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¹����ú���������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吐哈盆地是一个富煤盆地,主要在侏罗系发育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两套含煤层系,八道湾组煤层主要发育在盆地的西部和中部,西山窑组煤层主要发育在盆地的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煤层发育层数多,厚度大(单层最大厚度147m)。浅埋区的煤层主要为褐煤和长焰煤,煤的Langmuir压力较高(4.96~22.62m3/t)。在许多石油钻井中煤层的气测显示活跃,气体的主要组分是甲烷,证实了煤层气的大量存在。吐哈盆地具有勘探开发煤层气的广阔前景,卡拉图地区、托克逊凹陷南部艾1井-鲁南1井区和沙尔湖地区煤层气富集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是吐哈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西山窑组煤层气勘探开发进程,针对该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层气成藏条件差异,开展了准南西山窑组与八道湾组煤层气成藏富集条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成煤期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八道湾组煤层具有较高的镜质组含量,而西山窑组则具有较高的惰质组含量;受控于煤级的影响,准南八道湾组煤的微孔含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煤岩的宏观分布、煤阶、煤质和含气性,指出该区煤层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煤层埋深、煤阶、煤质以及保存条件,其中甲烷风化带深度和煤阶是二个关键因素。准东地区煤层气富集区分别为博格达山前、吉木萨尔凹陷八道湾组和梧桐窝子凹陷西山窑组煤层,博格达山前是准东地区煤层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和资源分布状况,研究了煤层气的成因、赋存特点和富集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准噶尔盆地中下侏罗统煤层的地质分布和演化特点,指出八道湾和西山窑组在盆地南缘最为发育,虽然演化主要处于低煤阶阶段,但含气率较高。煤岩的模拟实验亦证实,生气能力较强。借鉴美国开发低煤阶煤层气的成功经验,对煤层气成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认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是勘探煤层气最有利层系,南缘东部是勘探煤层气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和资源分布状况,研究了煤层气的成因、赋存特点和富集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准噶尔盆地中下侏罗统煤层的地质分布和演化特点,指出八道湾和西山窑组在盆地南缘最为发育,虽然演化主要处于低煤阶阶段,但含气率较高。煤岩的模拟实验亦证实,生气能力较强。借鉴美国开发低煤阶煤层气的成功经验,对煤层气成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认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是勘探煤层气最有利层系,南缘东部是勘探煤层气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低煤阶煤储集层吸附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潜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等温吸附实验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八道湾组低煤阶煤储集层具有较强的煤层甲烷吸附和储集能力.层位上,西山窑组煤储集层对甲烷的吸附和解吸能力明显较强,储集性相对更好,也更利于煤层气开采.地域上,盆地南缘昌吉-乌鲁木齐-阜康、东部彩南-巴里坤矿区、腹部地区均达到较富-极富甲烷煤储集层级别,对甲烷的吸附、储集能力较强.兰氏体积随镜质体反射率Ro增大而增大,与Ro呈三阶多项式函数对应关系.煤储集层对甲烷的吸附量随着压力增大而变大.依据兰氏体积划分出贫气区、含气区、较富气区、富气区4类区块,盆地南缘清1井-齐8井区、昌吉-乌鲁木齐-阜康矿区、西北缘斜坡区及盆地腹部主要为较富气区,盆地东部彩南-巴里坤煤矿区为富气区,其与周边厚煤区和腹部较深层煤层气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和资源分布状况 ,研究了煤层气的成因、赋存特点和富集因素 ,在此基础上 ,结合准噶尔盆地中下侏罗统煤层的地质分布和演化特点 ,指出八道湾和西山窑组在盆地南缘最为发育 ,虽然演化主要处于低煤阶阶段 ,但含气率较高。煤岩的模拟实验亦证实 ,生气能力较强。借鉴美国开发低煤阶煤层气的成功经验 ,对煤层气成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 ,即侏罗系西山窑组是勘探煤层气最有利层系 ;南缘东部是勘探煤层气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后峡盆地后峡区块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且邻区的煤层气勘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于该区的煤层气资源条件和勘探前景尚不清楚。为此,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地质综合解释、钻井和岩心测试资料分析等手段,系统开展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构造特征、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含气性等地质特征分析及煤层气勘探前景评价。结果表明:①后峡区块受北西西逆冲断层及北东向压扭断层作用的控制,呈“三凹两凸”的构造格局,凹陷和斜坡区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②西山窑组煤层发育,具有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西一段和西二段可作为勘探主要目的层;③煤层演化程度低,以长焰煤和气煤为主,属于低阶煤;④煤岩煤质好,含气性好;⑤采用体积法计算出该区西山窑组煤层气的资源量为3 200×108 m3,优选评价出有利区10个,合计面积为240 km2。结论认为:后峡区块西山窑组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其中阿什里凹陷中东部斜坡区最为有利,是下一步煤层气勘探的重点评价区。  相似文献   

9.
