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广泛应用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造成大量的脱硫石膏堆存,并且消耗石灰石资源,产生大量的CO2,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我国每年进口硫黄生产硫酸。文章对多种先进可靠的脱硫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将烟气中的污染物硫转变为资源硫,完全替代硫黄进口,解决石灰石法脱硫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的途径。对于落实"调结构、转方式"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泛应用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造成大量的脱硫石膏堆存,并且消耗石灰石资源,产生大量的CO2,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我国每年进口硫黄生产硫酸.文章对多种先进可靠的脱硫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将烟气中的污染物硫转变为资源硫,完全替代硫黄进口,解决石灰石法脱硫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的途径.对于落实“调结构、转方式”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化工机械》2000,27(6):335
空气污染治理设备1 石灰石 (石灰 )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成套设备主要指标及技术要求 :钙硫比Ca/S <1 0 5;脱硫率 90 %以上 ;石膏中亚硫酸钙的残留度 <8% ;烟气带水量 <1 0 0mg/m3(标 ) ;副产品石膏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适用范围 :火电厂烟气治理2 炉内喷钙及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成套设备主要指标及技术要求 :钙硫比Ca/S <2 5;脱硫率≥ 70 %。适用范围 :火电厂烟气治理3 半干法烟气脱硫设备主要指标及技术要求 :钙硫比Ca/S <1 4;脱硫率≥ 75%。适用范围 :火电厂烟气治理及工业炉窑烟气治理4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设备主要指标及技术…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内钙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湿法磷酸生产技术的特点,首次提出新的钙法脱硫技术即"磷矿石—磷酸—石膏法"。介绍了新钙法脱硫技术的反应机理、主要工艺过程和指标控制,分析了其工艺过程与典型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湿法磷酸生产等的不同之处,认为采用"磷矿石—磷酸—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既可达到良好的脱硫效果,又可充分利用其中的硫资源提取磷矿石中的P2O5,符合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值得研发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并比较了石灰石(石灰)石膏法、钠钙双碱法和湿式氨法三种烟气脱硫方法的脱硫原理和经济效益。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脱硫副产物可做氨肥,可实现烟气清洁排放;在经济效益方面,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实现了硫资源的综合利用,氨利用充分,脱硫效率高,脱硫剂用量很小而且不产生废渣、废水,氨剂可充分利用,不会无效地带走热量,并且脱硫脱硝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6.
尹明德 《煤化工》2010,38(6):44-46
介绍了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和特点,对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技术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从生产过程及运行参数的调节等方面分析了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其解决方法,可为同类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SO_2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烟气脱硫作为燃烧后脱硫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以烟气脱硫技术中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为例,分别综述了湿法脱硫技术中的石灰石-石膏法、海水法、氨法;半干法脱硫技术中的循环流化床法以及干法脱硫技术中的电子束法的原理和优缺点。针对以上几种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性对比,并对我国未来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特点,阐述2种脱硫剂的来源和反应机理,并从脱硫剂的共性、脱硫产品的多样性及经济性、节约硫资源和脱磷石膏的环保性等5方面,分析使用磷矿石代替石灰石作为钙法烟气脱硫剂以脱除烟气中SO2气体,并生产湿法磷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李远斌 《广州化工》2011,39(16):154-156
论述了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5 t/h、35 t/h锅炉烟气脱硫采用以自有副产废弃物电石渣作为脱硫剂的"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应用情况,介绍"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分析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途径,并探讨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方法,但其涉及的水问题不可忽略,雾霾、白色烟羽、石膏雨等环保问题均与水问题有关。同时烟气中水资源含量大,实现烟气水回收对于电厂节水意义重大。笔者论述了现有烟气中水分来源以及烟气水回收技术,分析了烟气水回收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应用情况等。实现水回收的方法有冷凝法、膜法以及吸收法。冷凝法水回收技术回收的水质较差,具有一定腐蚀性,但水回收量较大;吸收法水回收技术系统较为简单,回收水质也较好,但有吸收溶液随烟气带出的风险;而膜法水回收技术的回收水质好,不涉及污染物排放,但其回收水量仍有提升空间,清理、减小甚至防止污堵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关键。电厂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冷凝技术,在电除雾器运行状况稳定、除雾效果好的电厂可优先考虑膜法水回收技术;有余热回收需求的电厂,可优先考虑冷凝法。最后指出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的方法是转变烟气脱硫方式。干法脱硫由于不涉及废水问题,也不会增加烟气中水蒸气含量,同时避免了腐蚀等问题,是烟气脱硫技术中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循环流化床开发石膏法生产硫酸和水泥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在我国,开发石膏法生产硫酸和水泥的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开辟新的硫资源,解决磷肥生产中硫酸不足的矛盾,实现硫酸消费从一次性消耗变为循环利用,使硫以石膏形态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治理环境,消除火电厂烟气脱硫渣石膏和磷肥生产中副产磷石膏对环境的污染。就火电厂而言,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能源  相似文献   

12.
