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何鼎胜  周瑛 《水处理技术》1999,25(6):330-334
本文研究了Cd(Ⅱ)在三正辛胺-煤油支撑液膜体系中的影响Cd(Ⅱ)迁移的各种因素,并测定了有关条件下Cd(Ⅱ)跨越膜的渗透系数P。结果表明,膜相载体三正辛胺浓度适度增加,Cd(Ⅱ)迁移的渗透系数P增加,三正辛胺增至0.8mol/L时,P值下降,搅拌转速,料液中H^+浓度和Cd(Ⅱ)浓度,温度的影响Cd(Ⅱ)的迁移,反萃剂醋酸铵比氢氧化钠好,煤油比四氧化碳更适宜作膜溶剂,三正辛胺-煤油支撑液膜体系能  相似文献   

2.
液膜法富集镉(Ⅱ)与测定镀液中微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215-TOPO-SPAN80-液体石蜡-煤油-内相(HCl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Cd(2+)的迁移行为,只有Cd~2能与各种阳离子得到满意的分离。最佳液膜体系为4%P215、2%TOPO、5% SPAN80、4%液体石蜡、85% 煤油和内相(4mol/LHCl)。确定了分离与富集镉(Ⅱ)的最优实验条件,Roi=1:1(油内比),Rew=20:120(乳水比)。用此法已成功地测定镀液和工业废水中微量镉,其回收率为99.4%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3.7%以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液膜法富集镉(II)与测定镀液中微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215-TOPO-SPAN80-液体石蜡-内相(HCl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Cd^2+的迁移行为,只有Cd^2+能与各种阳离子得到满意的分离。最佳液膜体系为4%P215、2%TOPO、5%SPAN80、4%液体石蜡、85%煤油和内相(4mol/L HCL)。确定了分离与富集镉(Ⅱ)的最优实验条件,Roi=1:1(油内比),Rew=20:120(乳水比)。用此法已成功地测定镀液和工业废水中微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膜相和反萃相分别为三正辛胺的煤油溶液和醋酸胺的水溶液的组合液膜体系,研究了氯化物料液中镉、锌离子的分离.结果发现,传质过程主要由料液相侧水扩散层和膜相的扩散过程控制;迁移20 h后,镉离子迁移率可达98.3%,锌离子迁移率只有2%,分离系数为49.2.组合液膜能很好地分离镉、锌.流失到料液相和反萃相的载体浓度测试表明,组合液膜中,双固体膜能阻止膜相中载体的流失,提高膜的稳定性,延长膜寿命.改变三正辛胺浓度,对镉离子传输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镉离子传输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常洪委  刘冬  高瑞昶 《现代化工》2013,(11):86-88,90
采用络合萃取方法处理工业中的低质量浓度醋酸废水,考察了三烷基胺与三正辛胺对醋酸废水的萃取效果,分析了三烷基胺、正辛醇和煤油体积分数、原料液初始质量浓度和pH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利用填料萃取塔和反萃塔,观察混合萃取剂对醋酸废水的萃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体积分数下,三烷基胺萃取效果优于三正辛胺。在填料萃取塔中,使用混合萃取剂体积分数40%三烷基胺-30%正辛醇-30%煤油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30 g/L醋酸水溶液,萃取效果较好,醋酸回收率可达95.25%。  相似文献   

6.
曾新昌  郭建军 《化工学报》1985,36(4):485-493
本文研究了以双丁二酰亚胺为表面活性剂,三正辛胺为载体,磺化煤油为溶剂,碳酸钠为膜内相组成的乳状液膜体系,从矿石硫酸浸出液中提取铀.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膜稳定性和铀提取率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此乳状液膜体系对铀具有迁移速度快,提取效率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铀的提取率可达99.4%.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乳液型液膜分离钆和铽、镝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本研究是本所进行系统性分离稀土元素的一部分。通过实验考察了内、外水相HCl浓度、载体浓度以及乳水经等诸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和液膜配方,简单价廉的煤油-P204-HCl液膜体系可有效分离和铽、镝、从而为此系统研究中(Sm-Er)组的进一步分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正辛胺(TOA)作为络合剂,异辛醇和煤油分别作为助溶剂和稀释剂,对生物油中的乙酸进行了络合萃取研究。考察了TOA体积分数、异辛醇浓度、萃取剂与生物油轻馏分体积比以及温度对乙酸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0 ℃,萃取体系为40%TOA+40%异辛醇+20%煤油(各组分浓度均为体积分数,下同),萃取剂与生物油轻馏分体积比为3∶1时,乙酸的一次萃取率较高,可达74.6%。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烷基膦酸(PC-88A)-CHCl3内耦合大块液膜体系研究了Cu(Ⅱ)的迁移行为。探讨了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对Cu(Ⅱ)迁移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载体浓度或升高浓度、迁移速率明显升高,在pH值为3.5-5.0温度为288K-303K,载体浓度为5.00-7.00%时,Cu(Ⅱ)的迁移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膜分离富集镍基合金镀层中稀土总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BP-TTA(协同流动载体)、SPAN80和煤油高效液膜体系,研究∑RE^3+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10min内,∑RE^3+的迁移率达99.5%以上。在同样条件下,常见共存金属离子如Fe^3+、Al^3+、Ni^2+、Cr^3+、Mo^6+、Cu^2+、Co^2+、Zn^2+、Cd^2+等均不被迁移;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Cl、NO3、ClO4、F、SiO3^2-、SO4^2-等离子也不影  相似文献   

