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通过太原市某小区热力站及其二次网的改造实例,介绍了二次网系统的高能耗的来源,并通过对热力站选择合理循环水泵、二次网的减阻改造和管网的水力平衡进行调节后,二次网系统运行的耗电量、耗热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多系统热力站、一次网同时配置分布式变频泵和电动调节阀的控制是供热系统热力平衡调节的难点。本文介绍分析了某热力公司在多系统热力站配置了分布式变频泵,保证各热力站整体供热效果,利用电动调节阀对热力站各分系统一次网进行局部均匀调节,保证各系统供热效果,解决了严寒期末端热力站资用压头不足和热力站各分系统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控制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3.
热力站合理规模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力站是指连续一次网与二次网并装有与用户连接的有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机房、是热量交换、热量分配以及系统监控,调节的枢纽,合理的热力站规模成为小区供热规划和设计不能忽略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民用热力站现状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并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假想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得出结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还应用价值工程和模糊数学理论对热力站的合理规模进行了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各种非经济因素,对提高热力站规模选择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供热系统动态模型是对供热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故障诊断和决策分析的前提,因而,研究供热系统的动态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描述热力站中板式换热器和二次网动态特性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对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时间的系统模型结构,并基于该数学模型结合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以获得供热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热力站,通过利用该热力站的历史运行数据,对本文提出的系统辨识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获得热力站及二次网的动态模型,并可以应用于优化控制、故障诊断及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热力系统中热力站的数量多,其规模和类型也不同,热力站的调节与控制状况对供热系统的能耗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热力站的调节与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意义。本文对城市供热系统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了不同类型热力站的特点。提出了确定热力站热负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探讨了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给出了采用温度控制法时,二次侧系统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的调节公式;给出了采用热量控制法时,供热量随室外温度变化的调节公式。将温度控制法和热量控制法应用于实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根据不同的热力站类型,提出了满足实际供热系统运行要求的调节控制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用户热力站和一站一户式热力站,可以执行热力站一次侧调节,即:以室外温度作为干扰量,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通过改变一次侧水流量,进而达到运行调节的目的;对于热力站站内各分支可以进行人工流量均衡调节。对于不同类型用户热力站,可以执行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即:根据热力站二次侧各分支的不同用热特点分别进行运行调节,以达到比较好的控制效果。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的被控参数可以采用二次侧供水温度,也可以采用二次侧供热量。  相似文献   

6.
以某热力站及热力二次网节能改造工程为背景,以解决用户冷热不均和降低能耗为目的,主要采取更换高效循环泵和二网平衡节能措施,不仅解决了用户冷热不均的问题,而且有效的降低了能耗。节能改造后节电率57. 23%,节热率12. 57%,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根据热力站主要设备、常用阀门的工作原理,结合实际运行工况、设备及阀门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热力站站内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热力站自动控制技术及节能原理,阐述了热力站自动控制系统运行原理,并指出了二次管网计费方式为热计量方式以及二次管网计费方式没有使用热计量方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热力站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9.
太古大温差长输供热系统分为高温网、一级网及用户换热站后的二次网,已运行三个供暖季,供热面积逐年增加。降低回水温度主要措施在一级网侧的换热站,本文详细介绍太古一级网各用热单位大温差机组热力站和板换热力站供热面积比例及运行情况,并对各用热单位每一供暖季一级网回水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受板换换热性能限制,在同一室外气温下,面积相当换热形式不同的热力站,板换热力站一级网流量偏大,导致系统回水温度较理论加权平均温度高。另外,大温差机组运行异常比例较高,也是造成系统回水温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将用热单位供热面积按照不同采暖方式统计,暖气片采暖比例明显较大,但实际供暖时,暖气片采暖控制二次网回水温度较地暖采暖高,对一级网回水温度有一定影响。为保证供热效果,实际供热指标偏高,耗热量增加并不多,但供热能力下降,影响大温差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汽、水换热还是水、水换热的二次热力网系统,运行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造成供暖成本上升,供暖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亏损加重,甚至达到难以维持的局面。按照我国目前的收费标准(各地区有差异),如找到从热力站至用户的二次热网系统的能源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乔  习康 《山西建筑》2008,34(17):175-176
主要研究了粗、细骨料粒径、级配以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在基准配合比下,砂的细度模数变化以及碎石颗粒级配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并就骨料粒径、级配的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林天赐 《城市建筑》2013,(22):65-65
随着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概念设计将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趋势。在设计中,会更加考虑建筑结构的稳定、可靠性、经济性,在切实地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的前提下,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黄土高原的绿色住区极具现实意义。从枣园村的居住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其特有的自然、生态、居住、生产等系统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最新规划理论和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绿色住区研究方法与规划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王建国 《山西建筑》2010,36(33):258-259
将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从施工准备工作、预算管理、施工队伍管理、物资管理、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管理六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施工成本的办法,控制了施工过程成本,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增强企业实力。  相似文献   

15.
在水泥水化初期,钙矾石的形成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动性经时损失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掺加高效减水剂对钙矾石结晶形成的不同作用效果,分析了产生两种不同作用效果(吸附抑制和吸附促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山西建筑》2008,34(18):249-250
叙述了总价合同模式、单价合同模式、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如何结合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出加强合同管理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梅涛  肖盛燮 《山西建筑》2011,37(8):151-152
选取规范推荐公式,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静力和动力冲击荷载下桥墩应力状态的改变,研究泥石流对桥墩破坏的链式关系以及成灾机理,并提出相应减灾对策,以期为泥石流区桥梁的设计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分析了沥青路面开裂以后,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路面温度分布和路面材料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的抗裂设计中,合理设计沥青面层的厚度和优选温缩性小的路面材料是提高沥青路面抗裂性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包括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以及招标阶段造价控制。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单位确保建筑图纸的完整性,选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能为读者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卫刚 《城市建筑》2014,(21):219-219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包括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以及招标阶段造价控制。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单位确保建筑图纸的完整性,选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能为读者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