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葛安生 《山东化工》2022,(6):204-206,210
为了解2020年昌邑市臭氧浓度情况及其与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昌邑市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可知,2020年昌邑市臭氧浓度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夏季与秋季浓度高,春季与冬季浓度低;在臭氧浓度较高的夏季一天24 h中,白天随着紫外线照射光化学反应的进行,臭氧浓度逐渐生成积累...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2):2605-2608
针对宁波市臭氧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17年7月1日~2017年7月31日期间宁波市环保局大气臭氧自动监测数据,结合相应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对流层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因素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均呈现"单峰型"的特点,臭氧浓度白天高,夜间低,峰值一般出现在14:00;晴天的臭氧浓度日变化较为剧烈,阴天、雨天日变化较为平缓;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力以及风向影响臭氧浓度的变化,其中臭氧浓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风向为西北和东北,风力为2级时,更有利于臭氧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针对宁波市臭氧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17年7月1日~2017年7月31日期间宁波市环保局大气臭氧自动监测数据,结合相应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对流层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因素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均呈现"单峰型"的特点,臭氧浓度白天高,夜间低,峰值一般出现在14:00;晴天的臭氧浓度日变化较为剧烈,阴天、雨天日变化较为平缓;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力以及风向影响臭氧浓度的变化,其中臭氧浓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风向为西北和东北,风力为2级时,更有利于臭氧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广州市海珠湖湿地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期间的CH4通量季节性变化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H4的通量季节性变化明显,美人蕉、野芋、蓝花草湿地CH4通量最大值集中在5月,CH4通量的季节强弱表现为:夏季冬季。三者的年平均通量分别为0.33、0.20、0.064 mg·m-2·h-1,三种湿地植物的CH4排放强弱比较为:美人蕉蓝花草野芋。植物群落、温度、水力条件、土壤湿度是影响城市湿地CH4通量的主要因子,高植株能够促进湿地释放CH4,高温能够促使城市湿地排放更多的CH4,高水位通过限制土壤呼吸以减少CH4排放,高湿度的土壤则能抑制土壤CH4的扩散。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臭氧在水中的传质效率,设计了微泡反应器强化臭氧传质,考察了在该反应器中不同压力、温度、臭氧进口浓度及流量对液相中臭氧浓度以及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中臭氧浓度受压力影响较小,反应器压力增加可使液相中羟基自由基产生量增大;进口臭氧浓度及流量的增加,可使液相中臭氧浓度以及羟基自由基产生量增大;液相温度升高导致液相中臭氧浓度降低,但可以提高液相中羟基自由基产生量。同时还将该微泡反应体系与传统鼓泡反应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泡反应器能有效地提高传质效率,液相中臭氧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约为14 mg/L,比鼓泡反应器高约10%。微泡加压反应器中羟基自由基产生效果更好,臭氧通入5 min,微泡反应器中羟基自由基浓度高达121.45×10~(-6)mol/L,比鼓泡反应器提高了约11倍,且微泡反应器中废水脱色及矿化效率都高于传统鼓泡反应器。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用臭氧氧化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涂装性改良时,臭氧浓度和臭氧发生气组成对聚丙烯表面氧化过程的影响。