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结合图论基本原理,通过环状热力管网的水力工况计算分析方法,利用相关计算分析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某环状管网集中供热系统的理想工况和实际工况进行模拟,获取部分理想工况和实际工况的模拟参数(阻抗、流量等),从而使得模拟分析调节法在该环状热力管网集中供热系统中加以应用,为水力工况相对复杂的环状热力管网系统的调节方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供热管网水力工况分析是明确供热管网运行状况的基础。对实际供热管网水力工况进行仿真分析,有利于供热管网水力失调问题的解决。文章采用MATLAB软件,以章丘市经十东路段部分集中供热管网为研究对象,对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进行分层分析,并基于供热管网水力工况理论模型建立了其水力工况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重点解决了实际集中供热管网多用户支路并联与不同换热站高程差问题,采用测压管压力水头图代替传统的压力水头图,并通过模拟管网参数运行调节实现了供热管网水力平衡,得到了各热用户流量和节点压力值,为实际大型复杂供热管网模拟分析及优化运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在压缩机供气管网水力计算中未考虑压缩机工作状态的问题,提出将压缩机工作特性曲线引入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中,使水力计算结果与管网实际运行工况保持一致,为供气调度和管网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供热管网的用户端应用分布式水泵代替阀门来调节水力工况有助于节约水泵能耗。在比较单热源枝状管网采用传统阀门调节和分布式水泵调节供热方案的水力工况和节能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水泵供热布置方案。通过理论及案例分析了多热源环状管网应用这一新方案下的变工况水力调节性能、水温稳定性能及节能性能。结果表明,新的分布式水泵布置方案有利于降低供热系统的功耗、减缓用户水温波动,并具有供热质与量的调节相对独立、调节控制策略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分户式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工况原理,通过分析分户供暖系统的水力特点,应用不等温降的管网水力平差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分户供暖管网系统水力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工程中习惯采用的下供下回式分户热水供暖系统进行了分析,编制了水力分析软件.同时,进行了下供下回式分户供暖系统流量分配的计算,为进一步研究分户供暖系统水力工况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大型热源联网运行管网布置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际大型热源联网运行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能有效地提高集中供热的安全性和质量,在分析联网运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联网方案——串联热源的同程式供热管网方案,即通过相互间加热回水,联网的各热源将各自的热量转移到城市的集中供热管网,各供热区间的管网布置为同程式,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着重讨论了其在水力工况和水力稳定性方面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大型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管网水力特性精确计算是研究其优化设计和运行的必要条件,简化模型因计算误差大而无法应用于大型管网拓扑结构的水力计算。以异程布置的冷冻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末端支路温度调节阀调节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管网水力特性精确数学模型,提出了虚拟流量的计算机逻辑算法。以10个AHU支路的异程式管网为仿真计算对象,计算该管网最小供回水压差以及不同供回水压差条件下的各支路温度调节阀开度和实际流量,计算结果符合异程式管网存在较大压力不平衡的固有特性。该计算方法能够确保计算收敛,实现了利用一个逻辑程序计算管网各种水力特性,为异程式管网水力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供热管网连通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供热管网拓扑结构可靠性,针对空间管网模型,提出系统中热源与热用户的连通问题,建立4个连通可靠度指标,并基于所有热源与所有热用户的连通问题提出了管段的连通重要度;分析多热源多环供热管网的连通可靠度,评价了位于热源出口干线、回路和公共管上各管段的连通重要度.计算结果表明:多热源、环状的管网结构具有较高的连通可靠度水...  相似文献   

9.