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宏观和微观特征的研究指出,盆地煤层气资源量十分丰富,但有效勘探深度范围内的资源量相对有限。优选出沙南-沙帐、梧桐窝子地区作为煤层气重点勘探区块,主要目的层系均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沙南-沙帐区块目的层可加深到八道湾组。其煤层气成藏条件好,含气性较高,且埋深适中,地下构造和地表条件较简单,适宜进行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多,资源丰富,有油砂、煤层气、油页岩和页岩气等资源。它们主要环盆地周缘分布,油砂位于盆地西北缘断裂带上盘,分布于吐谷鲁群、齐古组及克拉玛依组砂岩中;煤层气分布于盆地南缘山前坳陷、准东隆起及北缘地区,储集层位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及八道湾组;油页岩主要沿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北缘呈弧形展布,储集层位为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气在南缘永丰凹陷可能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建议加快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研究步伐,开展西北缘油砂和南缘油页岩环境评估和经济评价研究;加强煤层气的选区研究和前期测试工作,重视页岩气的资源评价和选区研究;三个泉凸起Lu6井西山窑组具有开展煤层气测试和南缘永丰凹陷xl井芦草沟组开展页岩气测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地区现有的煤炭勘察资料、油气探井资料、地震资料和煤岩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中下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和八道湾组(J1b)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气性、成藏条件等.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地区侏罗系煤层层数多(6~12层)、厚度大(10~60 m)、分布稳定,煤质较好(镜质组含量>5...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侏罗系煤系非常规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正成为未来一大勘探领域。准噶尔盆地作为西部最大含煤盆地,广泛发育侏罗系煤系,致密砂岩气勘探前景良好。盆地腹部中下侏罗统煤系致密砂岩气气源岩为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与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形成自生自储成藏组合,具深盆气特征,主要分布于埋深4 500~6 000m深度范围。煤系烃源岩与砂岩储集层多呈“上下”或“三明治”组合形式,表现出典型致密砂岩气藏储集砂体致密、普遍异常高压、气水关系复杂、产能较低、准连续规模分布特点。初步估算盆地侏罗系煤系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3 630~11 740)×108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6 140~5 280)×108m3;腹部侏罗系煤系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主要勘探方向为围绕中央凸起带的(莫索湾—白家海凸起)南北两翼与构造结合部,以及西部车排子凸起南部倾没端、东部北三台凸起西南倾没端;有利勘探目标区为莫索湾凸起南翼、白家海凸起南翼、莫索湾—莫北凸起结合部东侧、莫索湾—白家海凸起结合部、车排子凸起沙门子鼻隆及北三台西泉鼻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应为主要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优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阶段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几个煤层气产业基地,急需寻找一批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为此,基于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生储、保存、开发基础等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8个普遍因素(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原始渗透率、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煤系沉积环境和地形地貌)和4个关键因素(成因类型、稳定性、后期储层改造和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低煤阶区、东北中低煤阶老工业区和西南中高煤阶构造复杂区,是我国继华北地区之后煤层气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区;上述3个重点区的煤层气赋存主控因素分别是成因类型+煤层稳定性、成因类型+岩浆侵入对煤储层改造、煤层稳定性+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并以此建立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的优选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上述3个重点区的15个区块进行了评价,共优选出了8个有利接替区和7个较有利接替区,预测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达1.8×10~(13)m~3;8个有利区分别为西北的准东煤田五彩湾—大井地区、吐哈煤田哈密—大南湖地区和陇东煤田,东北的依兰煤田、鹤岗煤田和珲春煤田,西南的川南煤田和水城煤田,它们是近期可以进行煤层气勘探和试验开发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盆地煤层气成藏机理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拉尔盆地是中生代白垩系含煤盆地,煤层气总资源量约2×1012m3。为确定该盆地煤层气勘探潜力,通过研究该区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弄清了该盆地煤层气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海拉尔盆地具有很好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其中尤以盆地东部呼和湖凹陷的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为最好。该凹陷具有煤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储层孔隙发育、顶底板封盖性能好的特点,煤层气资源量达1.25×1012m3,占全盆地煤层气总资源量的62%,是今后首选的煤层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蕴含丰富的煤炭资源及煤层气资源,鱼卡煤田便是一个富含煤层气的典型区域,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和大煤沟组。鱼卡凹陷地区受区域构造影响,含气量分布不均,其中石门沟组M5煤层和大煤沟组M7煤层煤层气资源前景较好。通过深度-含气性关系分析,发现二井田地区含气性梯度明显且深度-含气性关系的离散性较小,M7煤层含气性随埋深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尕秀地区、羊水河和鱼卡东部地区M7煤层含气性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鱼卡凹陷侏罗系M7煤层的含气性在不同构造单元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不均一性,整体来看,鱼卡凹陷西部煤层含气性显著高于东部,北部略优于南部,由南向北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鱼卡煤田北部F2断层和F10断层所控制的区域,在一个小型背斜构造存在2个相对高含气量区,由南向北煤层含气量逐渐增高;而鱼卡煤田东部北山和二井田地区,其煤层含气量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6.
含煤盆地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条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国深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深层煤层气地质理论。通过解剖分析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深层"超饱和"煤层气井的试气/生产动态,估算原地游离气的含气量,分析了深层"超饱和"煤层气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①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储层中除吸附气外,还含有原地游离气,用常规试气方法可直接获得气流,煤层气的产出不明显依赖于排水降压;②埋藏超过一定深度,在煤阶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煤的吸附能力将随埋深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煤层中吸附气的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在达到吸附饱和后,出现原地游离气并形成"超饱和"煤层气,盆地深层具有"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优势条件;③由于地温梯度和压力梯度的不同,不同盆地"超饱和"煤层气出现的临界深度不同,异常高压和异常高热流可以降低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临界深度;④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开发具有大大缩短见气时间、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和累积产水量低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深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深层煤层气地质理论。通过解剖分析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深层"超饱和"煤层气井的试气/生产动态,估算原地游离气的含气量,分析了深层"超饱和"煤层气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①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储层中除吸附气外,还含有原地游离气,用常规试气方法可直接获得气流,煤层气的产出不明显依赖于排水降压;②埋藏超过一定深度,在煤阶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煤的吸附能力将随埋深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煤层中吸附气的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在达到吸附饱和后,出现原地游离气并形成"超饱和"煤层气,盆地深层具有"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优势条件;③由于地温梯度和压力梯度的不同,不同盆地"超饱和"煤层气出现的临界深度不同,异常高压和异常高热流可以降低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临界深度;④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开发具有大大缩短见气时间、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和累积产水量低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