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六条”新政的出台,条条款款都指向普通住宅,那是不是意味着商业地产将“因祸得福”,不受影响呢?在新政的重压下,投资者会否弃“住”投“商”,放心大胆地往商业地产上“撒钱”呢?对此时的商业地产而言,机遇是否大于挑战?截止到2005年,我国的商业地产投资已经达到2000亿。但同时,商业地产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空置面积达到了3822万平方米,并受到了诸如商业地产项目与总体规划衔接不好、商业地产项目做不到可持续经营等困扰。在今后的商业地产开发中,风险与收益如何对决?稳,是中国商业地产不得不练的基本功,因为中国商业地产不能快赚,只…  相似文献   

2.
“国六条”新政的条条款款都指向了普通住宅,有人说商业地产将“因祸得福”,在新政的重压下,投资者会弃“住”投“商”,放心大胆地往商业地产上“撒钱”。此时的商业地产,机遇是否大于挑战呢?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商业地产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将成为影响商业地产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赵伟 《城市开发》2010,(2):70-71
近年来,商业地产逐渐成为各大房产商关注的焦点,万科、中粮、绿地、宝龙、合生创展、保利、中海、富力、雅居乐等企业纷纷大举进军商业地产,单一的住宅开发已经无法满足开发商的胃口,而商业地产则越来越成为开发商的“新宠”。房企物业类型,从住宅向商业地产的转型似乎已经大势所趋,那么在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商业地产开发的热潮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我国的商业地产投资已经达到2000亿。但同时,商业地产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空置面积达到了3822万平方米,也受到了诸如商业地产项目与总体规划衔接不好、商业地产项目做不到可持续经营等的困扰。基于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韩健徽主任,他对商业地产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给予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5.
《广西土木建筑》2012,(1):109-10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认为,国家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的政策在“十二五”期间仍会坚持,商业地产正在成为楼市调控新政的受益者,“地产+商业”模式重新引起国内开发商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部分商品住宅开发商的投资方向发生改变。众多房地产投资商由住宅项目开发经营转向到商业项目的经营开发的同时,对商业地产的行业特点、策划理念、业态组合技巧和经营方式尚缺乏相应的了解和专业经验,许多商业地产项目仍沿用商品住宅的“快建造、快销售、快回收”的开发思路和模式,因此,建成的商业地产往往背离商业地产的运作规律,不少项目建成后门庭冷落,经营惨淡,难以实现投资和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璋 《百年建筑》2006,(7):28-31
如何成功的设计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这是许多商业地产开发商所关心和苦恼的。因为商业地产项目和住宅地产项目不同,它不能只是一个建筑设计,它还要进行商业规划设计。除了要遵守建筑规范和消防规范之外,还要遵循商业规范。这种商业规范是以商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是为了保障商业项目后期的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商场竞争力的。目前,国内很多商业地产项目在后期的商业经营中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在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所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地产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着国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一系列新政的出台,随着欢乐谷超大主题公园社区在北京的隆重“上演”,旅游地产一度成为了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中国目前的旅游地产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与商业地产运作相关联的外部因素目前已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已进入新规则时代。在新规则下,实力或专业能力不佳的开发商将面临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整体行业将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这是记10月中旬从国际物业顾问戴德梁行第三季度房地产发布会上得到的消息。对于新规则的具体变化,戴德梁行商业铺助理董事张家鹏给予了一定解释。  相似文献   

10.
“2005商业地产和建筑科技研讨会”于1月12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来自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国连锁协会.专业商业地产顾问公司旺德行、高科技楼盘锋尚、Moma的开发商代表以及名跨国设计公司五合国际的主持设计师等各方专家共聚一堂.对国内商业地产的开发环境.操盘布局、经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在开发规划、经营策略上提出诸多有益的建设性意见.并对未来发展趋  相似文献   

