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周新慧  马秀清  操彬 《塑料》2006,35(6):71-74
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将捏合盘置于熔体输送段,通过改变捏合盘错列角,研究双螺杆挤出过程熔体输送段捏合盘错列角对不相容体系共混物相态结构的影响。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两相共混体系HDPE/PS的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螺杆构型对共混物的相容性影响不大。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HDPE/PS共混物在熔体输送段末端位置和机头末端所取试样的相态结构,研究表明:置于熔体输送段捏合盘元件错列角对共混物分散相的相畴尺寸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具有不同捏合盘错列角、不同捏合盘厚度的螺杆构型的捏合块元件对造粒过程中聚丙烯(P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捏合盘错列角的增加和捏合盘厚度的增大,PP的降解加剧。  相似文献   

3.
双螺杆挤出机螺杆构型对不相容体系共混物的相态结构有一定影响。将捏合块置于熔融段,通过改变捏合盘错列角,在熔融段末端位置进行在线取样,对所取试样(HDPE/PS共混物)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其相态结构,由此分析研究双螺杆挤出过程熔融段捏合盘错列角对不相容体系共混物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向30°和反向60°错列角的捏合块元件具有较强的分散混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同向双螺杆捏合盘错列角对MAH接枝LDPE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捏合盘错列角对马来酸酐(MAH)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反应挤出过程的影响。对挤出沿程中的三个位置和挤出机出口处进行取样,从纯化后样品的红外谱图中可以证实MAH确实已经接枝到LDPE的分子链上。捏合盘错列角为120°的螺杆构型所对应的沿程样品的接枝率最大,挤出产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出机的不同螺杆组合形式,研究了捏合错列角对双螺杆挤出聚合物共混物表层和内层分散相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发现螺杆后段采用不同错列角的捏合盘,对于分散相粒子尺寸和分布状态都有明显影响。在塑化区多段式组合的后段采用剪切强、停留时间长的捏合盘(K45°、K60°),可有效地减小分散相粒子尺寸但分布状态不理想;使用 K30°的捏合盘时,分散相粒子分布状态最佳;整体两段式螺杆的前段混合段中设置 K45°捏合盘,有利于分散相含量较少情况下粒子的尺寸及分布的均匀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同向双螺杆捏合盘厚度对MAH接枝LDPE反应挤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辉  王奎升  马秀清  冯连勋  操彬 《塑料》2006,35(5):83-86
研究了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捏合盘元件的不同厚度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接枝马来酸酐(MAH)反应挤出过程的影响,并将其与常规螺纹元件进行对比。对挤出沿程中的3个位置和挤出机出口处进行取样,用滴定法测定这些样品的接枝率。结果表明,捏合盘元件所对应的样品接枝率高于常规螺纹元件,并且随着捏合盘厚度的增加,其所对应的样品接枝率下降。此外对于接枝反应而言,捏合盘元件的分布混合能力所起到的作用要高于其分散混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啮合同向双螺杆3种构型的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锋  罗兵  江波  韩亚南  何明 《化工机械》2010,37(1):5-10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3种含捏合盘元件螺杆构型的剪切速率、停留时间和回流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对3种螺杆构型的混合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90°捏合盘元件与反向捏合盘元件组合可以达到较好的分布混合效果,45°捏合盘元件与反向捏合盘元件的组合可以达到较好的分散混合能力,捏合段加入反向螺纹元件并不能提高分布混合能力,但可以延长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塑料》2017,(5)
为了比较相似性能机型NE62和BE65双螺杆挤出机的差别,使用Ludovic软件模拟了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分别在BE65型和NE62型2种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共混挤出过程,并对温度、压力、黏度的分布情况、平均停留时间和挤出机功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结果表明:捏合元件与反向混合元件的多少与排列顺序造成了双螺杆内物料温度和压力的不同;捏合元件和反向混合元件数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熔融塑化能力;捏合元件和正向螺纹元件相对位置的不同造成了平均停留时间的不同;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与NE62型相比,BE65型所耗功率较低,平均停留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啮合异向双螺杆上引入不同错列角和不同捏合盘厚度的捏合块元件,将其用于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PE-HD/PS)不相容体系的混合,观察混合体系的相态并分析分散相的粒径。结果表明,增加捏合块元件后啮合异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分散混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捏合块的错列角和捏合盘的厚度对PE-HD/PS不相容体系分散相PS的重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指数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毕超  曹利  李翱  江波 《塑料》2011,40(3)
