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建立我省的防汛水情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检索系统,我们采用了水电部水调中心向全国水文系统推广的水情电报译电/检索等有关软件、我省通过1987、1988年两年汛期在VAx机上的运行使用,效果良好,应用是成功的。当然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省从1987年开始做了一点改进工作,编制了本身检索输出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电话传递水情,存在人工记录误码率高的问题,同时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许多具体工作控制一体化、自动化,因此我们在1991年建立了潘家口水库水情译电系统,用来进行水情数据的自动遥测和水情电报的传递。BDC80A/B汉字电传机是整个系统的前置机,自动接收从迁西线路传回的水情电报,供后台机进行加工处理、显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防洪抢险始于1975年,当时黄河水利委员会配置了一台TQ—16计算机,长江水利委员会配置了DJS—6计算机。水电部水利调度研究所(水利部水文调度中心的前身)也配置了DJS—130小型机,此后一些水文防汛部门也相继配置了一些国产小型机,这些计算机主要用于水文计算、水情译电、洪水预报及水文资料整编,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尚未能投入防汛实际应用。 80年代初期,我国防汛信息现代化开始起步。1983年由水利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负责研制实时水情信息接收处理系统,经过艰苦努力,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从而改变了人工翻译水情电报的历史。自1986年开始,水利部水文水利凋度中心、各省(市、自治区)水文总站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级防汛部门在汛期掌握汛情、指挥防汛的信息原主要靠各地发往防汛部门的水情电报。这些水情电报经过人工或计算机翻译形成水情资料或水情数据库后才能为防汛人员所用。目前在我国除少数具备专用通讯网的防汛部门外,绝大部分的水情信息是通过邮电部门以电报形式传递的。水情电报的费用我们称作“报汛费”,是由收报单位负担。往年淮委每年所支付的报汛费约18万元。我国的电报网是按行政区划级设置的,由于淮委地处安徽省蚌埠市,每年汛期,淮河流域各地报汛站(约500个)所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防汛自动化系统包括水文信息测报系统、实时水情信息处理和预报系统、气象自动化系统、通讯系统和防汛信息大屏幕显示系统等.水文信息测报系统有微机译电系统、实时水情信息网络系统和遥测系统.实时水情信息处理和预报系统有水情检索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气象自动化系统有天气图的填绘系统、数字云图自动接收系统和数字天气雷达图象终端系统.通讯系统有淮河微波干线网和沂沭泗水系一点多址通信系统.防汛信息大屏幕显示系统是由1989年购置的大屏幕ECP-3500显示机建成的.完善淮河防汛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措施有:(1)建立淮委计算机局域网;(2)建设防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1990年7月24日至25日,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和陕西航空工业局在西安邀请水利部及省内有关教授、专家对“陕西省防汛水情信息实时处理及预报微机系统”进行了测试和技术鉴定,并一致通过。本项目是为适应防汛工作的需要,把新技术应用到防汛水情工作,于1987~1988年研制成功,并在1988~1990年汛期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对接口电路的研制和通过微机对电报进行实时接收、拍发、水情信息的实时处理、检索、制表、绘图、水情管理和洪水预报软件的研制等。本系统投入使用后,代替了原两台电传机对电报的接收和人工处理,实现水情工作和洪水预报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宋立荣 《治淮》2000,(9):23-24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广东省基层测站的实时水情传输主要是通过当地邮局向各级防汛部门拍发水情电报。由于各级防汛部门都需要水情,所以往往一个站的水情电报同时要发几个、甚至十几个防汛部门,这在水情部门称之为“一报多发”。“一报多发”不但报汛速度慢,而且费用高。1996年,广东省水文局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在全省各地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8.
新型电话数传报汛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研制缘由 防汛抗旱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水文情报预报是防汛抗旱的重要依据,而雨水情信息的及时与否主要取决于数据的采集、传输速度,目前,国内部分地区虽然研制了水情信息的自动遥测系统.应用卫星进行雨水情信息传输.但这些系统都未解决天气原因对信号影响的问题。致使各地报汛方式基本上仍以电报报汛为主.这样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水情信息采集、传输方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严重制约了防汛调度决策工作。  相似文献   

9.
拓宽微机使用范围 提高水文工作效率白城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魏占起随着科学的发展,水文。系统已用微机来处理水文资料.今年汛期,我们引用省水.文总站水情科研制的微机自动译电系统,来接收处理实时水情,取代过去人工接收处理实时水情的工作。在采用微机自动译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防汛水情信息实时处理和预报系统,由陕西省水文总站和六三一研究所协作研制成功。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进行了试验性运行,于1988年4月底正式与西安市电信局转报机联网,同年5月1日投入试运行,5月至10月整个汛期共接收和处理水情电报32000份,自动形成了汛期的雨情、水情、沙情、水库、水文特征值等各种数据库;打印水情、雨情、报警等各种图表500余份,并进行了实时联机预报拍发电报,在防汛抗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系统由2台微型机、2台打印机、1台绘图机、1对传真机以及相应的水情实时处理、洪水预报软件组成。通过电信部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