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传统的抗滑桩演变为抗滑短桩加固边坡,却又易产生“越顶破坏”现象。因此,提出了抗滑短桩通过竖向植筋带锚拉坡面网格梁兼顾浅层和深层防护的边坡加固技术,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首先,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某一工程边坡进行降雨入渗分析;然后,对该边坡在抗滑短桩锚拉竖向植筋带加固前后的稳定安全系数、坡土变形和最大剪应力进行分析,探讨抗滑短桩锚拉竖向植筋带加固边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入渗,坡肩和坡脚处坡土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加。坡脚处暂态饱和区范围由初始时刻的0m扩展延伸至降雨结束时刻的1m,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抗滑短桩锚拉竖向植筋带能够承担部分下滑推力,使降雨结束后边坡从无加固时的失稳状态转变为相对稳定状态,有效避免了边坡浅层土体“越顶破坏”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沙湾水电站枢纽工程右坝肩边坡高且陡,受风化及卸荷影响,浅表局部边坡岩体较破碎,存在边坡稳定问题,为确保工程主体的安全实施,施工中对右坝肩高边坡采取削坡及锚固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为后续枢纽主体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长河坝水电站两岸坝肩边坡最大开挖高度达306m,高边坡稳定问题是本工程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赤平投影法对两岸坝肩边坡可能存在的滑动楔形体进行稳定分析,采用三维有限元法(Flac)、边坡块体理论(DDA)对边坡进行数字计算,并据此对两岸坝肩边坡采用锚索、锚杆及挂网锚喷等加固措施,达到了稳定边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李家峡拱坝左岸坝肩锚索加固的现状,采用大坝原型加密观测试验成果,并运用间接评价方法和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对坝肩预锚超载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认为,左岸坝肩超载加固后,左重力墩表部群锚加固区的径、切向拉应力值减小或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或压应力变大,应力分布有均匀化趋势。结论是超载加固提高了左岸坝肩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拱坝左坝肩坝顶开挖边坡高达100m以上,属于高陡边坡。根据工程在坝基开挖过程中岩性的揭示,需对高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坝肩边坡存在节理、裂隙,且随机分布,结合边坡稳定分析,对坝肩高边坡提出采用锚杆+喷锚混凝土+预应力锚索相结合的综合支护措施,并对高边坡进行了变形变位及锚索应力监测,目前,工程已经初期蓄水,根据已有监测成果资料分析,大坝左岸高边坡的各项监测值稳定。  相似文献   

6.
李家峡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破碎,稳定性差,给左岸坝肩开挖施工造成了极大困难。由于采用了常规锚固与锚筋桩及预应力锚杆(索)相结合的锚固措施,从而保证了坝肩边坡的稳定,使得坝肩开挖施工能够正常地进行。本文重点介绍了锚筋桩在李家峡右坝肩开挖中的施工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以砂浆锚筋桩在白沙河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岩石边坡支护处理施工为例,介绍了砂浆锚筋桩施工工艺、施工要点以及施工验收检查等。工程结果表明,锚筋桩技术在进行滑坡处理时施工简单、方便,工期短且经济,可供类似地质边坡支护加固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预应力锚同技术在蠕滑变形堆积体边坡抢险加同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对其在蠕滑变形堆积体抢险加固工程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难点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类似的抢险加固综合治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螺旋锚加固滑坡抢险工程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滨  李军  邓昌 《水利电力机械》2007,29(11):16-18
为适应汛期滑坡加固的需要,选用螺旋锚作为抢险加固的手段,针对抢险的要求,研制开发了抢险工程车。介绍了车型的选择、主要机构与技术参数的确定、现场试验等情况。试验表明,抢险工程车机动性强、质量小、悬臂距离长、四轮驱动,适合于汛期堤防和边坡抢险工况。  相似文献   

10.
