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水性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搅拌萃取法和超声波萃取法对水性涂料中28种VOC进行提取,采用离心方法提取清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计算回收率。通过比较,确定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搅拌时间为40 min的搅拌萃取法提取效率更高,采用该方法对28种VOC的加标回收率在94%~116%之间。  相似文献   

2.
用传统索氏提取法及现代提取方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内部汽化法4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战骨中的总黄酮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采用上述4种方法对战骨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进行了后3种方法的L9(34)正交设计性实验。测定了以上4种方法的战骨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及回收率,并将后3种方法与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内部汽化法的最优方案的收率分别为2.07%,1.90%,1.7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0%,105.12%,99.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0%,1.47%,1.16%。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收率为0.95%。现代方法的收率均高于传统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VOC的定义、涂料中VOC的来源、VOC常用的检测方法。对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光固化涂料这3类涂料进行了VOC影响因素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胡飞燕 《中国涂料》2010,(10):56-58
归纳了水性涂料VOC含量的限量值,讨论了水性涂料VOC含量的测定方法,对VOC含量测定中测水分含量的两种测定方法——卡尔·费休法和气相色谱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考察。试验表明,卡尔·费休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5.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随着环境法规对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限制,高性能与低VOC含量相结合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成为涂料工业发展的趋势。采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发现双组分涂膜的机械性能和外观是由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的扩链剂(TMP)含量,中和度,中和工艺和双组分涂料的配比等决定的。当扩链剂含量为2%-4%,中和度为100%,NCO:OH=1.0-1.2时所得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外观好,快干,硬度高和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水性涂料的施工过程管理,同时对水性涂料在铁路客车厂修涂装上的应用和VOC减排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水性涂料在铁路客车厂修涂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涂装》2008,(3):28-28
水性涂料是减少VOC的最佳涂料,研制并使用低VOC的水性木器涂料是一种发展趋势,是从根本上解决家具涂饰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措施。木器已成为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涂料的重要应用领域,因此水性涂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成为涂料和涂装业关注的课题。系统研究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的涂饰工艺技  相似文献   

8.
参照GB18582-2008标准,建立一个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水性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气相色谱测试方法。涂料试样以乙腈为稀释剂,乙二醇单丁醚作内标物,经毛细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采用二阶程序升温将水性涂料中的VOC(包括苯系物、二元醇和成膜助剂)很好地分离。试验证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应用于水性涂料中VOC的监控与检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谈零VOC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水性涂料中VOC的几种主要来源,介绍了零VOC水性丙烯酸酯类涂料的检测标准和实现途径,并从乳液合成、成膜助剂、消泡剂、增稠剂、杀菌剂等助剂选择方面阐述了消除VOC的技术手段,最后对零VOC丙烯酸酯涂料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郑敏  宋心远 《合成纤维》2002,31(4):29-31
分别采用萃取法、溶解法和载体—溶剂萃取法提取聚酯纤维中的总低聚物 ,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不同溶剂的提取能力 ,并用薄层色谱法分析了提取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
王兢  邹帅  祝鹏 《广东化工》2014,(11):161-162
近年来,随着许多国家环保法规对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严格限制,水性聚氨酯涂料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章通过在S系统中的检索,对水性聚氨酯技术的国内外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探讨了本领域的技术热点,分析水性聚氨酯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对国内企业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醇酸树脂普遍应用于工业涂料,其暴露在自然太阳光时,容易造成外观上颜色的变化和涂层劣化与粉化,目前这层保护主要是添加紫外线吸收剂(UVA)和酸性系统使用受阻胺光稳定剂(N-OR HALS)来达成。由于环保趋势,水性醇酸涂料已发展成为解决有关一般常用传统高VOC溶剂型涂料,它能够有效减少或不使用溶剂的优点,而环保型涂料所遭遇的挑战之一,是需要光安定剂来保护涂料预防光劣化产生。先针对2种不同类型水性受阻胺光稳定剂N-R HALS(高碱性)和N-OR HALS(弱碱性)混合水性醇酸涂料测试,试验结果显示:N-OR HALS适用于水性醇酸涂料系统。本文主要是有关于应用试验设计(DOE)试验手法,根据实验室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结果显示,增加水性紫外线吸收剂Eversorb AQ6和水性受阻胺光稳定剂(NOR-HALS)Eversorb AQ5在水性涂料中的有效浓度,可以增强相对的保护效果,试验数据显示膜厚对减缓黄变影响而言也是显著因子,但效果不如添加水性光稳定剂产品有效。  相似文献   

