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平  倪龙琦 《化学工程师》2020,34(5):63-65,37
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河道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针对于黑臭河道的成因,利用曝气技术可向水体中充氧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综述了曝气技术的种类及其应用和研究进展。其中利用曝气技术与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生物促生剂等)协同作用治理黑臭水体且其作用效果远大于单独使用曝气或生态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敏  左倬  王嘉伟 《净水技术》2021,40(12):97-106
通过物理结构修复、水质生态净化、生物群落恢复3个方面系统性地总结上海市在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相关生态修复技术及要点.目前,上海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物理结构修复主要涉及河道平面调整、断面设置、微地形塑造、生态护岸建设、硬质护岸改造等技术;水质生态净化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浮床技术、微生物净化技术、曝气增氧技术及其他新型的集成技术;生物群落恢复技术主要涉及陆域生态措施、水生植物恢复构建、水生植物投放等相关措施.文中旨在全面总结各类技术的同时概括其技术要点,为构建完善的黑臭水体治理体系、规范上海市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方案设计、巩固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成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黑臭河道治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上海地区黑臭河道的现状、成因及整治技术,归纳了一些常用的黑臭河道整治措施和对黑臭河道整治成果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成功治理黑臭河道的实例,说明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优化了黑臭河道的治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上海城区中小河道黑臭水体修复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耘  程江  黄民生 《净水技术》2006,25(2):6-10,23
目前在上海城区中小河道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应用生物修复特别是生态上程的方法是修复技术的主体。根据对其黑臭的背景分析,发现水体有机污染较严重,河道富营养化趋势较为明显。有鉴于此,在中小河道经先期治理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效生物膜、生态浮床和水生植被重建三项关键技术。指出上海中小河道黑臭的现状决定了采用这些关键技术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朱小冬 《水处理技术》2021,(4):78-80,85
曝气技术是黑臭水体整治的一项有效措施。综述了曝气技术在国内外黑臭水体治理上的应用,研究了黑臭水体需氧量计算的三种方法,利用组合推流反应器模型思想,结合生物膜降解污染物机理,设计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黑臭河道湖泊需氧量计算模型-改进型组合推流反应器。利用该模型计算商丘某河道需氧量,结果表明整治期间总需氧量为6 305 kgO2,黑臭水体整治前20天需氧量大,占总需氧量的83.1%,因此在黑臭河道治理前期需及时补充溶解氧,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提供溶解氧条件。  相似文献   

6.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城市黑臭河道属于重污染水体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三方面阐述了城市黑臭河道的主要治理方法,并结合了各种案例,对各种技术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3种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黑臭河道水体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MBR膜法、高级氧化技术、阿科蔓生态基技术、矿化还原治理技术等黑臭河治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状,以及预估米拉碳纤维水质净化技术和MSC工法在未来黑臭河治理中的走向,并对黑臭河治理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应以建立和恢复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结构为原则,将一些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经过整合改进与不断创新,借鉴并融合成为综合性的"化学+物理吸附+生物(或微生物)修复"综合技术;充分重视并利用多介质的修复技术、低维纳米材料的矿化还原技术、碳纤维水质净化技术+MSC工法等,并结合零直排、雨污分流、海绵城市等工程措施进行黑臭河道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生产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这些物质的不合理排放会直接导致河道污染情况加重。河道中的水是流动的,河道水被污染很有可能会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进行黑臭河道的治理成为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治理黑臭河道的重点技术,这种技术投入的成本比较低,并且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主要对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新阳主排洪渠是海沧区新阳工业区的主要河道,外连马銮湾海域,2018年前水体污染严重,部分河段底泥上浮、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及城市生态平衡。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是一项长久性的系统工程,本次黑臭水体治理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主要包括:截污工程、清淤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在完成排口截污、清除河道底泥以改善现有水质现状的条件下,建设生态修复工程重构河道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河道生态平衡及水体自净能力。以新阳主排洪渠综合整治为例,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了城镇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从生态清淤、人工增氧、生态净化和生态护岸技术等方面,系统综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技术,通过进一步的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微生物、水生植物净化与修复、生物-生态工程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正在开展的黑臭河道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道严重的内源负荷和面源污染已成为阻碍黑臭河道治理的主要问题。在对底泥固化/稳定化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城市黑臭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为目的,针对河道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发展瓶颈,探讨了河道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适用性,最终提出了城市污染河道底泥的多级目标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将固化/稳定化底泥制备成生态砖、吸附材料、吸附陶粒等污水净化材料,运用于生态景石驳岸、雨水花园、人工湿地景观、低影响开发雨水构建系统等中,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既降低内源负荷,又控制面源污染,可为城市黑臭河道的生态恢复提供多维创新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孙家倩 《清洗世界》2023,(7):150-153