赵栓柱 《煤化工》2019,(3):40-43
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采用"SCR法脱硝+氨法脱硫+湿电除尘"工艺,氨法脱硫产生的废液进入硫铵工段处理,造成了饱和器阻力增加、硫铵产品质量下降、满流槽溢液等异常情况,通过采取加装压滤机过滤脱硫废液及调整饱和器操作指标等措施,解决了硫铵工段的异常问题,实现了焦炉烟气脱硫废液在硫铵工段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Cansolv可再生胺法脱硫技术处理锡冶炼烟气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与原有石灰-石膏法脱硫技术相比,脱硫效率更高,并可回收硫资源。脱硫气尾气ρ(SO2)<400 mg/m3,脱硫效率高于98%,除酸雾效率高于50%,除尘效率高于25%,NOx脱除率高于30%。  相似文献   

14.
唐新科  张波 《水泥》2020,(9):61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环保重视力度的加大,为满足环保要求,我国水泥行业对高硫烟气进行脱硫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对水泥窑高硫烟气脱硫主要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为主,本文主要对水泥湿法脱硫调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烟气脱硫装置的大量投运,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在解决工业生产过程SO2废气减排的同时,开展脱硫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烟气脱硫石膏成分及理化特性烟气脱硫工艺决定了脱硫石膏的性质,烟尘中的未燃烬碳以及Ca、Mg、Fe等杂质成分对脱硫石膏品质具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综合利用方式。脱硫石膏一般是灰白、灰、灰黄、浅黄、浅绿等外观色泽,其中燃煤烟气脱硫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烟气脱硫的几种方法。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即通过净化煤炭本身实现烟气脱硫、在燃烧过程中通过技术脱硫以及通过处理燃烧排出的烟气实现脱硫。在净化煤炭法的论述中主要介绍了选煤法和动力配煤法两种技术;燃烧过程脱硫法主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技术、炉内喷钙脱硫法、湿式水浆脱硫技术三种技术;最后的烟气脱硫法中主要介绍了半干式脱硫技术、石灰/膏法脱硫技术、氨-硫铵法三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结合石灰石法(又称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石灰石粉尘、二氧化碳、硫石膏废渣、脱硫污水和酸雨等5种潜在的环保风险,指出其最大的环保风险是将废气变成废渣,治标不治本,不符合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彻底化解环保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氨法脱硫技术目前我国大型火电机组中,其烟气脱硫设备几乎全部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产生的石膏综合利用压力不断增大,脱硫废水难以有效处理。近期化工行业推出一种烟气脱硫新技术——氨法脱硫。该技术以其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可资源化等独特优势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工业生产中脱除硫化物的净化技术分为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两大脱硫体系,采用不同的脱硫剂,就构成不同的脱硫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钙法脱硫和氨法脱硫两种,对比不同的脱硫工艺技术特点,得出钙法属资源抛弃型,产品为石膏渣和二氧化碳;氨法属资源回收型,产品为硫铵化肥,相对于钙法脱硫工艺而言,氨法脱硫的系统简单、设备体积小、能耗低且环境友好。因此推广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脱硫脱硝联合技术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已工业应用的主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如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海水烟气脱硫和微生物法等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发展,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脱硫新工艺进行了评述。由此探讨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现在存在的问题、研究情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