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泥沙干容重计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干容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浆体的极限浓度是影响干容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沿用浑水容重与含沙浓度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干容重与床面泥沙的含泥浓度间的关系;并将含泥浓度与浆体极限浓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包含有泥沙粒径、级配及形状等因素在内的非均匀泥沙干容重的计算公式。验证计算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根据沟床水力条件对泥石流浓度的调节作用和泥石流浆体浓度对沟槽输移能力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建立了由流域产沙条件来估计浆体浓度,再由沟槽输移浓度来确定泥石流流量的新方法。经对比检验,计算流量与形态调查流量相近,平均相对误差为-6.9%。最大相对误差为-14%。  相似文献   

3.
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骨料与沥青胶浆共同作用的结果,填料的级配和浓度对沥青胶浆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填料级配,以5种填料级配和3种填料浓度配制沥青胶浆,对其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和拉伸强度试验,得出填料级配及浓度对沥青胶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随着填料细度及浓度的增加,沥青胶浆的粘性增大,物理力学性能增强。填料浓度对心墙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级配相同时,随着填料浓度的增加,马歇尔稳定度增大,流值减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当前研究环境污染物扩散机理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水槽实验,分析了污染物图像的灰度与污染物的浓度、光源的距离以及排放口所在水深的关系,并建立了污染物浓度与图像灰度关系的方程。利用该方程对射流在横流中测量的图像进行了浓度场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因此,该方法能广泛应用于物质扩散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钻孔灌注桩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桩孔倾斜、混凝土超灌、塌孔、桩底沉渣过厚或桩底呈现混浆、断桩(桩身混凝土带有泥浆夹层)和桩钢筋笼上浮等。现对桩孔倾斜、桩底沉渣过厚或桩底呈现混浆、桩钢筋笼上浮问题加以分析。 一、桩孔倾斜  相似文献   

6.
沥青胶浆在沥青混凝土中起着填充空隙、粘结粗细集料、传递荷载等作用,对沥青混凝土的结构及强度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均匀正交试验设计,以填料类型、填料浓度、试验温度为影响因素研究了沥青胶浆的拉伸强度,并采用极差、方差分析及投影寻踪回归分析,得出沥青胶浆拉伸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变化规律。填料浓度对拉伸强度影响特别显著,且随填料浓度的增加拉伸强度急剧增大;试验温度和填料类型对拉伸强度有显著影响,拉伸强度随试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填料的碱性越强,沥青胶浆拉伸强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粗颗粒高浓度流体管道流动浓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浆体中粗颗粒固体粒子垂直于流动方向上力的平衡关系,给出了粗颗粒浆体浓度分布模型。在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模型中固体颗粒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三种粗砂颗粒高浓度管道流动试验,测定水平管道和倾斜管道不同条件下若干组浓度分布的一些试验数据。采用提出的模型,预测了粗颗粒高浓度分布值,并对浓度分布的实测值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泥石流细颗粒浆体的有效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中的细颗粒含量基本相同,但它们的浆体浓度和物理力学性质却差异甚大.本文将从泥石流的颗粒组成出发,分析粗颗粒在泥石流中的作用,提出能够反映粗颗粒影响的有效浓度概念,给出一个计算实例,以说明它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浑水浓度的分类、定义及相应的测量和标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由于固液两相流中存在悬浮固体颗粒和液体的相对运动,本文提出了"在不同测量断面上固体颗粒的动态体积浓度不同"的理论推断,并指出了动态体积浓度和静态体积浓度的区别,对固体颗粒的流量浓度和动态体积浓度的物理意义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流量浓度与动态体积浓度不同,在有压流动系统内,各测量断面上的流量浓度均保持不变。此外,还对静态体积浓度、动态体积浓度和流量浓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浑水密度间接测量泥沙浓度的新方式。并对几种自动测量动态体积浓度的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引水到系统外测量的动态浓度是流量浓度,介绍了超声波浓度仪的静态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倪奔 《上海水务》2006,22(3):19-21
从质量流量计的检测原理来论述用质量流量计测量沉淀池污泥浓度的方法和实际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面积水域浓度场难以实现实时测量、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了一种多通道荧光测试系统和方法。首先,基于单色光诱导荧光检测浓度(LIF)原理,使用探头获取离散点的浓度参数。然后,经总线或通信网络技术,将数百个测点连接起来。最后,通过数据总线或网络将采集的数据输送到中央测控计算机中,处理离散的数据后形成完整的浓度场。在恒定流浓度场中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染物测量相对误差均值不超过5%,单次测量相对误差最高值为8.33%,传感器线性度不超过5%,可检测的荧光素钠溶液浓度分辨率为0.001 ppm,系统测量稳定、精度较高。相较于其他浓度测量方法,该系统具有测量面积大、实时测量的优势,可为水污染防治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中关铁矿在进行建设及开采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受地下水流场变化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Piper三线图、聚类离子分析及离子比值图等分析手段,对中关铁矿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奥灰水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混水为HCO3·SO4-Ca·Mg型;岩体水为SO4-Ca·Mg型。奥灰水与岩体水中Ca2+浓度变化最大,而混水中Mg2+浓度变化最大;奥灰水与混水中HCO3-浓度变化最大,而岩体水中SO42-浓度变化最大。其中,地下水中Ca2+、Mg2+和SO42-是TDS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铁矿区地下水系统循环过程,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某矿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利用MCR52流变仪对不同浓度和灰砂比的全尾砂充填料浆进行流变参数测试,同时进行了扩展度测定。结果表明:对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质量浓度、灰砂比;料浆质量浓度相同时,屈服应力和平均黏度均随胶凝材料掺量的减小而减小,扩展度增大;料浆灰砂比相同时,屈服应力和平均黏度随料浆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扩展度减小;充填料浆浓度由76%增大至78%时,屈服应力、平均黏度陡增2~3倍,扩展度急剧减小,浓度低的充填料浆流动性能较好;全尾砂充填料浆具有“剪切变稀”的明显特征,扩展度可直观表征料浆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4.
CODCr是水质分析需要测量的重要指标,苏库恰克水库作为新疆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其水质安全至关重要。基于SMS综合系统水质分析软件,建立水库水质分析数学模型,研究库区的糙率、污染物扩散系数、综合降解系数等参数。并计算了在恒定的入库流量下,库区的CODCr浓度场分布情况。最后拟合了不同入库口的CODCr浓度下,污染物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最大入库浓度。希望对今后的水库水质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污染物在三岛型群汊河道中的输移扩散机理,初步探求污染物断面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流量工况下浓度分布状态、浓度高值区的范围和位置、浓度值的大小等方面变化进行分析。不同流量工况下,汊道断面浓度分布的大致形态和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小流量增大时浓度高值区范围略有缩小,位置稍向左岸移动,高值区浓度值增大。不同排污位置偏离测量断面中心线越远,断面的整体浓度值越小;随着排污位置从左到右移动,浓度高值区也由左岸向右岸移动;排污位置距离测量断面的中心线越近,高值区浓度值越大。  相似文献   