近年来,城镇黑臭水体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而对周边具有密集居住区、学校、公园绿地等敏感点的河道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更具有紧迫性和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昆山市某河道进行实地调研和水质监测后,进行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并基于“污染源削减-水动力改善-生境修复-水生态系统恢复-维护管控”的治水原则,针对性的提出“控源截污—强化治理—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方案。工程完成后项目河道消除了黑臭,水体中DO得到了显著提高、COD得到了显著去除,重构了河道生态系统,实现了对河道的长效治理的目标,该工程对于周边具有敏感点的城镇黑臭河道的系统治理案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黑臭水体、解决河道污染问题,对河道曝气净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黑臭水体曝气净化技术的机理、曝气装置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得出了曝气净化技术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水体污染治理技术的结论,但其还存在着处理效果不稳定、能耗过高、治理不彻底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河道曝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研发高效低耗的曝气设备、寻找合理有效的组合处理方式、以及适当的底泥曝气和精准曝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道黑臭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普遍现象。本文应用某公司自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武汉某条黑臭河道进行室内模拟净化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模拟实验中,菌剂投加量为3g时,对黑臭水体的COD、TN、TP、NH3-N有相对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NH3-N的降解率均在90%以上。说明该菌剂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有一定的成效,为我国城市黑臭河流治理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化工》2021,48(5)
针对观景苑内浜的黑臭水体,创新性地采用了软围隔河道内截污技术,辅以MBR膜生物反应器岸上强化技术、河道原位反应器生态修复技术和底泥疏浚技术对水体进行治理。运行结果显示河道水COD削减率28%~69%,氨氮削减率高达90%~97%,总磷削减率78%~87%。彻底消除了观景苑内浜的重度黑臭,将水质提升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GB3838-2002)。观景苑内浜治理工程投资107.40万元,年运行费用约10.22万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黑臭水体已成为水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严重破坏人居环境,影响城市形象.巨野县会盟景观带是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的景观河流,然而整治前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其溶解氧(DO)浓度较低,氧化还原电位小于-200 mV,氨氮含量大于15 mg/L,属于重度黑臭水体.项目开展了巨野县会盟景观带黑臭水体系统性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提出了外源减排及截污、内源清淤及消解底泥、水动力恢复、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5个方面系统性治理方案.工程完成后消除了黑臭水体,恢复了河道排水、防涝及景观等功能,河道水质指标优于黑臭水体标准,实现了环境生态综合提升的预期目标,为类似水体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in-situ riv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ISER)"是一种创新型的疏浚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制备生态护岸的技术。在黑臭河道、湖泊岸线治理工程中,具有投资小、治理效率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显著优势。针对河湖积於严重、岸坡坍塌和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利用ISER技术对河湖底泥进行改良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后的底泥资源化用于制备生态护岸、护坡,并在该生态护岸上配种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对河岸生态景观进行重构和优化,构建一套村镇级中小河道原位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成套技术体系。通过崇明区示范工程应用,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能有效解决示范工程河段河岸侵蚀、岸坡坍塌、引排不畅、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并使岸坡生态景观有效改善,为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河道修复的工程应用,采用"曝气复氧+人工水草+高效生物菌剂"技术对连云港东辛农场某黑臭河道修复的中试实验研究。运行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调试与运行,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对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8.9%、80%、73.1%,水体透明度由0.16 m上升到0.6 m以上,溶解氧从0.97 mg/L增长到4.34 mg/L。经中试实践证明,该组合技术能有效去除水体的有机污染物、无机盐等,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同时消减了河道底部的黑臭底泥,水质提升至地表水IV类标准,该水体的景观生态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曝气复氧是黑臭水体治理的有效方法。建立了组合推流反应器模型,并用它对黑臭水体需氧量及水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精确地计算出黑臭河道需氧量和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