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稠油油田采出水回用热采锅炉给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油田采出水回用热采锅炉给水技术是稠油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本文结合欢三联污水深度处理工程,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以及生产运行情况,并对运行成本、经济效益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生产实践表明:将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热采锅炉给水,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除硅工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外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热采锅炉给水除硅工艺技术和生产运行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同水质的除硅工艺进行了比选,提出了选择除硅工艺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工程是一项将高温、高溶解固体、高总硬的稠油热采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锅炉给水的工程设计,在国内尚属首例。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锅炉是稠油油田开发建设的重要配套技术。它的研究及应用将促进稠油开发的技术进步。为引进和消化国外的技术,该项目初步设计由国外公司承担,国内负责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草南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站二期工程将热采稠油采出水回用注汽锅炉给水的设计,胜利局组团赴美国和加拿大就油田热采采出水回用锅炉给水技术相关的水质、流程、设备和自控等进行了为期14天的技术考察。现就考察结果编写成文,以供国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稠油采出水回用蒸汽发生器的水质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稠油采出水的回用处理及影响稠油采出水处理的因素作了分析.以胜利乐安油田稠油采出水回用蒸汽发生器给水工程为例,介绍了蒸气发生器给水水质标准、水质净化处理工艺、水质软化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的选择和构筑物设计.对现行行业标准<蒸汽发生器给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稠油污水处理回用锅炉工艺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稠油污水处理一直是国内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新疆油田稠油污水排放量达1000(10^4m^3/a以上,基本是通过简单隔油后直接外排,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将其处理后回用注汽锅炉是最有效益的出路。胜利油田在 稠油污水回用锅炉这一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经验,其乐安深度污水处理站处理稠油污水回用热采注汽锅炉取得了成功,填补国内油田的空白,值得我们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新疆油田稠油开发采用注蒸汽开发,注入蒸汽来源于注汽锅炉。为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需对锅炉给水水质进行控制。以新疆油田某稠油开发区块为例,对其采出水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发现采出水硬度是制约锅炉给水达标的主要因素。新区产能井来液硬度偏高、稠油采出水处理系统超负荷运行、软化设备树脂失效、站区污泥池废水对系统冲击是造成锅炉给水硬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根据开发需求有针对性关闭部分硬度超标井,复苏及更换部分失效树脂以恢复软化能力,定期清理污泥池以改善进入采出水系统废水水质,对软化再生产生的高含盐、高硬度废水采取回注和达标外排的方式处置。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措施,实现了注汽锅炉给水稳定达标,保障了稠油开发区块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陈文 《石化技术》2020,(2):324-325
稠油污水回用锅炉是解决当地锅炉给水取水和污水排放非常重要的措施。但稠油污水水质不稳定,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处理难度大。本文对常规的稠油污水回用的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辽河油田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污染物超标后会从腐蚀和结垢两方面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根据<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SY0027-94)>对回用注汽锅炉的含油污水设计处理后水质指标进行了确定.某油田稠联含油污水经调节、沉降、气浮或污水多功能处理器处理后,再经弱酸大孔树脂交换软化,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回用注汽锅炉的给水标准.油田污水进行处理后可改用于注汽锅炉的给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油田进行了将稠油污水处理合格后回用于低压湿蒸汽锅炉的技术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气浮设备试验及药剂的筛选工作.大孔弱酸阳离子树脂可满足河南油田稠联污水软化要求,能够达到锅炉用水指标.合油污水回用注汽锅炉深度处理工艺流程设计的出水水质指标及设计分段出水控制指标能满足《稠油注汽系统设计规范(SY/T0027-2007)》中给水水质条件.系统改造前设计处理量为8 000 m3/d、实际处理水量为9 500 m3;改造后设计处理量为10 000 m3/d,实际处理水量为12 000 m3.在稠油污水处理回用锅炉工程中,关键设备应选用技术先进的浮选机和多介质过滤器,二级过滤后油和悬浮物应小于2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