库的坝体、库区和下游淹没影响区部分三维模型精细化重建,并以2008年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决事件为例,重建了襄汾尾矿库溃坝前后的地形、坝体、库区和下游影响区的三维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模型精度满足数值计算的需求,可为后续的分析计算和可视化仿真应用提供三维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库蓄水导致库区两岸地下水位壅高而产生浸没, 是低水头径流式电站水库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小溪滩水利枢纽工程属河道型水库,蓄水后地下水水位壅高给两岸库区地表水、地下水、农作物及库区建筑物等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蓄水后库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提出浸没临界高程取正常蓄水位加1 m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可为同类工程的浸没预测、评价以及政策处理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汝华 《人民长江》2005,36(9):6-7,13
规划拟建的云南阿岗水库位于岩溶地区,在岩溶地区修建水利工程将遇到很多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了阿岗水库库区的基本地质条件,特别是对库区分布的灰岩岩溶发育情况,暗河、泉水分布高程,地下水补排关系及与水库正常高水位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分析结论为:阿岗水库库区地下水分水岭高程远高于库区出露的暗河、泉水出口和水库正常高水位,水库库区发生岩溶渗漏的可能性不大.为规划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多浪水库基本概况和库区、坝址地质条件,对水库的险情和隐患工程地质进行了评价,对水库各段坝体、坝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物理力学性质及渗漏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水库水文地质情况对坝体安全的影响,以供水库除险加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暮底河水库库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各个时期的灰岩,库区渗漏成了其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通过对地下分水岭观测孔长期的观测及对蓄水后地下水壅高的计算,求得库区是否存在渗漏问题,对库区的渗流稳定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库区渗漏问题是控制水库工程成败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工程前期勘察设计阶段对库区渗漏问题的认识深度及渗漏量准确计算直接决定工程效益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咸阳市亭口水库库区渗漏问题勘察过程的总结,论述了库区渗漏问题勘察中的一些工作方法及思路,阐明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对库区渗漏勘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郭文强 《山西水利》2009,25(5):73-74
介绍了申村水库的主要工程概况,从库区渗漏、库岸稳定、水库淤积三方面分析了该库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勘察该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尾矿库坝体现有工程地质资料,根据室内试验、取土试样、标准贯入及钻探试验等获取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然后利用系统软件分别计算分析了尾矿库在3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某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相关要求,评价结果与实测值保持基本吻合,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根据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的建议措施,可为进一步提升为尾矿库抗滑稳定性和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破瓦沟中型淤地坝工程位于安塞县坪桥镇清涧河一支沟内,是一座重要的拦沙坝,其建设对黄河流域拦泥拦沙至关重要,而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更决定着破瓦沟淤地坝建设的成败。文章重点对破瓦沟淤地坝库区基本地质条件、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及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勘察,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库区、坝址区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对坝址区岩土物理力性、坝基承载力、工程施工材料等进行详细探讨,从而得出该处地质条件是否适宜建设坝体,可供情况相近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地质勘察分析工作,对长潭岗水库库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库区岩溶发育特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和评价,为建库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库是中国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库区渗漏条件是建库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直接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物探作为工程勘查的前沿学科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在豫中某小型水库渗漏勘察中,成功应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库区渗漏的勘探,较好的探测到影响库区渗漏的断层破碎带的分布情况。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适用性强,探测结果明晰,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人机航测生成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深度积分的Massflow数值分析方法,开展了新疆某山区尾矿库溃坝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了该尾矿库溃坝后矿砂运动过程,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得出:(1)溃坝后矿砂最终堆积呈现两部分,一部分在尾矿库库区下游,平均厚度约13 m,另一部分则堆积于环保库和下游河道附近,平均厚度达25 m,其中堆积厚度最深处在初期坝坝底正对的河流处,约29 m。(2)尾矿库溃坝整个运动过程可分为失稳启动、加速下滑以及减速堆积三个阶段,该尾矿库溃坝从启动到最终静止整个过程约3 000 s,最大运动速度介于21~29 m/s之间,其中失稳启动和加速下滑阶段均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减速堆积阶段时间占整个过程的93.33%,表明尾矿库溃坝初期矿砂流速较快,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研究成果可用于分析尾矿库矿砂运动路径、淹没区域及沿程堆积情况等,对降低尾矿库溃坝风险和应急响应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学勤 《山西水利》2015,(2):41-42,44
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对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关系到工程规模、效益乃至成败。介绍了淜头水电站概况,结合水电站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从岩溶通道渗漏、泉眼排泄渗漏、河间地块渗漏等方面对库区存在渗漏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库区蓄水后的渗漏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