16.
大范围、高帧频PLIF 浓度场测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是环境水力学领域研究污染物紊动扩散机理的重要手段。采用鲍威尔棱镜与菲涅尔透镜组合扩展蓝色激光束、生成光强分布比较均匀的平行片光,通过高速摄像机采集高分辨率的荧光图像,据此开发了大范围、高帧频PLIF浓度场测量系统,解决了常规PLIF技术测量区域小、采样频率低、片光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矩形平行片光特点的参数标定方法及浓度场还原算法,并初步用于恒定流条件下的垂直射流浓度场研究。结果显示,喷口附近(z-z)o/lm1范围内属动量作用近区,射流轴线最大高度为(z)max-zo/lm=2.3。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表明,本系统测量的射流浓度场合理可信,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OBS浊度计测量泥沙浓度的方法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本文主要对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的测量原理、仪器结构、泥沙校准做了研究分析,讨论了影响因素,揭示了水体浊度与泥沙浓度的相互关系,并结合长江口的水体泥沙测量应用提出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有压输沙管道脉动压强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壁面脉动压强是工程上重要的研究对象,脉动强度直接影响泄洪排沙洞、输水隧洞(管道)等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为研究不同含沙浓度对壁面脉动压强特性的影响,以黄河细沙(d50=107μm)为研究对象,在直径80 mm的水平管道中进行模型试验,测量出每种工况下的流量、含沙浓度和脉动压强。采用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并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研究了脉动压强的功率谱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时均压强的沿程幅值和瞬时峰值压强均随含沙浓度增加而增大,相对脉动强度随着含沙浓度增大总趋势是减小的;脉动压强概率密度为脉动压强均值接近于零的正太分布,随着含沙浓度增加分布形态从瘦高型发展成矮胖型,压强振幅变大;脉动压强功率谱密度中低频分量随着含沙浓度变大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VSMS系统在潮滩水沙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同步多点观测潮滩水流悬沙浓度、流速和水深和的计算机测量系统(VSMS)的组成,现场测试表明,该测系统精度较高、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横流中射流浓度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已建立的考虑了二维数字校正的PLIF浓度场测量系统获得了横流中单孔和五孔垂向射流四种典型工况浓度场,观测到低流速比时射流出分叉现象及尾涡,并给出了马蹄涡结构沿水深的变化过程,文中还对单孔射流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