我们发现,随臭氧浓度的增加,各种聚丙烯表面上COOH基的生成速率变大,而OH基的生成速率变小,且表面上COOH基和OH基的生成比变大。在相同的臭氧浓度下,COOH基的生成速率和聚丙烯种类无关,各种聚丙烯表面上COOH的生成速率大体相等。而OH基的生成速率及COOH基、OH基生成比和聚丙烯的种类有关,就COOH基和OH基生成比而言,其大小顺序为均聚物>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臭氧发生气组成对聚丙烯表面氧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和臭氧发生气为空气时的情况相比,当臭氧发生气为氧气时,即使其体系中臭氧浓度的变化很小,也会引起较大的表面氧吸收量或表面氧化分解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将活性污泥分别在14.68、30.72、43.84 mg/L 3种臭氧浓度下进行氧化,同时以纯氧曝气作为平行实验,考察臭氧尾气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纯氧曝气后,在反应时间内并无明显变化,但在臭氧氧化过程中,污泥ATP下降,同时上清液中COD、TP、TN上升,且臭氧浓度越高,变化速率越大,其原因为污泥发生了溶胞现象;臭氧氧化后,污泥MLSS、MLVSS减少,污泥呼吸速率下降,但沉降性得到改善,同样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变化更为显著。经14.68、30.72 mg/L臭氧氧化后的污泥,其硝化能力、生化能力与反应前并无明显差距,而经43.84 mg/L臭氧氧化后污泥的硝化能力、生化能力明显弱于反应前。  相似文献   

8.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安康市2015~2017年臭氧及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臭氧浓度年均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分别为92天、103天、120天,每年出现臭氧污染的主要时段为5~7月。臭氧已成为继PM2.5之后困扰安康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又一种重要大气污染物。同时本文浅析近年来安康市臭氧污染形成原因,并提出若干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臭氧前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随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臭氧不断产生和积累,地面臭氧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据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显示,颗粒物浓度下降明显,但臭氧浓度出现小幅度上升,地面臭氧浓度升高是全球普遍面临的主要大气问题。文章论述了近地面臭氧的形成原因、污染特征、污染现状和应对措施,为下一步的臭氧防治出谋划策,以期为应对臭氧污染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餐饮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含有有害气体和致癌物质的烹调油烟直接排放到空中,亟需治理,而传统方法净化效率不高,无法满足排放标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离心技术、过滤技术、电晕放电技术和光解技术组合成复合式油烟净化器,并对其净化效率、放电电流和臭氧浓度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离心技术、过滤技术和电晕放电技术组合的净化效率最为平稳,保持在95%左右;有过滤层时,静电段放电电流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衰减的较慢,且相同电压下,负电晕放电时放电电流随工作时间衰减的更慢;有静电段时,油烟净化器的臭氧浓度最高,且添加过滤层技术后臭氧量减少趋势最慢。总体而言,过滤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净化效率,减小了放电电流和臭氧浓度的衰减。  相似文献   

11.
以鄂尔多斯某煤化工厂区内高级催化氧化工艺(AOP)降解高盐水COD系统为对象,考察了pH、臭氧浓度、气体流量、停留时间对高盐水COD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本项目高盐水COD降解的最优运行条件为:pH 10,臭氧浓度150 mg/L,预氧化段气体流量10 kg/h,一级催化氧化段和二级催化氧化段总气体流量40 kg/h,预氧化段停留时间20 min,一级催化氧化段停留时间30 min,二级催化氧化段停留时间30 min。系统在最优运行条件下,COD降解率高于50%,最高达75%,AOP系统运行成本为3. 579元/t。  相似文献   

12.