对燃气管网拓扑结构节点关联矩阵和环路矩阵的计算机生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节点关联矩阵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减少原始数据的准备工作量及难度,提出了一种快速、简洁、方便的生成关联矩阵和环路矩阵最优组合方法,简化了管网水力计算,特别是给管网优化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供水管网突发污染发生时快速准确定位污染源,以小规模开环式供水管网模拟系统为实验平台,采用多点投加高浓度次氯酸钠溶液模拟污染物扩散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实验中监测多组管网平台监测点污染物浓度时变数据,在保证可靠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将监测数据作为反追踪模拟信息源.通过改进的基于拉格朗日算法的“模拟-优化反追踪数学模型”定位污染源,分析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时段和水力工况等因素对模型精度和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模型影响因素合理表达的条件下,模拟结果准确率达93.3%.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具有多泵(减压)站的输油管道,在给定输送油品状况和热力状况的条件下,各管段的水力坡降线随之确定,管道的动力费用仅与各站的增压或减压值有关。为确定全线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建立以动力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管道的承压能力和允许最小压力作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而后将其转化为各站相对独立的以进站压力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水力坡降线平移方法。该方法计算简便,易于编程,特别适合于成品油管道,并已应用于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的运行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实用近似”法测试带有复杂出口管道液压泵的流量脉动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柱塞泵流量脉动“实用近似”测试法.基于柱塞泵、参考管道和加载阀三维流场,建立“实用近似”法测试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对参考管道压力信号仿真精度大于90%;采用该有限元模型和动边界理论获得柱塞泵复杂出口管道特征参数,提高“实用近似”法对泵源阻抗估算精度.对比改进的“实用近似”法和ISO“二次源”法测试的泵源流量脉动,结果表明,脉动幅值和最小流量值基本相同,因此,改进的“实用近似”法适于测试带有复杂出口管道的柱塞泵流量脉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盾构在极端地质环境中掘进时推进液压系统易遭受突变载荷的工程问题,提出盾构推进液压系统突变载荷顺应性的定义及其评价指标.描述推进液压系统突变载荷顺应机理,分析油液体积弹性模量、压力阀、管道及蓄能器4个关键因素对系统顺应性的影响规律.基于顺应指标形成面向特定地质环境的推进液压系统载荷顺应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2类现有典型推进液压系统在给定地质条件下的突变载荷顺应性.结果表明,比例调速阀系统较比例减压阀系统具有更好的突变载荷顺应效果,可将顺应性从1.08提高至1.27.顺应性指标及其评价方法为基于顺应性的推进液压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FAULTDIAGNOSISOFHYDRAULICPUMPSUSINGIMPROVEDNEURALNETWORK~+¥YangHongzhi;TanGuanzheng(DepartmentofAutomaticControlEngineering,C?..  相似文献   

15.
以某大型环状热网为分析对象,采用环形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对改、扩建的环网工程作设计工况下的校核计算,调整部分不合理管段,绘制了水压图,指出设置中继泵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环状热网中继泵的设置原则,包括位置的选取范围和与循环泵的合理匹配等技术条件。通过分析,不仅为该环网工程中继泵的选型提供技术依据,而且对其他类似工程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某大型环状热网为分析对象,采用环形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对改、扩建的环网工程作设计工况下的校核计算,调整部分不合理管段,绘制了水压图,指出设置中继泵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环状热网中继泵的设置原则,包括位置的选取范围和与循环泵的合理匹配等技术条件。通过分析,不仅为该环网工程中继泵的选型提供技术依据,而且对其他类似工程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一个用于高精度平面磨床调速系统的设计。系统使用变量叶片泵作为流量控制元件,使用两个电液比例阀作为先导阀控制叶片泵的偏心量。这个偏心量由一个位移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并反馈至比例放大器,与传统系统相比,新系统不仅节能而且所产生的热量也减少了。由于采用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操作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8.
以应用密度锁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为背景,针对系统中密度锁内水力平衡的建立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密度锁内水力平衡具有动封闭和自稳定的特性,并提出一种密度锁内水力平衡的建立方法.结果表明,当密度锁内达到水力平衡时,它的"封闭"作用相当于安装在回路上的截止阀.此时,关闭和开启截止阀对密度锁的水力平衡特性没有影响,并且密度锁内水力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稳定的特性,当反应堆的运行参数与水力平衡条件存在小幅度的偏差时,利用该特性可以使密度锁内自动达到水力平衡.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反应堆运行达到稳态后,自动建立密度锁内的水力平衡,以保证非能动余热排出回路与主回路之间通过密度锁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