13.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系统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权衡的标准化方法。伊士曼化工公司完成了一项"从涂料到成品车涂装"的LCA研究,在该研究中,比较了5种有代表性的OEM汽车涂装车间工艺配置的温室气体(GHG)影响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性能。涂装车间数据由IHS提供。这些工艺配置包括:1)三涂两烘(3C2B)水性(WB)底色漆和1K罩光清漆;2)3C2B WB底色漆和2K罩光清漆;3)3C2B低固含溶剂型底色漆和1K罩光清漆;4)三涂一烘(3C1B)高固含溶剂型底色漆和1K罩光清漆;5)3C1B WB底色漆和1K罩光清漆。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比较通用工艺技术类别来帮助理解差异和制定决策。本研究的结论是,3C1B高固含溶剂型工艺可以实现最低的GHG释放量,同时达到欧洲现行的VOC排放限值35 g/m2。但是,如果世界上某些地区的OEM选择不采用VOC减排技术,那么为了达到排放限值35g/m2,需要采用WB技术。这项LCA研究表明,高固含溶剂型技术是对环境影响最小,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技术,建议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waterborne coatings have successfully replaced their solventborne counterparts in a variety of areas, their use generally has been limited to applications with relatively modes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Recently, advances in technology have allowed for the design of waterborne coatings with performance suitable for more demanding applications. The emergence of 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s exemplifies this trend. These coatings can provide performance similar to that of solventborne 2-pack urethanes, but with much lower VOC. The chemistry of these coatings is discussed, in light of its relevance to some of the technical challenges, e.g., pot life and CO2-gassing in thick films, unique to these systems. The use of 2-pack waterborne urethane topcoats in combination with low VOC waterborne acrylic/epoxy primers and intermediate coats is also described. Such multiple coat systems offer the promise of long term corrosion protection in severe industrial and marine environments, coupled with very low VOC.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沸点成膜助剂在水性丙烯酸木器涂料中的应用,并和二丙二醇丁醚DPnB比较,进行了涂料黏度稳定性、涂膜光泽、硬度建立、打磨性、抗黏连、铅笔硬度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成膜助剂对于聚合物颗粒的溶胀作用比DPnB更强,不影响涂料的贮存稳定性,涂膜光泽高,随放置时间的加长,涂膜的摆杆硬度逐渐上升且涂膜硬度建立没有出现显著下降,二者的涂膜在打磨性、抗黏连性和铅笔硬度上未表现出明显区别,达到了易打磨、C-1和HB级。综合考虑VOC和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本实验研究的高沸点成膜助剂可应用于环境友好的更低VOC水性丙烯酸木器涂料的配方开发。  相似文献   

16.
汽车水性金属闪光漆的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业文  肖亚平 《化工时刊》2008,22(11):56-59
为了控制VOC的排放,减轻环境的污染,水性涂料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外观和环保等因素,汽车用水性金属闪光涂料也逐渐占据汽车涂料市场。分析了汽车水性金属闪光漆的闪光原理。详细阐述了汽车水性金属闪光漆的主要组分及其作用,并介绍了其涂装工艺。同时,对水性金属闪光漆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杨红强  丁明山  胡斌  任嗣利 《化工进展》2014,33(9):2495-2500,2516
开发了一种水辅助溶剂法从油砂中提取沥青的技术。该方法通过在油砂固相与有机溶剂间介入水层提取油砂中的沥青。以内蒙古扎赉特旗油砂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剂砂质量比、提取时间、甲苯在复合溶剂中的含量及溶剂的种类与性质对沥青回收率高低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剂砂质量比1∶1,提取时间25min。沥青回收率与提取溶剂的性质紧密相关,水层介入有效降低了固体微粒组分在有机相中的含量,且便于后续的有机相与泥砂相的分离。通过对各种溶剂提取的沥青进行组分分析,发现各种溶剂对沥青提取能力的差异性源于溶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本文相关研究结果对溶剂法提取油砂中沥青技术及溶剂种类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兼有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高性能和水性涂料的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特点,成为当前涂料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核壳结构的羟基丙烯酸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以水性异氰酸酯为固化剂,制得水性双组分聚氨酯外墙罩光清漆,所得涂膜性能优异且VOC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19.
干姜的超临界萃取及其萃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新型烟用香原料,用超临界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干姜萃取物,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用GC/MS法分析了萃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并将萃取物用于卷烟中。结果表明:①干姜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是,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h,CO2流量为2.5L/min,分离压力8MPa,分离温度45℃,在该工艺条件下萃取物得率为2.48%;②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萃取物有十八种共有成分,主要是姜烯、醛、酯类等,超临界萃取物成分更多,生姜特征香气更浓;③超临界萃取物应用于卷烟,具有改善香气质和香气量、丰富烟香、改善口感的作用,效果明显比水蒸气蒸馏萃取物好,更适合用作烟用香料。  相似文献   

20.
水性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回顾了水性涂料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现代水性涂料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有关限制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法规.着重讨论了,几类水性涂料(如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及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水性涂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