对捏合盘元件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从产量、齿轮箱轴承受力、比能耗、停留时间和力学性能等方面量化对比了中心距修正法和法向等间隙修正法设计的捏合盘元件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内容对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捏合盘元件设计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四螺棱往复螺杆挤出机的研制情况;着重叙述了新研发的四螺棱往复螺杆与传统的三螺棱往复螺杆的特性,并作了比较和分析;对四螺棱往复螺杆在设计和加工中的难点及其在工作时的“柔性”特征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是塑料加工的一种重要机型。对SJSZ-55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进行了设计,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同类螺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三螺杆挤出机螺纹元件流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角形排列的三螺杆挤出机的研究开发实践,对螺纹元件所形成的流场,特有的三个啮合区和中心区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流速、流向、剪切速率、剪切黏度等挤出特性的剖析,说明这种三螺杆挤出机具有较强的输送能力;三个啮合区较其他区域有高的速度梯度、剪切速率;中心区存在瞬态环流和回流。在计算条件下,中心区的物料中的95%会在5 s内流出中心区,其余物料在中心区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100 s。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介绍了锥形双螺杆挤出机螺杆的基本参数以及各功能段参数的设计依据,并针对SJSZ–35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同类螺杆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螺杆挤出机的原理及结构特点。对该新型挤出机的外螺杆建立了符合实际尺寸与形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应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系数达到3时。承受内外压力的特殊结构外螺杆危险截面的内外表面处。各主要应力值均小于许用应力,强度符合要求。从理论上证明了该螺杆在新的工作载荷条件下具备正常运转的能力。为该新型挤出机进一步的开发提供了保证,同时证明了有限元方法在强度分析中是可靠且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间断式螺旋挤压过滤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断式螺旋挤压过滤机是一种高效过滤分离机械,间断式螺旋推进器是间断式螺旋挤压过滤机的重要部件。描述了间断式螺旋的特点、应用情况,并与普通螺旋挤压过滤机进行了对比,指出间断式螺旋挤压过滤机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同向双螺杆挤出特点及螺杆组合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可视化挤出试验的基础上叙述了同向双螺杆挤出的特点,并将其与单螺杆和异向双螺杆进行了比较,以及对同向双螺杆挤出工艺制定中的关键问题-螺杆组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可视化挤出实验对螺杆冷却情况下的单螺杆挤出熔融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挤出过程中固体床始终保持连续而不会出现固体床破碎现象,螺槽表面会出现聚合物的亚稳态相转变行为。通过建立螺杆冷却时熔融理论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获得了熔融段聚合物流场的数值解,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的固体床宽度和机筒压力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应用FEM模拟计算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新型螺杆元件——S型元件的正反向螺纹部分不同长度构型下的流场。考察了三种不同螺杆构型流场的特性,对比了流场的挤出特性、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三种构型具有相似的分散混合能力,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分布性混合和输送能力,反向输送部分较长的构型具有良好的轴向分布混合能力、正反向输送部分等长的构型具有最好的周向分布混合,正向输送部分较长的构型具有最优异的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积木式螺杆设计方案。该螺杆由芯轴和几个空心螺杆段组成,对于不同的物料,只需更换其中某些空心螺杆段即可。混炼组件也为积木式,可以方便地安装和调换,此设计使得一根螺杆可以成型多种物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