11.
<正>香港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巨额的资金投入培养了商业地产开发商和运营商近乎完美的项目运营和管理能力。与内地商业地产开发商和运营商不同的是,香港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只是为运营和管理打基础,项目的开发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一切都是以项目的成功运营和管理为核心。其中,敢于拒绝商户,最大限度维护客户利益,体现项目与消费者的情感交流,成了香港品牌商业地产成功运营管理的“3  相似文献   

12.
殷丽 《云南建材》2011,(11):488-489
2010年以来,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新政频频出台,招招剑指住宅地产,住宅地产遭遇重创。商业地产不但侥幸躲过一劫,反而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天。长期以来因商住倒挂,形成了价格洼地,其投资价值被看好,受到青睐和追捧。在宏观调控、通胀预期、旧城改造、城市化进程、扩大内需等为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机遇的同时,商业地产业也咏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风险。人才、资金、招商等几大瓶颈,制约了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中国商业地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正>达到选择合适的承租户,达到优化合理的"商店组合"购物中心的经营是开发商直接与消费市场联接的纽带。如何做好房地产开发商与消费者、承租者三者利益的平衡,最终将商业地产的前期运作,投资与开发转化成稳定的现金流与收益,是房地产开发商所必须要考虑的关键,也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运营过程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中州建设》2011,(10):34-34
当前中国只有少数大型房企具备商业地产开发理念与运营能力,商业物业通过运营产生的可持续价值还没得到市场验证。因此,中国商业地产有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风险的积累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主导商业地产发展的幕后推手是政府规划蓝图。那么地方政府是如何推动商业地产的投资热潮呢?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北京商业地产市场五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起北京的商业地产成为房地产新热点。这个新生的物业类型,在2003年达到了一个顶峰。在2004年随着部分商业地产的开业经营,其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在经过3年的发展后,根据北京商业地产初见端倪的规律性、周期性以及发展特点,中原市场研究部进行分析研究,对2005年北京商业地产市场做了如下预测观:预测一:供应量继续扩大,需求量增加速度放缓我们对于商业供应量及需求量的预测,依据来源于2004年北京市开发商对于商业市场的投入及重视程度以及国家相关土地政策的出台所造成的影响。2004年国内各大型开发商相继加大对商业地产…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投资性物业(我国称为“商业地产”,以下均称“商业地产”),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美国商业地产的招商、经营、运营过程中业态调整等多个环节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相比我国商业地产的运营和管理模式,美国商业地产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围着商业转,商业运营是地产项目中所有环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的商业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宁波上·上城项目的设计过程正值这个阶段。工作室从接受委托到开始构思至方案成熟,一切都是在紧锣密鼓中运作。宁波的开发商选择北京设计方,既是看重了一线大城市建筑师的眼光独到,也是看重了工作室在国内住宅设计领域的品牌。在设计之初我们希望能够和开发商加强沟通以便知晓更多与项目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董方 《城市开发》2006,(9):38-39
国六条从调整住房结构入手,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和市场秩序。在政府一步步规范行业和市场时,商业地产的利润仍远远高于住宅开发。新政后,开发商转型商业地产的机会有多少?如果仅仅是为了高利润,而缺乏专业的操作能力,带来的风险将会更大  相似文献   

1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商业地产目前也面临着不少困局与疑惑。在商业地产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的专家眼中,中国的商业地产到底存在哪些发展上的瓶颈与缺失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数位美国商业地产投资与运营专家,这些专家均为代表着美国商业房地产领域最高专业水平的CCIM成员,其中更包括CCIM 2005年和2006年度的轮值主席Pius Leung、Steven R Price。  相似文献   

20.
李杰 《百年建筑》2007,(5):29-31
怎样通过一个正确的流程取得一个商业化模式的市场分析或项目定位?怎样去跟一些顾问公司打交道,一般的市场顾问公司是怎样的经营?他们能够做什么?他们不能做什么,他们能够给开发商提供一些什么样研究成果?写字楼要有什么图片分析、数据分析、它要如何进行项目的定位?每个项目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项目有四、五种不同风格的协同效应,怎样充分发挥他的内在一些的效益?“1+1不等于2,他会大于2或大于3”。怎样充分的利用这些效益,放大他的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