赵媛  李子富  张扬  靳昕 《水处理技术》2012,38(12):108-110,114
为改善污水臭氧消毒过程中臭氧传质效率低的缺点,采用超声波来提高液相中臭氧浓度及其传质效率。通过改变超声波辐射时间、功率和频率3个参数,考察其对臭氧浓度及传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波辐射75 s时,臭氧传质系数最大;超声波功率由0增加到110 W时,液相臭氧浓度和传质系数随功率升高而增大,当达到110W时,不再增长;传质系数和液相臭氧浓度随频率的增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廖宇强  许舒婕 《广东化工》2014,(11):183-185,189
通过对深圳市2012年臭氧监测数据统计,选取出典型自动监测站,利用EKMA曲线及调查自动站周边实际污染情况,分析出了植物源VOC是城市大气环境中臭氧来源的重要因素。臭氧作为城市环境大气污染因子控制和评价空气质量应与其他因子有所区别。在探讨臭氧在AQI评价空气质量的应用时,引用WHO关于PM2.5及臭氧的标准,明确我国现阶段,在对6项污染计算AQI同时,仍应以PM2.5为指标性评价因子,播报其浓度值,在接近或达到WHO过度目标2时,在对6项污染计算AQI同时,应单独播报细颗粒浓度及臭氧浓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臭氧浓度检测和杀菌试验对2种方式所制备臭氧水的臭氧溶解性及其杀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电解式臭氧水的臭氧浓度随装置运行时间增加而升高,运行201 s后水中臭氧浓度超过1. 10 mg·L-1,此时对水中微生物的平均杀灭率高达100%;鼓泡式臭氧水的臭氧浓度随接触反应时间增加而增速趋于平稳,直至曝气运行240 s后水中臭氧浓度只达到0. 18 mg·L-1,此时对水中微生物的平均杀灭率为99. 03%。显然鼓泡式臭氧水对水体中菌落杀灭效果较好,相比之下,电解式臭氧水对水体中菌落杀灭效果最好,杀菌作用时间短且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上海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臭氧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臭氧已成为影响上海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夏季臭氧日均浓度高于其余季节,臭氧日内浓度变化呈单峰型,与前体污染物氮氧化物呈负相关性。臭氧的生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温度越高,臭氧浓度越高。相对湿度在50%~60%时臭氧浓度出现峰值,通过后向轨迹分析,上海南面大气输送对监测点臭氧污染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省郴州市为研究区域,根据郴州市5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数据,对郴州市环境空气中主要的首要污染物O_3、PM_(2.5)及PM_(10)浓度在不同时期、不同时段及不同点位变化规律做了分析,并对2015和2016年O_3、PM_(2.5)及PM_(10)的浓度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O_3、PM_(2.5)及PM_(10)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大,O_3浓度夏秋两季高,春冬两季低,PM_(2.5)及PM_(10)浓度春夏两季低,秋冬两季高;在一天当中,O_3浓度在夏冬两季昼间浓度明显高于夜间,在下午时段会出现峰值,春秋两季则呈现马鞍型变化规律,而PM_(2.5)及PM_(10)浓度在四季当中都是夜间浓度高于昼间;不同功能区中,混合区和原有工业区的PM_(2.5)及PM_(10)浓度会高于文教区,O_3则刚好相反;与2015年相比,2016年颗粒物(PM_(2.5)及PM_(10))浓度有所下降,但是臭氧浓度变化不大。上述结论将为郴州市制定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姜食品污水有机物高、盐度大,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采用CASS处理工艺,有效保证在企业淡旺季污水均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冷却水处理中臭氧杀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业耀  卢醒 《工业水处理》1996,16(1):9-10,37
研究了在冷却水处理中,臭氧浓度、温度和pH值对臭氧杀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当水中剩余臭氧浓度为0.05mg/L时,就可满足冷却水的杀菌要求。在实验温度15 ̄35℃和pH值7 ̄9条件下,臭氧的杀菌作用仅与水中的剩余臭氧浓度有关,而与冷却水的温度和pH值无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油墨废水进行脱色预处理,考察了臭氧浓度、反应时间和初始色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度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随初始色度的增加而下降;当臭氧流量为11mg/min,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对于初始色度小于250倍的油墨废水,色度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空气自动监测超级站在线数据探究某沿海旅游城市2018~2021年臭氧污染特征,分析夏季VOCs对臭氧成潜势的影响,并进行臭氧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臭氧浓度夏季高、冬季低;夏季臭氧小时均值日际变化曲线峰值19:00~20:00出现,VOCs臭氧生成潜势为1054.74μg·m-3,其中烯/炔烃>烷烃>芳香烃;6~8月VOCs/NOx比值范围在[5.5,134.7],表明臭氧生成对NOx敏感,该地区属于NOx控制区。臭氧管控重点为道路移动源和溶剂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