11.
液膜法除去工业废水的Cr^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异辛胺(Tri-iso-octyl amine,简称TIOA),L113B,液体石蜡,磺化煤油和NaOH水溶液的液膜体系,提取(富集)水中的Cr^6 。研究了Cr^6 的迁移富集行为,确立了撮以(富集)Cr^6 的液膜最佳组成和提取(富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选择条件下,Cr^6 的提取(富集)率在99.6%以上。不同浓度的含Cr^6 工业水样,经此液膜一次性处理后,其含Cr^6 量均可降低至0.05mg/L以下,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磷酸三丁酯为载体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钇(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磷酸三丁酯(TBP)-LMS-2磺化煤油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Y(Ⅲ)的迁移行为。当膜相组成为5.0%TBP的2.0%LMS-2,内相为0.10mol/dm^3NaHCO3,外相含6mol/dm^3,NH4NO3,酸度为pH=3时,Y能快速并完全迁移。  相似文献   

13.
磷酸三丁酯为载体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钇(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磷酸三丁酯(TBP)-LMS-2-磺化煤油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Y(Ⅲ)的迁移行为。当膜相体积分数为5.0%TBP和2.0%LMS-2,内相为0.01mol/LNaHCO3,外相含6mol/LNH4NO3,酸度为pH=3时,Y(Ⅲ)能快速并完全迁移。常见过渡元素离子如Fe2+,Co2+,Ni2+,Mn2+,Zn2+等均不迁移,故可以从这些离子的混合液中分离Y(Ⅲ),回收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用N503、SPAN80和煤油等太液膜体系分离集F,在适宜条件下能迅速、定量迁移富集F。许多常见离子在此条件下,则不能通过液膜迁移内相中,从含有Fe^3+、Cu^2+、Co^2+、Ni^2+、Zn^2+、Cd^2+、Cr^3+和Mn^3+等离子混合溶液2中分离富集F,氟的回收率为99.5-100.4%,RSD在3.8%以下。  相似文献   

15.
陈旭红  美华 《云南化工》1991,(4):45-47,34
本文探讨了用乳状液膜从水溶液中提取MoO_4~(2-)的可能性,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及流动载体的用量,解吸剂种类和浓度、乳水比、外相原料液的浓度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获得优化的液膜组成为span80—三辛胺—煤油—Na_2HPO_4溶液。钼的提取率可达99%以上,钼的浓缩浓度增加八倍多。  相似文献   

16.
液膜分离富集、测定水中痕量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P291「二(二异丁基甲基)磷酸」、TRPO(三烷基氧膦)协同流动载体,N205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作膜的增强剂,磺化煤油作溶剂,(NH4)2C03作内相试剂的乳状液膜体系,迁移富集钍。研究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温度、钍的浓度、外相pH值、乳水比、油内比等因素对富集钍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适宜条件下,钍的迁移富集率可达99.5%~100.5%。此法用于富集测定水和废水中的痕量钍,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17.
李全民  李克安 《化学试剂》1993,15(4):202-204
研究了用三正辛胺-SPAN 80-二甲苯乳状液膜体系迁移Cd(Ⅱ)的行为,确定了完全、快速迁移 Cd(Ⅱ)的制乳及迁移条件。在此条件下,Cd(Ⅱ)与常见共生离子Zn~(2+)、Co(2+)、Ni~(2+)、Fe~(2+)、Mn~(2+)等可完全分离。本方法可用于分离及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8.
乳状液膜法提取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以P204为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溶剂,HCl为内 解析剂,氨基酸料液为外水相的液膜体系,在适宜的酸度下,以H^+浓度差的推动力,对苯丙氨酸在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迁移机理,确定了提取苯丙氨酸的适宜条件,撮率可达805以上,并探讨了工业应用液膜法从氨基酸发酵液中提取氨基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W/O型乳状液膜提取模拟发酵液中的青霉素,考察膜相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载体、解析剂Na2CO3浓度、搅拌速度对青霉素传质和液膜溶胀的影响。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三辛胺为流动载体、液体石蜡为膜相添加剂、煤油为膜溶剂组成的乳状液膜体系。结果表明:青霉素提取率随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使液膜易产生再乳化,而再乳化和搅拌是夹带溶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水的渗透(渗透溶胀)随载体和内相NaCO3浓度升高而增加。液膜溶胀是影响液膜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的液膜配方和操作条件,有利于控制液膜溶胀,增加青霉素的提取率。在本研究中,青霉素的提取率最高可达91.5%,液膜溶胀率为16%。  相似文献   

20.
以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支撑体,煤油为膜溶剂,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为流动载体,研究了分散支撑液膜体系中金属Zn(Ⅱ)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pH、膜溶液与解析剂体积比和解析相中HCl浓度对Zn(Ⅱ)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Cl为解析剂,料液pH为4.0、膜溶液与解析液体积比为160:40、解析相中HCl浓度为4.0 mol·L-1时,该分散支撑液膜体系对金属Zn(Ⅱ)具有良好的传输作用,传输190 min,传输率可达90%,在相同的条件下传统的支撑液膜只有72.8%.在Zn(Ⅱ)的最佳传输条件下,对Zn(Ⅱ)/Cu(Ⅱ)、Zn(Ⅱ)/Co(Ⅱ)进行了分离试验,分离效果很好,该体系能够实现金属离子的传输和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