介绍苗尾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变形加固处理技术。左坝基1365m高程以下微型钢管组合桩,右坝基边坡采取"锚拉板或框梁+预应力锚索"为主的锚固方案,针对坡脚软岩分布区进行固结灌浆处理,同时在边坡上布置系统排水孔。监测成果表明目前左坝基处于稳定状态,右坝基变形趋于收敛,已安全度过了2013至2016年汛期,至今大坝左右坝坝基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上尖坡水电站右坝肩边坡为顺向坡,岩溶十分发育,边坡岩体内发育泥化夹层、大溶隙、陡倾角裂隙等不良地质现象,坝基开挖后将形成切脚临空面,边坡危险性较高。为解决边坡问题,根据不同部位的边界条件分别采用了喷锚支护、削坡减载、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格梁、贴坡挡墙、锚筋桩等多种支护型式,很好地解决了突出的边坡问题,保障了施工安全,使整个工程顺利完工并安全运行,实现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12.
西部某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覆盖层深厚,岩体卸荷发育,省道位于边坡覆盖层上,坝肩开挖边坡位于省道以下。坝肩边坡的稳定不仅影响省道的正常运行,也对枢纽区主要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左岸坝肩路基边坡进行稳定分析,采取"覆盖层开挖+混凝土贴坡挡墙+微型钢管桩+预应力锚杆"的边坡综合处理方案。结果表明,采取综合处理方案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得到明显提高。处理措施对类似边坡工程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某电站厂房后边坡产生沉陷、地表拉裂缝等变形迹象,边坡的变形趋势对厂房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对后边坡松动卸荷岩体进行工程地质研究,对变形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边坡内部和表面排水、抗滑桩、锚筋桩等综合加固措施,进行了相应的稳定分析计算和评价,为后续的治理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夹岩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较复杂,坝基坝肩断层发育、裂隙密集,存在岩体整体性差、岩溶渗漏、危岩体和边坡开挖稳定性差等不利地质问题。本文结合地质勘探成果,针对坝型地质适应性、坝址区天然筑坝材料利用率、大坝防渗稳定性提升和施工组织布置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首部枢纽布置、坝顶高程和大坝结构等与工程实际匹配性较高。设计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可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坝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针对因水工建筑布置及施工开挖带来的坝基侧向抗滑稳定、边坡顺层坍滑、坝肩顺层渗漏等问题,提出对坝基进行全面的固结灌浆、坝前边坡防护、坝后边坡加固等工程处理措施,确保电站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深孔预应力锚索在东风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风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加固处理采用了全锚索处理方案,锚索平均深度约70 m,最深为92 m。由于坝肩岩体卸荷裂隙发育、溶蚀现象严重,施工中存在100 m级高排架施工难、成孔难、孔斜控制难、注浆难等诸多技术难题,通过对深孔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进行攻关研究,使得工程加固处理得以顺利实施。其施工经验值得在喀期特地区类似边坡的加固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鲁布革水电站溢洪道是首部枢纽的主要泄洪建筑物,位于左岸坝肩。净宽为30米,全长约510米。溢洪道泄量占首部枢纽总泄量的55~62%,对保坝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猛  刘玉哲  王珏 《水力发电》2012,38(3):47-49
吉沙水电站枢纽工程由首部枢纽、左岸有压引水隧洞、调压井、高压管道和地面发电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组成。首部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和电站进水口组成,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介绍了拦河坝、坝基处理和枢纽区边坡的设计情况。工程实际运行表明,首部枢纽拦河坝设计方案合理,可为在河道狭窄、边坡陡峻的河流上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论证分析右坝肩倾倒体边坡的变形机制,在地质条件分析和监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FLAC软件模拟研究,并比较右坝肩倾倒体边坡在水库蓄水前后的力学状态,进一步论证分析右坝肩倾倒体边坡的变形机制,为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及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黑河水利枢纽左岸坝肩加固岩体边坡工程实例,对治理前后的滑坡体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法进行定量计算,以数值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为标准,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